姓氏节:独特的南雄祭祖习俗

韶关日报 2020-08-09 08:42

南雄姓氏文化节活动场景。资料图片

素有“唐县明府”之称的南雄,是古代中原地区通往岭南的重要州郡,尤其是其境内的珠玑古巷,在岭南经济文化发展中起到了承北启南的重要作用。独特的南雄祭祖习俗,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与中原氏族南迁珠玑巷及再次南迁珠江三角洲地区息息相关。先秦以来,南雄境内的乌迳古道,就已是南北交通要道,人们沿此道进入岭南,到达南雄,聚居乌迳一带。唐相张九龄奉诏开凿大庾岭后,梅关古道方取代了乌迳古道的地位。自南宋后,南迁氏族从珠玑巷继续向珠三角地区迁徙。据文献记载,规模最大、人数最多、范围最广、影响最远的一次,就是珠玑巷禀生罗贵带领牛田坊一带的氏族南迁珠三角的壮举。

当北方氏族举家迁徙,从繁荣发达的中原地区涌入岭南一带,皆首先落脚于南雄珠玑巷,栖居或定居于珠玑巷一带。后来,他们中大多数就将早先到达南雄的先祖,或者历史上杰出的父辈,作为祭祀对象,并在当地重新修建宗祠,编修族谱。一段时间之后,他们继续南迁珠三角地区,各氏族也得以在珠三角以至海外瓜蔓延绵。他们或他们的后人就有了追根溯源的意愿,也有了团结宗族的要求,这个时候,他们共同的祖籍地南雄珠玑巷则起到了凝聚宗族的符号作用。基于此,众多分散到珠三角等地的同姓子孙,就会在每年的某个固定日子,纷纷从各地回到南雄共聚,祭拜他们共同的祖先,由此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雄祭祖习俗。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的原因,南雄文化呈现多元化,大体可分为三大文化圈,即以乌迳为中心的东北部(上方片)文化圈、黄坑以下的中西部(下方片)文化圈,以及南雄城及其城郊的城区(城关片)文化圈。这三大文化圈中,只有上方片有过姓氏节的习俗,下方片和城关片虽有许多大姓望族,但从未出现过姓氏节的情形。究其原因,是与上方片各姓氏先人从中原南迁至此建村时间较早,且家族保留中原文化传统较多有关。上方片氏族大多是中原名门望族、官宦世家,他们或因政治斗争,战乱灾难等,举家迁徙到南雄上方片的乡村,开荒拓土,开基立业,繁衍生息,耕读传家。他们在新的定居地是一支新的生产力,具有一定的氏族优势,繁衍较快,很快就发展成为大村大姓,有的甚至成为连村巨族。这些氏族在与当地及周边居民交融中,因其氏族优势不易被同化,保留了一些祖居地的语言习俗,而姓氏节就是他们弘扬祖宗功德、强化氏族优势、传承祖训家风的一种习俗。

在南雄上方片,祭祖习俗被统一称为“姓氏节”。此“节”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节日,而是每个宗族或同一个村庄、社区,具有先祖崇拜和宗族联谊性质的诞会;并且整个上方片的姓氏节不都是在同一天庆祝,而是根据祖先或同族杰出先辈的生日,有各自的庆祝日期和仪式流程。但其人文内核,保留了传统的宗族共聚、弘扬祖德的特质。虽然每个姓氏节的具体起源日期不尽相同,但各姓氏的祭祖习俗延绵至今均有数百年历史。如乌迳镇新田村李氏纪念李金马的祭文,写于清代雍正六年(1728年),表示当时已有固定纪念活动;元代延祐甲寅(1314年)春正月文德郎国子博士18世孙叶德昌撰写的《元纂编叶氏宗图序》和清乾隆戊午(1738年)九月撰写(未署名)的《七星树下集贤坊叶氏源流》,都提到南雄开基始祖叶都统叶雨时(叶云兴)的事迹,并记载其子孙将其诞辰农历八月十六,作为固定的祭祀日期;明代《英烈传》也有关于叶都统的记载,民国十六年(1927年)重修的叶氏族谱也记载了这一传统民俗。

南雄姓氏节通常历时3至7天,其主要活动有宗族聚会、设坛祭祖、抬祖宗神像巡游、请戏班唱戏、各家宴请亲朋好友等形式,整个活动过程融敬祖崇先、文化娱乐、情谊交流于一体,群众乐于参与,自古以来,盛行不衰。

以祭祖为主要内容的南雄姓氏节,目前已成为韶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悠久,规模盛大,影响辐射到珠三角甚至海外地区。南雄姓氏节这一在整个岭南地区独一无二的祭祖习俗,保留了粤北地区以祖先崇拜为特点的传统民俗文化,是研究粤北地区民众世界观和生活情状的重要根据,它的丰富内容和活动形式在我国其他地区实属罕见,在民俗学研究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闻推荐

祖巷(一)(一)

珠玑巷牌坊前反映先民开拓精神的雕像。周宏忠摄编者按:王剑冰的《祖巷》(原载2020年第四期《收获》),作者在一条南北开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