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还需自身硬 小记石人嶂钨矿领导群体

韶关日报 2020-07-05 08:38

矿领导班子在认真研究工作。摄于1979年资料图片

一个企业的精神,往往与他初创时的主要领导,或领导团队的思想和作风密切相关。

广东省石人嶂钨矿筹备和成立初期,领导干部中有关开兴、乔国章这样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有南方干部培训班的学员;也有一大批南下完成清剿作战任务、县区土改工作后,参加矿山建设的转业干部;还有从地方和其他矿山选调来的干部。他们成为了矿山初创时期和发展时期的骨干力量。

在百业待兴的建矿初期,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不计报酬,在生活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逐渐健全了党、工、团组织。带领职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逐步实行风钻凿岩,机械化选矿等采选作业。在领导群体和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石人嶂钨矿成为当时广东省第一个机械化采选作业的有色金属矿山。

领导群体中如黄显昌,1951年从南方干部培训班结业,即被派往始兴参与建矿工作。他和同事们为寻找钨矿矿脉,摸清资源,先后爬上始兴、南雄、江西全南等地大大小小28座山头。他们渴了喝口山泉水,饿了啃干粮,从不觉得苦。黄显昌虽有按规定每月可多享受1斤猪肉、1斤生油的待遇,但他从未独自享受过。

领导群体中再如赵祥武,人们亲切地称呼他“赵大炮”。始兴县解放初期,作为高营片区的大队长,在土改工作结束后,他毅然放弃在县委组织部的工作,听从组织安排,抱着未满月的小孩,带着妻子,投入到矿师姑山坑口的生产管理工作,后来调矿生产科任调度员。1963年到梅子窝坑口,任主管生产的坑长;1970年,又被调往大岭冶炼厂参加筹建工作。像他这样,在石人嶂钨矿奉献青春,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历后,又调往其他单位的领导,还有很多。

领导群体中再说钱海山,腰板总是笔挺,一个肩膀高,一个肩膀低,矿区的小孩都说,那是扛机枪扛出来的。完成赣南清剿残匪任务后,他即投入到矿山的建设之中。20世纪60年代末,先后任梅子窝坑口坑长、总支书记。1971年起任副矿长,1979年至1985年,任石人嶂钨矿矿长。

有这么一个现象,从第一任矿长老红军关开兴起,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辉煌时期的党委书记林松,再到困难时期的党委书记丁武军。在近五十年的岁月中,石人嶂钨矿的主要领导干部都有人民军队的印记。那种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在矿山的生产建设中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矿山的职工。不少职工即使走上领导岗位,从事管理工作,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生产第一线的传统没有丢。那时,主管生产的领导按规定每个月必须下到井下几天,甚至到第一线作业;在紧急危险的任务面前,则往往冲在前面;在吃住方面也与普通工人差不多。

20世纪70年代中期,全矿有4个坑口,除石人嶂坑口外,都距离矿机关几十公里,而138个班组则分散在240多个作业点上工作。矿山远离城镇,职工长年累月身居深山,劳动强度很大。在这种既分散又艰苦的环境中,要使工人队伍团结一心,就要求每一个班组都要有一批强有力的骨干能独立作战。

根据地表、井下班组人数的多少,工种的不同情况,全矿所有工区、班组都设立了政工员、班长、宣传员、核算员、安全员、考勤员等兼职岗位,分别与矿机关各线对口。这样,既便于分线培训、管理,又能使全矿工区班组能在矿、坑口的领导下,结成“上下成线线不断,左右成网网不乱”的有机整体。上级的部署,各部门的工作,都能直接贯彻落实到工区、班组,形成“上动下也动”的局面。

从建矿初期到1985年的三十多年里,正是有这一大批久经考验,敢于克服困难,怀揣着尽快发展国家重工业强国梦的领导干部群体和全矿职工才使石人嶂钨矿的发展越来越好。据说,20世纪50年代末的一个节假日,正在值班的饶同志,接到一个长途电话,这是周恩来总理从首都北京打来的。在电话中,他详细询问了石人嶂钨矿的生产情况。在那辉煌的岁月里,石人嶂钨矿,为国家提供了紧缺的战略物资。石人嶂钨矿在全省乃至全国工业战线,树立起了一面“工业学大庆”的旗帜,在当时的广东省还有这么一句话:“农业学海南屯昌,工业学石人嶂”。同时,也探索出了许多较为成功的企业管理经验,并为全省冶金行业先后输送了不少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其中韶关钢铁厂、凡口铅锌矿、广东铝厂的前期筹备、建设,都是由石人嶂钨矿派遣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经营管理和技术支持。

2002年前后,由于资源枯竭,矿山下马关闭,面对人心浮动、历史遗留、人员分流安置等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的动荡局面,领导干部依靠上级和全矿职工的支持,立足实际,保证了工作的平稳顺利。

新闻推荐

曾彪:智勇双全的游击队长

巍巍油山,曾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项英、陈毅等留守的南方游击战就在这一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