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多去拜访基层的“诸葛亮”

韶关日报 2020-06-28 09:06

谈到群众智慧时,毛泽东同志曾感叹:“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党员干部只有拿出“三顾茅庐”的精神和甘当学生的姿态,常到基层去向“诸葛亮”问计求策,才能将分散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科学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化。

这里说的多到基层去拜访“诸葛亮”,讲的是群众智慧和“泥土智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的党员干部不愿意走进基层这片“智慧沃土”,即使下到基层,也是“走马观花”,隔窗观景、隔层听音、隔人传信,无形中在自己与群众间树起了一道“隔心墙”;有的党员干部不善于汲取基层的“智慧营养”,习惯于从书本里寻找答案,关起门来谋划决策,建“空中楼阁”;有的党员干部自以为智慧过人,对群众智慧不屑一顾,慢慢地步入“江郎才尽”的困境。这些忽视“泥土智慧”的做法,远离基层、脱离干群,势必陷入官僚主义泥淖,必须引起各级的高度警觉。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一大“法宝”,更是检验干部是否讲政治的“试金石”。但是,密切联系群众也是一些干部缺乏的一项“基本功”。坐在办公室里,闻不到清新的泥土气息;埋在材料堆里,找不到鲜活生动的事例;待在机关楼里不接地气,作不出高明的科学决策。党员干部应力戒高高在上的“衙门气”,多些基层的“泥土味”,迈出“空调房”,踏进“泥巴地”,躬身下田去刨取热腾腾的“泥土智慧”;善于拜基层“诸葛亮”为师,广泛调研、广开言路、广纳群言,让基层干群的智慧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基层是智慧的“富矿”,是科学决策的“源头活水”。党员干部只有多沾基层的“泥土”,主动深入“泥土”里挖掘智慧,才能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党员干部要下基层、到一线、接地气,“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实打实”解决群众疾苦;要加强与群众沟通交流,让人民群众了解、支持、满意我们的工作;要通过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作者单位:南雄市古市镇委)

新闻推荐

南雄首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成立 戎装虽脱军魂犹在

本报讯近日,南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在成立仪式上,南雄市有关领导为该志愿服务队进行授旗和揭牌,并希望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