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本土历史名人的校园剧尝试 从校园情景剧《邵谒传奇》说起

韶关日报 2020-06-20 15:22

央视《中国影像方志》栏目组在翁源拍摄戏剧《邵谒传奇》。资料图片

说起邵谒,作为生于翁源本土的晚唐著名诗人,现实主义诗派重要的客家诗人,即便是普通韶关人知道的也不会很多。所谓唐代“岭南五才子”之一,光彩好似黯淡在张九龄、余靖等古代名人的熠熠光环后,岂不令人抱憾。但至少在唐代才子的翁源故乡,对八泉文祖,人们都耳熟能详,尤其是青少年学子们,一代文祖的志向高远苦读报国的优良传统,被一出校园情景剧所熏陶教育,那些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耳濡目染着八泉山水。这就是被誉为“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的黄影祥所创作的校园情景剧:《邵谒传奇》。

读这个小剧本,请先不要因“传奇”二字而有“大剧”“正剧”的高大上期待,它就是立足于青少年参与演出的儿童情景剧,剧作者的创作意图就是通过这样的校园小戏作本土传统文化普及,让学生瞬间穿越晚唐,吟诵邵谒的代表作,体会邵谒为报国孤岛苦读的拳拳之心。

首先,作为一个县基层文化普及的工作人员,剧作者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小广场”式的媒介抓手,找到了适应自己的艺术体裁,找到了一个可以让青少年“在场”受教育的参与交流方式,这就是校园剧儿童剧。这个校园情景,我的理解,指的是演出场所方式,适合校园学生演出的场合,不是指演出的题材与故事情景。

第二,让情景剧顺然负载起一些诗经唐诗等传统经典诗词,让青少年从中受到熏陶,学生可以每次轮流登场,博带峨冠衣冠汉服,作揖互礼回到唐朝,半文半白,亦古亦今。传统文化获得生动有趣的展示与教育。

第三,典型的4个情景阶段设计,第一场童年时光,突出诗童犹有天真少年狂,嬉戏间才气初露。第二场割发明志,与县官割席,不与贪腐为伍,深明大义,正气初养。第三场书堂苦读,青灯黄卷,孜孜不倦,孤岛上却滋养自己的远大志向。第四场上京赶考,了解社会,关心劳苦大众,不改初衷,有为写作,现实主义精神崭露头角。正如古谓:“识略精微,堪裨教化,声词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灯烛之下,雄词卓然。”让观众看到邵谒从少年、青年到壮年成才的读书、历练过程,切合青少年学习追求的年龄特征段。

应该说,这些动机目的,在本剧里是达到了的,此剧以当代的文化观念统照,从儿童的视角落笔,有活报剧般互动参与的设计。剧作有着清素晓喻、明快流畅的叙述风格。这是宣传本土历史文化名人的校园剧有益尝试。

虽然是带有儿童剧的童稚色彩,一些硬伤补丁还是应以补正为宜,如第一场的“小手枪”(如可置换“风筝”等),第二场的“翁源县衙”(如可置换“八泉县衙”),第三场的“中华民族”(如可置换“华夏民族”),第四场“温庭韵”应为“温庭筠”等。毕竟是校园情景剧,所以戏剧性方面故事性情节性矛盾性冲突性动作性就弱了。总的看,“邵谒”已有剪影,“传奇”确是未足。

涛涛翁江长流,千载书堂石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文化的建设深入发展,近年来,对邵谒文化的发掘与弘扬,越来越得到粤北本土的重视,这是韶关文化自信的历史悠久根源与深厚资源之一。这也见出作者辛勤躬耕本土文化建设的坚实意义,由邵谒乡亲的后代来写邵谒的戏剧,既是责无旁贷,也是有情有义,因缘际会,再合适不过。因此,《邵谒传奇》是继往开来的翁源文化赓续的佳事一桩。

“贤哉三握发,为有天下忧。”(邵谒《论政》诗)剧作者曾是笔者的中文学生,他写过不少省市获奖的小戏,是个文艺工作上的劳动模范,现期待着剧作者从小戏儿童剧校园剧情景剧出发,向戏剧艺术广袤的远方走去,也可以写点邵谒的正剧和大剧,应该吃透邵谒的创作和思想的精髓,可以多点戏剧想象,多点历史广度的视野,多点现实深度的思维,作好古为今用的结合与拓展,继续为家乡历史名人作艺术宣传,如兰乡翁源之蝴蝶兰金边兰墨兰等,芬芳馥郁,历久弥香。

新闻推荐

莞韶对口帮扶“十组团”工作例会召开 今年前5个月新签亿元项目43个

本报讯近日,莞韶对口帮扶“十组团”5月份工作例会在韶关翁源召开。今年1至5月,莞韶产业共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3个,计划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