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作答“生态卷” 争当转型“尖子生” 老工业城市韶关蓄力绿色转型重焕时代朝气
编者按: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韶关市环境治理工程项目推进快,重点区域大气、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和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较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等工作成效突出获督查激励。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详细介绍韶关市取得以上成绩背后所下的“绣花功夫”,敬请读者垂注。
新中国成立之初,依托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项目,一批工业城市应运而生,它们倾尽所有推动新中国工业的崛起,为中国发展打下了深厚的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老工业基地城市开启了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韶关抢抓时代机遇、紧跟国家步伐,通过加强生态保护、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让城乡再现山明水秀、云净天蓝的姿容;用生态杠杆撬动经济社会振兴发展。近日,韶关市2项工作获国务院2019年度督查激励,在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打响“三大战役”换来一片蓝天碧水
韶关有三江,清水哗哗流。近段时间,不少韶城居民惊喜地发现,三江江面竟然有野鸭畅游、白鹭低翔。迎着晚霞,在整洁一新,草木葱茏的河岸散步的文大叔笑呵呵地说:“美丽三江,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礼物。”
作为一位经历过缔造韶关工业辉煌的老人,他向记者描述,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韶关,传统工矿企业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立下赫赫战功,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也使韶关背上了污染包袱。
韶关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转型升级传统工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8年9月,省委书记李希在韶调研时要求,韶关要“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近年来,韶关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全力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为抓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使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为打好“蓝天保卫战”,韶关大力整治“散乱污”企业。截至目前,已完成511个“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整治。韶关冶炼厂烧结机环集烟气超低排放改造、韶关电厂10#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均于2019年内完成,打响了全市深化工业污染源脱硫脱硝除尘治理的头炮。用心作答“生态卷”争当转型“尖子生”
为打好“碧水攻坚战”,韶关扎实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截至2019年底,新增县级以上污水管网141.16公里,改造城镇老旧污水管网33.77公里,提前一年完成省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同时严格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重点污染源监控,推进工业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为打好“净土防御战”,韶关构建起由源头防控、过程阻断、末端治理和风险防范的多重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体系。在推进国家重点行业企业详查和农用地详查的基础上,开展重点区域调查评估、背景值调查、重点企业及其周边调查等专项调查,共排查重点企业351家、尾矿库68个、重点区域流域4个。
通过一系列举措,2019年,韶关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成为广东省第五个、粤东西北城市首个荣获此称号的地级市。
昔日工业火凤完成了涅槃,浴火重生。
优化产业布局创新升级发展模式
改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争锋与阵痛如影随形,这无不考量着决策者的担当与智慧。
韶关的决策者们敢于牺牲眼前利益谋求长远发展,勇于退出旧产能培育新动能,大力践行“腾笼换鸟”的方法论。一边深入实施百家优质企业“倍增”计划和工业技改三年行动计划,加快钢铁、有色冶金、能源电力、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边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旅游文化、大数据、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支柱产业。“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过去几年间,韶关紧抓创新改革这一核心,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科技创新要竞争力,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出台《韶关市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办法实施细则》,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企业名单。
与此同时,紧扣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进多层次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依托工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建研发机构。当前韶关高品质金属材料研究院、现代农业研究院、石斛研究院、矿山机械技术创新联盟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正酣。
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往往决定着发展的速度和高度。越敞越开的招商引资大门让韶关转型突破、追赶跨越有了源头活水。华韶数据谷、鹰硕大数据中心、广东移动5G智慧城市、广汽南方(韶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中心等一批“大手笔”项目先后落户韶关;广东联通BPO一期项目投入运营,产业投资规模达163.5亿元。
一组亮眼的数字,反映了韶关这座老工业城市在2019年里产业转型升级的成绩——全市产业转移园规上工业增加值124.06亿元、占全市比重37.2%;园区动工入库项目超过195个,投试产项目超10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4.4亿元,工业投资占全市比重55.6%。全市共有106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总量达到236家,提前一年超额完成三年倍增目标;新增企业研发机构50家,亿元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过60%,规模以上企业覆盖率超过35%。
城市扩容提质绿色转型更贴民心
韶关的转型升级从一开始就是全方位。韶关市坚持以产兴城、以产活城、产城融合,以产业转型带动城市转型,以城市复兴促进产业振兴,使产城联动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特别是去年以来,韶关市深入实施“东进、南拓、西融、北优”的城市发展战略,开展全国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推进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加快城市主干道沿线、城中村、背街小巷面貌提升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在修复生态的进程中,韶关围绕2021年全域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突出抓好森林碳汇、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等重点生态工程的建设,加快莲花山、芙蓉山、皇岗山等城区周边山体和莲花大道、韶关大道、沐阳大道等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全面增加城乡森林绿地面积。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73.84%、有林地面积126.85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8917万立方米,三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
前段时间,记者在大宝山矿附近村庄看见,村民在清澈见底的横石水中摸鱼。上坝村村支书何奉明感叹道,“大宝山矿新山片区废弃矿山的修复,最大受益者还是他们这些住在山脚下的村民。”
大宝山矿新山片区废弃矿山修复绝非个例。近年来,韶关统筹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造林更新、河湖治理等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2019年,共启动30项生态修复重点工程,完成矿山石场复绿109公顷;造林更新29.56万亩和石漠化治理面积6万亩;清理河流长度2314公里。其中,凡口铅锌矿矿山综合生态修复和大宝山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2个项目获评“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获评示范案例数全省第一。
全市各地还通过开展城区拆迁补绿、见缝插绿,建设郊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绿化水系和道路,显著增加了城市森林绿地面积,街头休闲绿地随处可见,城乡绿道纷纷建成,现在韶关的居民出门就能见绿,游憩在林下,休闲进森林。
“产业、生态、城市、民生”四位一体,成就了韶关的转型发展。时下,绿色正逐渐渗透在韶关这座老工业城市的版图上。
漫步在满目青翠间,市民可尽情感受身边不断增长的绿色,肆意享受这座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建设中所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未来,从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绿色韶关将更加意气风发,继续用心作答生态发展这张时代答卷,给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百姓带来更多的生态福祉和发展希望。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卜瑜通讯员邵轩、吴嘉宁、龙全明)韶关市是华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韶关市为落实省委、省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