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十到户” 脱贫奔富路 乳源游溪镇脱贫攻坚见闻

韶关日报 2020-04-20 09:17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可以说是乳源瑶族自治县游溪镇贫困户脱贫的真实写照。游溪镇属乳源少数民族乡镇,共有贫困户156户409人。经过脱贫攻坚战,如今的贫困户与往年不一样,家家户户旧貌换新颜,告别残破泥砖房住上新楼房;告别低收入穷困迎来美好新生活……

据游溪镇委书记赵伟明介绍,全镇在脱贫攻坚战中,主要措施就是“十到户”,即资产性收益到户、政策宣传到户、产业帮扶到户、就业服务到户、社会保障到户、教育资助到户、医疗保障到户、危房改造到户、金融扶持到户、消费扶贫到户。实施这些方法后,贫困户生产生活得到根本的改变,彻底告别贫穷落后,迈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康庄大道,日子越过越美好!

宜种则种宜养则养贫困户增收有产业

该镇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书记赵敏介绍道,在精准脱贫的举措上,游溪镇的有效方法是因地制宜、因家治贫。根据贫困户的真实情况,分类扶贫,分点实施,做到一户一策,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能种菜的就种菜,能种果的就种果,能种稻的就种稻,能养猪的就养猪,能养鸡的就养鸡等,形成既有一枝独秀也有百花齐放的格局。

如县委组织部帮扶下的上营村15户贫困户与镇内一家养殖香猪企业,组建了香猪养殖扶贫项目,以“企业+农户+基地+市场”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养猪产业。参与养殖香猪的贫困户,每年都有3万至5万元的收入。贫困户赵要文笑着说:“家里养了4头香猪母猪,每年都有不少的收入,仅2019年卖香猪仔的收入就有4.5万元!”还有143户贫困户与正邦集团签订了肉猪养殖项目,每年保底10%的分红;与山城水都合作了火龙果种植项目等。经过企业的带动,贫困户都有了种或养的不同产业,而产业又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宜扶则扶宜助则助贫困户子女有学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话一点不假。贫困户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因此,在脱贫攻坚中特别重视贫困户子女的教育,既扶贫又扶智,扶贫扶智一个都不少。”帮扶干部钟景招如是说。

据核定,该镇贫困户子女93人在校读书,其中学前教育11人、义务教育62人、高中13人、大专4人、本科3人。为让贫困户子女读好书,该镇给予最大扶助:在2019年春季发放了15万多元生活补助;2019年秋季发放了13万多元生活补助。另外,对5人因身体残疾无法上学的,实行送教上学,100%补助生活费,既减轻家庭负担,又为完成学业创造条件。贫困户盘英说:“现在政策好,对我们瑶族同胞读书的子女,都有生活补助,以往担心读不起书,现在放心送子女读书!”

宜先则先宜训则训贫困户劳力有就业

“镇委镇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解决贫困户劳动力的问题,近三年来的实践证明,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对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赵伟明说道。

据了解,游溪镇在贫困户就业方面,长期抓紧不放松,热情服务不降温。如对贫困户就业,给予优先培训、优先上岗、优先奖励等,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主动联系企业、人社部门,推荐就业岗位;积极跟踪外出务工人员,对长期稳定务工人员每人奖补500元;鼓励贫困户参加“粤菜师傅”“妈妈制造”以及种养等多种培训。参加培训后,50多名贫困户的劳动力全部上岗就业;优先安排岗位,对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给贫困户。

宜建则建宜改则改贫困户有房业

走访游溪镇的政研村、八一瑶族新村、中联村等村庄,村容村貌清洁亮丽,房前屋后花草茂盛、生机盎然。贫困户住新村、入新房的层出不穷,一群群穿着瑶族服装的瑶族同胞,欢声笑语行走在一栋栋、一排排独具瑶族特色的吊脚楼新村新房的小道上,家家户户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展现在瑶寨里。

贫困户赵要文在2019年7月喜迁新居,住上120平方米的楼房,在搬入新居那天,他激动地对亲戚朋友说:“没有扶贫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现在不仅有了房子,而且有养猪、水果、蔬菜等产业带动,还解决了上学难、看病难等多种问题,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

据悉,游溪镇在改善贫困户住房工作中,紧密结合贫困户的实际和需求,并尊重贫困户的意愿,要建房的支持建房,要改房的支持改房,要修房的支持修房……如今,95户贫困户完成了改造任务,全部住上了新房。

新闻推荐

乳源洛阳镇: 林下草药有“钱”景村民种植好繁忙

本报讯日前,笔者来到乳源洛阳镇坪溪村,看到下坳村小组后的山坡树林下,村民们正忙着耕山种植九节茶。“我种九节茶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