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武江“林光互补”助力绿色经济发展 光伏板宛若“深蓝盔甲” 收获“阳光”源源不断发电
南方日报讯(记者/潘俊宇通讯员/陈励)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随着雨水的持续降临和滋润,武江大地绿意萌发,位于武江区龙归镇后坪村的武江光伏电站也趁春种好时节,开展复绿种植工作,联合多方力量促进推动“林光互补”一体化发展模式。
武江光伏电站是由广州发展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开工历时263天,于2019年12月16日实现全容量并网,是广东省首个平价和竞价全容量并网的大型地面电站。项目装机容量为80MW,占地面积达2000多亩,并采用“林光互补”模式进行建设运营。从去年并网至今,发电量约为1100万千瓦时。
该电站所在的山头多以石头覆盖为主,地形复杂难以耕作。而“林光互补”模式则是将太阳能光伏板架高至2米以上高度,并留下足够空间发展板下经济灌木种植,将太阳能光伏与现代林业开发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做到“一地多用”绿色循环发展。
笔者在现场望去,山坡上是随着山势延绵的光伏板,宛若披上了一片片“深蓝盔甲”,屹立向上收获“阳光”,源源不断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通过电网送入千家万户。场面蔚为壮观,构成了一幅壮美和谐的生态绿色画卷。
近段时间以来,在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手抓”的同时,武江光伏电站与武江团区委、区直单位等党员干部,会同当地群众联合开展种植活动。短短一个月内已累计种植各类树苗约26000余棵,品种有红白花油茶、鹰嘴桃、水蜜桃、毛桃、贡柑、桂花等,初步取得林光配套产业阶段性成果目标。
广州发展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郑锦斌表示:“光伏发电项目不仅能提供绿色能源,我们将光伏发电与种植、观光旅游相结合,形成"上面发电、下面育苗、科学开发、综合利用"的生态互补建设模式,通过综合利用空间资源发展新能源,有助于实现土地生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带动当地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做好清明节期间的森林防火工作,近日,武江区启动实施了在森林关键位置设置防火隔离带的方案,计划开设37条、总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