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可持续发展新路 南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侧记

韶关日报 2020-04-03 10:16

南雄市水口镇下湖村虾稻共作基地安排帮扶对象就业。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南雄市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用好管好扶贫资金和扶贫资产,创新机制强化产业扶贫,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去年,该市97.52%相对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68个相对贫困村全部达到出列标准,贫困发生率从4.6%降至0.07%。

用好扶贫资金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近年来,南雄市设定产业扶贫有规模、有组织、有风险防控、有市场对接机制、有收益保障机制的“五有”标准,规范扶贫资金参与产业项目建设,共投入财政、社会、自筹等扶贫资金54610万元,其中投入扶贫产业和资产性收益项目30734万元,占比56.28%,形成了129个扶贫产业,其中,县级(南雄市扶投公司)统筹产业3个18525万元,镇级统筹产业22个6016万元,村级统筹产业104个6193万元。

扶贫资金投资产业的主要模式有:一是购买基建类固定资产,如阳光玫瑰葡萄产业项目,由优源公司建设葡萄大棚,扶投公司聘请第三方进行评估后,统筹全市扶贫资金,将大棚购买后返租给优源公司;二是购买林木资产,如南亩镇茶叶项目,由镇统筹扶贫资金购买已经成林可采摘的茶叶基地,基地将扶贫资金用于购买茶叶加工设备建设茶叶加工厂,延长产业链;三是直接建设项目,如村级用扶贫资金建设光伏、油茶基地等,建好后自行经营或出租;四是投资入股,如统筹全市扶贫资金入股浈江光伏公司建设光伏、湖口镇统筹扶贫资金入股众田中草药合作社建设中草药基地,将扶贫资金转化成股份。

根据资金来源、筹集方式、受益群体等,该市129个扶贫产业均已制定收益分配方案,在脱贫攻坚期间以分给贫困户为主,其次则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

2016-2019年,南雄市县级统筹的3个产业累计产生收益3173万元,其中2019年产生收益1543万元;镇村统筹产业累计产生收益2047万元,其中2019年产生收益912万元。去年,该市扶贫产业产生的收益,为帮扶对象带来了人均约1500元的分红。

管好扶贫资产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南雄市扶贫资金投资形成的资产主要有两类,一是实物资产,如光伏、大棚、基地的地上农作物等;二是股份资产。对这些资产,该市逐步进行确权登记和资产接管。截至目前,129个扶贫产业已有98个(27996万元)形成了资产,并已确权,其中68个已进行资产登记,即7个登记在扶投公司,61个登记在村集体三资平台;扶投公司已将县级统筹产业全部接管,并接管镇级产业3个、村级资产1个,接管资产共20274万元,占比66%,预计本月底可完成全部资产接管。

县、镇两级统筹投入形成的扶贫资产,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进行管理;村级统筹投入形成的扶贫资产,按照《广东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规定进行管理。在资产监管方面,南雄市实行党政监督、设立共管账户、审查资产报表等方式,强化管理,防范项目风险。

为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3月,该市在韶关市率先成立农业发展公司,负责农村土地流转、农村资源性资产交易、农业开发投资管理、农林牧渔业等,以及兼营与农业产业化相关的农产品加工、销售,助推南雄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

“农业发展公司还将整合利用各项涉农资金、债券资金、金融资金,投资建设农业设施,加快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投资配备分拣冷链设施、加工车间等,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此外,由农业农村局安排农业技术人员挂点指导大型扶贫产业项目,三家涉农机构(农业银行、农商银行、邮储银行)派驻金融辅导员为扶贫产业提供金融资金扶持和专业的财务、金融指导。”南雄市扶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据了解,该市还将深入推进消费扶贫,创新产销对接机制;推动农村三产发展,提高产业融合综合效益;统筹开发农旅项目、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示范片,完善贫困户利益分配机制,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工作,走出一条脱贫攻坚长效机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发展路子。

新闻推荐

稻虾共生一田 农户三处增收 韶关南雄71个扶贫农业产业项目已有70个复工

韶关南雄市水口镇下湖村2万斤虾苗入水。通讯员供图南方日报讯(记者/范永敬通讯员/董子龙)一场细雨过后,韶关南雄市水口镇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