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家 一样的爱“模拟家庭”让孤残儿童感受家的温暖

韶关日报 2020-01-23 08:57

帅帅妈给孩子们准备了新年礼物,收到礼物的大儿子即兴弹奏起来。 韶关日报记者 杨纯 摄美美家一家人其乐融融。 韶关日报记者 杨纯 摄

“我爱我的爸爸妈妈,我爱我的弟弟妹妹,我爱我的家……”在前日市社会福利院举办的新春联欢会上,一群特殊的孩子用节目表演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对“家”的爱,稚嫩的声音饱含深情,让台下的“妈妈”吴秋萍和舒元英湿了眼眶。而他们口中的“爸爸妈妈”与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是该院去年3月从社会上招募的“爱心家长”。这种特殊的家庭被称作“模拟家庭”,是针对福利院中孤残儿童群体开展的集寄养、看护、教育于一体的“类家庭”模式。经过半年多的试行,入住两个“模拟家庭”的9个孩子在自理能力、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孤残儿童有了“家”

两个模拟家庭设置在福利院2楼相邻的两个套间内。客厅宽敞明亮,家具朴素齐全;孩子们的床铺干净平整,玩具、书本各归其位。最为醒目的还是客厅的照片墙,中间一张是全家福,家中满是温馨。由吴秋萍夫妇以及5个8岁至12岁不等的男孩组成的家庭被称作“帅帅家”,由舒元英夫妇和4个5岁至12岁不等的女孩组成的家庭被称作“美美家”。

“这是妈妈送给我的,我太喜欢这个礼物了。”12岁的阳阳是帅帅家的长子,联欢会结束后,一回到家,他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一把崭新的尤克里里向记者展示,其他孩子也都等不及换衣、卸妆,纷纷拿出自己的礼物争相展示。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阳阳平时最喜欢唱歌了,我就给他买了一把乐器。”吴秋萍一边帮孩子换衣服一边笑着说。孩子们的喜好、性格特点她早已了然于心。而5岁的唐氏宝宝小美,一回到家就依偎在舒元英的怀里撒娇。

市社会福利院副院长张华介绍,该院于去年3月筹备开展“模拟家庭”居家养育模式的新探索,6月初招募两对真实夫妻作为“爱心家长”,组建了首批两户“模拟家庭”,妈妈全职照顾孩子,爸爸白天外出工作,每天安排专门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家访跟进,帮助指导解决儿童抚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年夜饭打算给孩子们加菜”

在采访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时来到门口小声叫一声“妈妈”。半年来日夜相伴的生活中,两个家庭的父母对孩子们倾注了所有的真情实感,也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与依赖。“他们现在比较依赖我,但刚来时很不习惯,白天照顾他们,晚上也要经常起来给他们盖被子,非常辛苦,但孩子们不认可我,后来渐渐地他们才对我有了感情。我们家老三放学后还会在路上采一朵花给我说"妈妈,花很漂亮,送给你"。这些孩子虽然有的身体有缺陷,但他们更加懂得爱的含义,将来我会一直当好她们的妈妈。”谈及这半年来与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吴秋萍哽咽着说。

在两对父母的精心照顾下,孩子们不仅自理能力增强了,而且懂得了守规矩,学会了分享与表达,会帮父母做家务,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提升。“最开始她们是不会自己吃饭、穿衣的,也不爱说话,后来慢慢地才学会了这些生活技能,自理能力提升了,话也多了。”舒元英欣慰地说。“我们家老三读小学成绩不好,以前才考20多分,我就每天在家里辅导她功课,现在她的成绩已经提升到合格了。她自己非常开心,人也越来越自信。”

当日中午,到了开饭时间,孩子们有的帮妈妈把菜端到餐桌上,有的帮忙拿碗筷,在一桌热腾腾的饭菜前有序坐下,一家人一起吃了一顿热乎乎的午餐。饭后孩子们还和妈妈一起贴起了春联。“今年过年我们打算一起过,年夜饭给孩子加几个他们爱吃的菜。”说起即将到来的农历春节,两位妈妈早已有了计划。

“让更多孩子回归家庭”

据张华介绍,目前福利院内有弃婴(童)62个,他们因为身体残疾等各种原因大部分无法回归家庭,需要在院内集中养育,虽满足了其基本的生活照料,但因为缺少家庭关怀与温暖,不利于儿童情、能、智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孤残儿童个体特殊性,较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及行为偏差。

“模拟家庭”儿童养育模式很好地结合了机构集中养育模式的优势,弥补了不足,让孤残儿童既能够享受福利院内康复、治疗、特教、心理等方面的专业支持,又能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情感依恋、健康的心理及良好的个性,满足孤残儿童对于家庭的情感需求,为孩子们营造适合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成长模式。

“我们打算今年再建2个模拟家庭,希望让更多的孤残儿童回归到家庭。也希望有更多符合要求的爱心家长能够参与到模拟家庭中来,共同为孩子建造一个温暖的家。”张华呼吁道。

(文中儿童均为化名)

新闻推荐

韶关市领导指导春运道路交通安全时强调 保安全保畅通保服务

本报讯前晚,副市长李欣率队前往京港澳高速湘粤瓶颈路段看望慰问一线工作人员,并检查指导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和志愿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