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乡的山水间寻访徐霞客踪迹
乡下老家方圆十几二十里的山山水水,我几乎踏遍。砍柴、放牛、上学、赶闹子、走亲戚,每天都在故乡的山水间行走或停留。我对每一个村庄,每一段山路,每一座山岭,每一条河流,都了然于胸。甚至于一座古桥、一个古亭、一棵古树,也都记忆深刻。然而,距离老家几里开外的一个名叫高明铺的地方,一直游离在我的足迹之外,直至近期,几十年之后的某个初夏周末,才得以靠近,并以一种盛大的文化机缘,得以契合。
“东渡武溪,遂东上渡头岭。东北行,直逼麻田大岭下,共三里,乃转东南,再上岭,二里而下,始就坞中行。又五里,有数十家散处山麓间,是为龙村。其北有石峰突兀路左。又东北二里,乃南向登岭,从岭上平行三里,始南下峡中,有细流自南而北,渡溪即东上岭,里半为高明铺。又下岭,又三里,为焦溪桥。焦溪在高明南,有数十家夹桥而居。”
近期翻阅《徐霞客游记》,得此段文字,大惊。文中记叙的地方竟是我故乡乐昌一带的山水、村庄。而他记录下来的这段行走的路线,我儿时大多走过。文中描述的焦溪桥,就在姑婆门前,儿时经常在桥上桥下玩耍。唯有文中提到的“高明铺”,熟悉而陌生。熟悉,是因为距离老家近,父母常常提及。陌生,是因为一直没有去过。父母说那里阴森惊险,常有盗匪出没,不准我们靠近那一带。久而久之,对高明铺心生畏惧,甚至于去焦溪姑婆家,往返途中也要朝高明铺方向多望几眼,唯恐从那边杀出一群盗匪,脚下不由得加快了速度。为此,高明铺就神秘地蛰伏在我的心中,一晃几十年。
近几年,我一直在家乡一带行摄古村。而徐霞客的“郴游之路”无疑给我的古村行摄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基因。初夏的一个周末,我迫不及待驱车回到那一片山水,在距离高明铺的一个古村里、一座古桥上、一段古道间,邂逅几百年前的徐霞客,邂逅那一段“小桥流水人家”的马致远语境。
跟几位村民打探古道情况。对于徐霞客,他们一概不知。祠堂墙上有碑刻文,建于康熙年间。祠堂里有三对六方石。
村庄周姓,遵循周敦颐家风学风,是否周敦颐后裔,不得而知。遇村中一位老人,她说从13岁时嫁过来,天天走,天天看,这条石板古巷就这样,近60年了没有变化。几个老人和我聊了几句,就荷锄下地了。地里种了玉米、花生、红薯。
进村的古道很完整。溪水清澈,溪流的上流有一座石拱桥,徐霞客曾经从古桥上经过,就此上了高明铺。据说这里曾经有很多古木,桥边有简易茶铺,有专人伺候凉茶,供行人饮用。村里老人会煮熟粽子到此卖。喝凉茶的习惯,村里一直沿用。当年徐霞客行走过的古道荒草萋萋,惜已废弃,流水令光滑的石板异常湿滑。我从路边找了一个竹竿拄着,勉强通过。村中随处可见古道残垣,但我欣喜地发现村里还保存着一些精美完好的老窗。古桥历经四五百年,依然坚固完好。桥上遇一村民,她说来这里采一些中药回家,一是煮凉茶喝;二是煮水泡澡。这一带端午期间,村民有采百药的习惯。
后来父亲告诉我,那里叫五马归槽。古桥边那座小山就是一个槽,周围有五座高山,形成五马归槽之地势。右上角溪流上就是徐霞客走过的古桥。
新闻推荐
本报讯前日,乐昌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在乐昌市站北路27号举行了启动仪式。据悉,乐昌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是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