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既要有“颜值”又要添“气质”

韶关日报 2019-12-09 09:05

韶关与文明同行,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在文明创建的路上,留下了一个个坚实的脚印。随着创文工作朝着纵深推进,韶关城市的“颜值”有了很大的提升,基础设施、自然环境、公共服务日趋完善。衡量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既看“颜值”更看”气质”,在深化文明创建的过程中,我们应着重提升城市“软实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韶关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兴旺发达、物质条件大大改善和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与广东北大门——韶关这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金融生态市和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相匹配且相得益彰的,是韶关城市文明水平的大幅提升和广大市民文明素质的不断改善。

文明人创文明城,文明城养文明人。自2007年起,韶关市常态化开展“感动韶关十佳道德模范”推荐评选活动,每2年举办一次。此外,还在全市上下营造起找好人、荐好人、学好人,评模范、尊模范、做模范的浓厚氛围。通过推荐、评选、表彰先进人物,树立榜样,以模范引领全民“见贤思齐”“见德思齐”,促进了城市文明水平和公民道德水平的大幅提升,文明礼让蔚然成风。

近年来,韶关市在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市委、市政府从韶关实际出发,坚持与民同心、与民同创和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的原则,聚民力,汇民智,切实把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环境污染整治、食品安全查处、社会综合治理、文化教育卫生投入力度,广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现代公民道德建设主题活动,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步一个脚印,创建成效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果,让广大市民得到了实惠,切身感受到了城市身边的巨大变化,亲身体会到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让韶关更加善美、市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的密切关系。

市民文明素质是城市文明的灵魂,在文明城市创建中起着关键作用。而城市文明,也最终体现在市民的文明素养和文明诉求中。从这点来说,无论是创建文明城市,还是巩固文明成果,本质上就是塑造文明市民、培育道德国民。多年来,有着“善美之城”美誉的韶关,在整治道路扬尘、治理环境污染中日见成效,一个蓝天白云、山清水秀的美丽韶关已矗立在三江六岸上。韶关这座“善美之城”,空气质量优良、环境优美渐成新常态,这也为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保证和环境保障。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接续不断的创文工作,让这座粤北山城从“硬件”到“软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府主导并推进的创建工作功不可没。然而,作为生活和工作在这座城市的广大市民,更应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崇德向善,一点一滴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为最终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添砖加瓦,让韶关更加善美,“善美之城”名副其实。

我们要深刻地意识到,人的文明素质的涵养和提升,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在细雨润物、潜移默化中养成的,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因此,在创文工作中,我们还要保持一以贯之的良好作风,持之以恒地加强宣传教育,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制度,做到榜样示范,坚持奖罚并举,努力形成长效机制。

文明城市之美,美在“颜值”,更美在“气质”。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文明光荣的新风尚,向“道德模范”“韶关好人”对标看齐,养成积极向上、绿色健康的行为习惯,展现韶关最佳“颜值”和“气质”。一座文明城市,只有软件、硬件同向发力,人的素质与城的品质同步提升,才能运行高效有序、发展充满活力、文化特色鲜明。

新闻推荐

韶关市11名“热心消防公益事业先进个人”受表彰 营造社会各界关注消防良好氛围

为表彰在提升社会火灾防控能力、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日前,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发布通知,对戴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