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全国科普日系列科普活动进校园 普及急救知识 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韶关日报 2019-09-10 09:09

本报讯为宣传普及急救知识,增强公众自救互救能力,近日,由市科协、市纲要办联合主办的2019年韶关市全国科普日“急救知识普及与应急救护实操培训”系列科普活动走进浈江区和平路小学。

培训邀请了韶关市应急救护指挥中心有关负责人主讲,培训课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内容包括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通过结合日常工作生活遇到的急救实例,详细讲解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排除等相关急救理论知识,并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急救的方法,指出急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活动现场,师生们认真听课,积极参与、并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模拟操作,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应急救护操作技巧(如图)。

市应急救护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院外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不足2%,而发达国家可达30%以上,导致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我国心肺复苏普及率低,市民缺少相关急救知识;二是公共场所普遍缺乏急救设施,尤其是自动体外除颤仪配备不足。对此,2018年韶关市率先在公共场所配备了30台除颤仪,为广大市民和户外活动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同时,通过加强心肺复苏技能的普及培训,及时采取正确的心肺复苏,对抢救患者生命和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闻推荐

韶关市积极推动追逃追赃工作取得新成效 不松劲不停步有逃必追

本报讯2018年11月21日,新丰县沙田镇下埔村村小组原组长陈习名主动投案自首并将公款12.38万元存交村账户;2019年1月28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