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三风四杰”之麦铁杖

韶关日报 2019-09-08 09:06

忠憨武将

麦铁杖,出生未详,史料各述。有一说是麦铁杖已过花甲之年仍请缨携子征讨高句丽。如以卒于公元612年类推,出生约在公元550年前后。麦为南雄百顺人,原姓何,因赐姓成为麦氏始祖。麦子虽主要产自北方,但麦姓族群则绝大多数居住在粤、桂等省,有“广东十大姓氏之一”之称。

在形容麦铁杖健壮勇武的诸多词汇中,最为特别是“走及奔马”,意思是说他跑起来能像马一样快,甚至可以从后头赶上奔跑中的马。还以“日行五百里”著称。

说起麦铁杖的身世,跟侯安都刚好相反,有先抑后扬的综观。这里有俩人的性格志向使然,有偏安君主与一统皇帝之异、所遇之敌和征战范围的不同。如北征突厥、东讨高句丽等。这其中固然有历史空间所限。

在韶关的武将中,麦铁杖必名列三甲。其武艺高强,勇猛过人,豪气侠行,傲世英雄。要是还有什么与人不同的,好像是忠和憨:忠得纯粹、对知遇、朝廷感恩始终;憨得彻底,对世态、处事秉持朴素、乡野情怀。还有难得的知足心态,尤其是在大是大非大功大名面前的所言所行。活脱脱一个不揣不掖的直性汉子,心无设防的率真虎将。

麦铁杖年少时,身手不凡,骁勇不羁,已显仗义侠风。如同水浒传梁山泊好汉。隐约中有行者武松、神行太保戴宗和鼓上蚤时迁的影子形态的簇合、重叠。或者说,如将三者锻塑成一人的话,就是麦铁杖。

南北朝其实就是打得不可开交的年代。到处兵刃相见,战事频起。生活在这种年代,尚武之人就有用武之地。麦铁杖适逢其时,他出生在离梅关古道不太远的偏僻山村,年少时,就已长得虎背熊腰、壮实力大,平时喜好习练功夫,武艺高强,三五常人难以对付,加之性格豪爽,敢于担当,在村里就渐渐与众不同。随着艺高,胆也渐肥。在一次抗租抗税时,由于众人觉得官府苛捐重税,他竟然为此出手打死了在场的官府兵丁,以不知天高地厚的“打抱不平”,把自己逼上了“梁山”,成了为乡亲出气又被官府缉拿的一介绿林好汉。乱世中有好武艺,本是用于自我保护,一不小心地出手却越了界,入了官府的黑名单。一不做二不休,他还拉起了一支队伍,干起了开官仓、劫豪府、穷人夸、富人恨的仗义之事。

乱世中好汉自有用场。不久,官府施计麦铁杖被擒。为了不连累绿林兄弟、乡亲父老,他“招安”了。以他“走及奔马”的特技,意外地受到皇上的赏识,当上了护伞侍卫或称伞奴。就是在皇帝上朝视察出巡时,时时把伞撑在皇帝脑袋上方的力气活。既要走得稳,又要撑得久,做到与皇上如影随形。

对这样的美差,铁杖没干多久就觉得没趣,感到有劲没处使。因而,寻思着找点生活小刺激,但却给自己的人生开了大玩笑。有段时间,他忍不住又干起旧时劫富济贫的江湖行当。竟然多次趁夜色奔跑往返几百多里地,摸进富豪宅府内偷盗财物,分派给穷苦民众。但这种事干多了,自然就会触碰法网,为此,铁杖不以为然,并有一番为朝廷分忧、颇有说道的辩词。皇帝闻后怀柔轻判,只是叫他卷铺盖走人。“百里盗物”,非等闲之辈所能,尤其是在兵荒马乱的年月,朝廷权当其为义盗。

其实在历史上,是先有隋朝的麦铁杖,才有后来的宋朝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汉。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汉,或多或少也应该知道后来贵为光禄大夫和宿国公的麦铁杖的身世吧。可能戴宗的日行八百里,还是从麦铁杖那里得到的秘籍。

在韶关武将的历史中,侯安都、麦铁杖俩人生活年代相距仅约30年,都曾先后为南陈朝廷效力。麦铁杖因“百里盗物”而解为草民,军旅生活告一段落。在此期间,陈朝也被隋朝所灭。而麦铁杖真正建功立业是受到隋朝军中重臣杨素器重以后开始的。他不负知遇之恩,率军克敌,征战沙场,出生入死,屡立奇功。既能持杖搏杀,又能运谋帷幄,犹如武曲星下凡。他曾只身一人潜到敌方侦察被俘,反被其趁隙夺刀连砍敌兵悉数三十余人,随着征战频繁,威名远扬,能使突厥、吐谷浑进犯之敌见其胆战心惊,甚至望风而逃。在仕途上,他的官位也随之逐渐晋升:仪同三司、车骑将军、右武侯领将军、柱国将军、右屯卫大将军直至光禄大夫。

说起仪同三司,麦铁杖还有一段人生的精彩。仪同三司,是等同于有司马、司徒、司空之禄而无之职的闲官儿。任职不久,在官场斗争中以不识字为由,麦铁杖被罢官归里,可想而知其文化低下的程度。但到后来重为朝官,他竟然能以“麦窦不殊,那忽相怪”展开舌战,从中可想象他读书学习的刻苦,从另个方面也反映出朝廷官宦对麦铁杖憨直的普遍印象。不然,也不会在朝廷众官面前发生这样的经典对话:

有一天,上朝议事之前,有一位负责科举考试和总掌百官功过善恶的窦姓大文官故意谑问:“麦是何姓?”铁杖当即答道:“麦窦不殊,那忽相怪。”此话的意思是:麦和窦本来都是谷物庄稼,两者之间本没有什么不同,你怎么还会这么问,你不觉得奇怪吗?对方当时无言以对,羞愧难当。这一问一答,语锋回转,恰到妙处。堪称语言艺术的典例。此话最大的玄妙之处是,勿论尊卑,你我彼此彼此。

隋朝大业八年(公元62年),高句丽拒向朝廷称臣,并进犯边境。年事已高的麦铁杖闻讯即主动请缨,在临出征之前,他表明战死沙场视为荣耀的决心,并备布衫以做裹尸不测之用。这是麦铁杖最为血性最为演义的人生写照。战事惨烈,果为其然;卧躯沙场,天遂其愿。惰炀帝感其忠勇,战死疆场,追赠光禄大夫之职,追封宿国公,谥号武烈,子承爵位。

一代忠憨武将,以为臣尽忠的人生轨迹进而决意赴死沙场的人生结局,率真地走完了他的戎马一生。

新闻推荐

韶关市采取“建新村”“换新颜”“走新路”等不同模式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农村

乌石岭新村掩映在一片翠绿的林木间,蓝天碧水下,青瓦白墙显得格外清新夺目。乌石岭村旧貌。乌石岭新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