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就是竭尽全力帮助每一个孩子 记第七届“感动韶关十佳道德模范”马水兰
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第七届“感动韶关十佳道德模范”中就有这样一个身影,她扎根基层教育22年,用责任与爱心诠释了何为“师者”;她不记名德,日复一日坚守在教育一线,以身作则挑大梁,成为学校“师中之师”,她就是南雄市黎灿学校办公室副主任马水兰。
用爱浇灌育出祖国未来“向阳花”
第一次见到马水兰,身材娇小的她扎着马尾,配上一副金丝眼镜,看上去很是干练和严肃。但在学生们眼中,马老师却十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同学们说,从未见过马老师打、骂、吼过任何一名学生,哪怕学生犯了错,她也总是和颜悦色地和他们讲道理,辨是非。
“爱就是竭尽全力帮助每一个孩子。”在马水兰眼里,孩子们都是可爱的,她小心呵护着孩子的自尊,始终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想学好、能学好的孩子。她为他们努力创造机会,帮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马水兰所带班级学生武晴晴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班级之前的语文成绩总体不理想,马老师接手之后,创新推出“小老师课堂”,每周让学生们轮流体验当语文老师,上课教学,极大激发了同学们对语文的兴趣。同时她还自掏腰包为班集体购买、复印练习题,细讲精练,一个学期下来让全班同学的语文成绩有了大幅提升。
除了教学,最让同学们感动的是马水兰对特殊同学的关爱。“2年前,我们班来了一名智力障碍的"学困生"。”马水兰所带班级学生朱俊桦回忆,当时那名同学不爱干净,经常流鼻涕,用手擦过之后也不会去洗手,同学们都不敢靠近他。但马老师却像妈妈一样,在生活上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感受到自己作为集体一员的重要性。
以身表率让青年教师青出于蓝
“无论什么样的孩子,马姐姐总是能做到一视同仁。她喜欢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说:马老师有一双神奇的手,愿意和你们一起变出一个崭新的自己。”黎灿学校“青蓝班”年轻教师刘媛媛表示,马水兰作为“青蓝班”的班主任,时时刻刻通过身教,让班里面的年轻教师明白何为“师德”、何来“师魂”。
“青蓝班”是该校为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提高全校教育教学质量于2017年开设的学校青年教师培育项目之一。该班开设后,马水兰就一直担任班主任。为了帮助班里面的年轻教师实现“一年合格、两年成熟、三年成为学科骨干”的培育目标,马水兰探索出了“师长制”和“导师制”的分级培养模式,在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间牵线搭桥,让每一位年轻教师都能和自己对应学科的骨干教师结上对子。
此外,马水兰还利用自己在教育界多年积累的人脉,邀请校外的专家给“青蓝班”的学员们授课,同时鼓励、指导学员参加校外的教育教学竞赛。截至目前,她所指导和培养的青年教师共计21人次参加过市级以上教育教学技能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
作为一个资深教师,马水兰深知职称对于教师发展的影响,所以她总是积极鼓励班上学员去报评。“为了让这些学员在报评中有项目经验,已经是副高职称的马老师,挤出有限的时间亲自主持了两项省级课题,让"青蓝班"的学员参与其中,为他们日后职称申报"架起主梁"。”该校少先队辅导员黄少芳如是说。
对于“青蓝班”,马水兰心中没有参杂一丝功利。听到“青蓝班”学员一声声情真意切的“马姐姐”,是马水兰最安慰和自豪的时刻。
创新志愿一手“带大”家长义工队
马水兰还一手“带大”了学校2016年建立的家长义工队。
“我们学校几位校领导一致认为家长义工是笔宝贵的资源,如果把这支队伍盘活,将会开创南雄教育先河,并且通过家校合作,相互促进,成为教育合力的有效依托和抓手。”黎灿学校校长曾凡辉告诉记者,经过校领导们多次讨论,大家最终一致决定由马老师担任这支队伍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接下重任后的马水兰马上着手制定了实施方案、章程,购买了家长义工马甲,安排了家长义工专用办公室,组建了组织机构和微信群,分好小组,选好队长、年级理事,一切都有条不紊,义工队伍也很快从最初的90人扩充到了200多人。她除了带领义工队队员参与学校内大、中、小活动外,还经常鼓励他们放大格局、走出学校,参与到南雄的文明创建工作中去,以身作则,为自家孩子树立起好榜样。
如今,黎灿学校家长义工队的全体成员在马水兰的鼓励和帮助下已在全国志愿者服务系统上登记注册成为了志愿者,他们的“黄马甲”更成了该市志愿者的一个显著标志。义工队中的刘文品、郭振海、王连连、郭文庚等4位家长获得了“南雄市最美义工”光荣称号。
在22载传道、授业、解惑岁月中,马水兰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用一个眼神一句话,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了一个又一个让身边人念念不忘的故事、一段又一段关于“红烛”的无私佳话。
新闻推荐
韶关市技师学院代表队出征俄罗斯世界技能大赛 逐鹿世赛 剑指喀山
韶关市技师学院全体班子成员到逆向工程集训基地观摩。倍受世界嘱目的喀山未来技能大赛将于8月22-27日在俄罗斯喀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