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战士 家国情深 90岁莞籍东纵老战士叶发如今常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
东纵老战士叶发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马骏通讯员戚嘉琳、叶创志
一套挂满勋章的军装、一个装满各种奖章的卡包,它们浓缩了90岁莞籍东纵老战士叶发的铁血人生。在当年的英勇战斗中,他的腿部不幸中弹落下七级残疾,弹片已在他的腿中残留了71年。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叶发又一次回到家乡东莞市大朗镇大井头村,照例为家乡派发了特殊的礼物——小纸条,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加油鼓劲。
叶发原名叶庆发,1929年生于东莞市大朗镇大井头村。13岁那年,目睹了母亲被日军残忍杀害的他毅然加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纵队(即东江纵队),成了一名抗日小战士。
“战争比电影里演的更残酷,队伍缺吃缺穿缺武器,战斗中断胳膊少腿也是常事。”接受记者采访时,回想起牺牲的战友,叶发眼角濡湿。他回忆称,当时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游击队常常夜里行军,翻山越岭,一晚要走几十里山路。潮湿的环境令战士们都长出厚厚的湿疹,更难受的是熬夜的困倦,负重行军的他常常因此跌落山涧和田间。
当时游击队的条件比较艰苦,队员一年到头几乎都是赤脚行军,衣服和武器多靠缴获而来。“一天能吃上一个小番薯就已经很满足了。”叶发说。
为打击和钳制日军,抗日游击队于1944年春季开始先后对被敌侵占的城镇和交通线展开攻击,第三大队独立中队于马山头与日军展开激战,有的战士壮烈牺牲,有的战士光荣负伤,叶发含泪从泥沙下挖出武器,和其他战友一起最终打退敌人的进攻,成功掩护群众和司令部安全撤退。
1947年,叶发被任命为警卫排排长,并光荣入党,次年被提拔为中队长。1948年12月初,叶发所在的东江第三支队400多人连夜回团部集中,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围歼广东新丰新任伪县长张汉良。
战斗打响,短兵相接,扔完手榴弹、打光子弹的叶发被敌军机枪打中腿部。作为先遣突击队成员,叶发受伤后仍不下火线,继续冲锋。终于,敌人一个个举手投降,伪县长张汉良做了俘虏。
遗憾的是,叶发因此落下七级伤残,弹片至今依然留在他腿中无法取出。
“哪里需要就搬去哪里”,新中国成立后,叶发接受组织安排,先后在佛山、珠海、中山、广州等地工作,于1985年离休后定居广州。退而不休的叶发时常惦记着家乡的发展,经常回大井头了解家乡的情况。他每次一回来,村干部们就围过来:“发叔,这次派什么礼物啊?”
原来,叶发退休后每天坚持读报,看到对家乡发展有用的内容就誊抄下来,回乡时拿出来与村干部们一起交流。“我已经收藏了五六条发叔的小纸条了,这就是我们说的礼物。”村干部叶沛杨告诉记者。
“当年搞革命是为了人民,今天搞改革也是为了人民,这一点绝对不可以忘记。”“党员干部要永远学习,永远正气。”这次回乡,叶发这样叮咛村干部。
军装、卡包浓缩了老战士的铁血人生
在叶发的衣柜里,迄今珍藏着一件挂满勋章的军装。军装用塑胶套保护着,“这件军装是1964年我从部队转业后保存到现在的。”叶发用布满伤痕的双手小心翼翼地轻抚着军装。“爸爸平时都不准我们碰这套军装,洗晒都是他亲自来。”叶发的女儿叶艳告诉记者。
戎马生涯中,叶发曾立下赫赫战功,伴随着他的还有十几个奖章。叶发把它们放在一个黄色的卡包里,每一个都经过精心过塑处理。
他指着其中一枚奖章说:“这是2015年我获颁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全国只颁发了20万枚,2015188349,这是我的编码。”
军装、卡包,浓缩了这位耄耋老战士的铁血人生。
新闻推荐
殷焕明到新丰调研并开展河长制巡河时要求层层压实责任 全力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本报讯昨日,市长殷焕明带领市工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新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