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鬐山下气象新 新丰县破旧泥砖房拆后土地利用“四种模式”综述

韶关日报 2019-07-29 07:01

拆旧复垦让丰城街道涧下村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发展空间更充裕。新丰县委宣传部提供

6月13日,市委书记李红军在新丰县检查防汛救灾工作时强调:“坚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新丰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落实李红军书记工作要求,全力推进拆除破旧泥砖房工作,排除安全隐患,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设美丽乡村。截至7月28日,全县已拆除农村破旧泥砖房30310间,面积65.8万平方米,进一步筑牢了安全堤坝。

破旧泥砖房拆除后,空出来的土地怎么使用,才能更好实现“一次整治取得多重效果”?新丰县通过总结两年多来破旧泥砖房拆除后盘活利用的典型做法,逐步探索出增加村民用地、增加集体用地、拆旧复垦、土地流转“四种模式”,并迅速在全县复制推广,努力为美丽乡村建设腾出更多发展空间,为推动乡村振兴加注新动能。

村民用地增加村庄环境变美

穿村而过的小河流清澈见底,村里水泥铺就的道路干干净净,看不到任何家禽、犬畜在路上行走……这是记者走进新丰县遥田镇新群村看到的景象,处处呈现的是一副干净整洁的模样。

这一切都归功于该村拆除破旧泥砖房工作的有效推进。“以前这里都乱七八糟,旧房屋檐下都长了青苔,有些房子都快倒了,尤其是不少村民将泥砖房改成猪栏牛栏,特别是一些位于村里的小河边的,家畜粪便就直接排到河里,使得河水长期都是臭烘烘的,村里的家禽、家犬也都是散养,导致村里卫生环境十分恶劣。”该村党支部书记潘光育说。

破旧泥砖房拆除势在必行,潘光育表示,拆除闲置、破烂的老旧房屋,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更改善了人居环境,是提高生活品位的好事,大多数村民都很支持。“为了让大家都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除了一趟趟地进行走访以外,也想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村民的方案。”

潘光育介绍,为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他们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决定在拆除破旧泥砖房后,由村委组织机械将土地平整,依旧交由村民自行使用。“由于部分村民主动拆除自己的废弃猪牛栏和破旧杂物间,自己饲养的禽畜无处圈养,用拆后的土地用于禽畜圈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为此,我们由村委统一发放简易铁丝网和竹篱笆,与村民商议后,选择一些和居住区域间隔一定距离,且暂无规划的拆后土地用于禽畜圈养。”

另外,该村还充分利用一些拆除破旧泥砖房后较难整体连片利用的土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选种黄皮等常绿果树,结合村里已形成的“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基础,日常由户主管理,挂果后由村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收入归农户,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举多得的效果。此外,还征得村民同意,规划在村里沿河边较好的地段建设公园,优化村里的环境,完善公共设施。

遥田镇党委书记黄剑武告诉记者,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农村大多数居民都建了新房,留下了大批无人居住的空心房、危旧房,不仅存在极大安全隐患,而且也大大影响了村容村貌,拆除势在必行。下一步,他们将加大力度,把握好拆除界限,按“应拆尽拆”原则拆除破旧泥砖房,不断扮靓乡村环境,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让群众生产生活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具幸福感。

集体用地更充裕公共设施趋完善

7月24日上午,记者在新丰县马头镇潭石村第十村民小组看到,村前小河岸边翠竹摇曳,拆除旧房子后的一片空地上,已建起塑胶篮球场,在大暑后的阳光下格外耀眼;六栋整齐的别墅已完成土建工程。

“我们已有了规划。”潭石村党支部书记温小明介绍,“别墅边的空地用于新农村建设,球场边的空地用于建设河滨公园、河堤和绿道建设也在规划中。”

在该村的九栋十八井,门前硕大的广场令记者感觉心旷神怡。广场铺了地砖,设有舞台,搭有凉架,还有草地花带,完全不亚于城市公园。新近拆出的空地,已经平整,将建成小花园。正在收拾拆除物的村民谭素娟说:“这些拆掉的都是牛栏、猪栏、灰房。拆空后,开阔多了,好看多了,空气也好了。”

马头镇委书记陈赞写说:“由于规划先行,群众对拆后地块用途心中有数,做起工作来难度小了很多。全镇那么快就拆除了13万平方米,正是因为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

拆旧复垦利用发挥土地效益

在新丰县丰城街道涧下村的几个拆旧复垦片区,记者看到,桃树苗在烈日下顽强地生长。

丰城街道自然资源所余少懂介绍,涧下村14个村民小组中,就有12个参与到拆旧复垦中来,完成面积114.64亩。其中大陂径自然村的两个村小组复垦29.81亩,涧下自然村的3个村小组拆旧复垦36.16亩。

余少懂说,拆旧复垦的土地,既可集体用于种植作物,也可由村民自行耕种,但不能建房,也不能硬底化,监管期为3年。

见记者到访,村民热情地围过来,艳阳下大侃拆旧复垦的好处。涧下村的余红卫说,破旧泥砖房,东倒西歪,破破烂烂,很丑,很难看,又不安全。拆除后,农村面貌变化很大,人的精神面貌也不同了。

大陂径自然村的罗先桥说:“看到种下的桃子树长起来了,大家都很开心。希望能把它管好,出效益。”

拆后集中流转唤醒“沉睡土地”

“拆除泥砖房后,我们将这些土地集中利用,整体打包"流转",现在每年的村集体收入能达到12万元,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在新丰县丰城街道横江村六组采访时,该村村民陈子军自豪地向记者说道。

横江村六组位于105国道旁,县城也近在咫尺,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记者来到该村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拆除后平整好的土地,以及地块上正在建设中的村“文化活动中心”。村里的广场也全部硬底化,而村民的住房则统一建在国道旁,一楼是商铺,均已出租,村民的富裕程度显而易见。

数年前,眼前所见的一切还都是一间间破旧的泥砖房。横江村主任陈海兵告诉记者,横江村六组是一个只有不到200人的村小组,五六年前大多数村民都在国道边建起了楼房,但村里原来的泥砖房却没有拆除,就此荒废。因为长时间没人打理,每年村里都至少会有四五间泥砖房倒塌,而且这些泥砖房就在村民新房的附近,安全隐患十分明显。

“前几年我在外面打工,回到家后发现其中有1间房子已经坍塌了,而其他村民的房子也有些已经倒塌,还有些已成危房,平时老房子那还有不少村民过往,好在都没伤到人。”说起这件事,陈子军至今心有余悸。

为了大家的安全,村小组就开会,一致决定将泥砖房拆除,而这一拆,不仅没有损害到村民的利益,反而帮助了大家致富。

泥砖房拆除后,面对多出的一整片10000多平方米的空地,村小组首先想到的就是要让它创造财富,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于是,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该村小组经商议后决定,村民的旧宅全部拆除后,除了留取一部分旧宅基地用于自住和公益项目,剩余大部分土地通过集约化盘活利用,以每平方5元的价格租给附近的企业用于建设停车场、货物中转场等,持续产生效益,有效提升了村小组的集体收入。

“除了土地流转,我们也将这些地上符合规划建设的村集体自建房承包出去经营餐饮、汽修等。接下来,我们村还将探索土地入股企业共同发展模式,进一步扩大土地效益。”陈子军说。

记者了解到,横江村六组这种因地制宜的土地流转模式,正在新丰县逐步推广。该县鼓励各镇街结合各村实际,将拆后土地集中起来,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连片开发,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益。

新闻推荐

如何保持移民城市的活力?复旦资深教授葛剑雄 讲述“移民与城市品性”

←7月13日,“书话坪山”主题沙龙在坪山图书馆开讲。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分享了移民城市的文化特质和发展思考。深圳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