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游街的由来

潮州日报 2019-04-19 10:27

“状元,是进士的第一名。”这话,只适用于科举制的成熟期。要说清楚其原由,还得从“状元”的命名说起。

科举制度中的进士科,滥觞于隋代,至唐代,则不断改进、完善。其时应进士科考试者,不管是中央一级学校的生徒还是地方的乡贡,都必须“投状”(即本人打报告申请。状,是古代文体的一种,指向上级陈述意见或事实的文书。如:奏状、诉状、供状等),“投状”的人较多,因称居首者为“状头”。后来也把应进士试又名列前茅者称为“状头”。大概是因为“状头”与“撞头”发音相近,听起来不那么美妙吧,故又改称为“状元”。

不过,唐代的状元并不专指第一名进士。其时之新进士,直至宋代的廷试列一甲者,有时亦称“状元”。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谓:

古称状元,不必殿试第一名。唐·郑谷登第后,《宿平康里》诗曰:“好是五更残酒醒,耳边闻唤状元声。”按,(郑)谷登赵昌翰榜,名次第八,非第一也。(宋)周必大有《回姚状元颖启》、《回第二人叶状元适启》。当时新进士,皆得称状元。(按,叶适登淳熙进士,为第二名。参阅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三,清·赵翼《陔馀丛考·状元榜眼探花》)

袁枚所说的“当时新进士,皆得称状元”,的确是有依有据的社会现象,特别是在注重“尊称”的文人圈中。但另一方面,“元”字原本就有“第一,居首位”的含义,何况,公布新进士榜时,姓名排列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总有一、二、三……之分,所以,世人习惯于将第一名进士称为“状元”,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故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谢恩》谓:

状元以下,到主司宅门下马,缀行而立,敛名纸通呈。(按,意为收集“名片”)

上文“状元以下”的“状元”,显然是指头名进士。

宋代进士榜的书写模式是:第一行为一甲一名即状元,第二行为一甲第二、三名并列,就像人的双眼一样,故又称“榜眼”。清·赵翼《陔馀丛考·状元榜眼探花》谓:

北宋时第三人亦呼为榜眼,盖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谓之榜眼。其后以第三人为探花,故专以第二人为榜眼耳。

上文的“其后”应为南宋后期。明清沿之,遂成定制:一甲赐进士及第,头名为状元,二、三名分别称榜眼、探花。至于“探花”一名之源头,仍可追溯至唐代。唐·李淖《秦中岁时记》曰:“进士杏园初宴,谓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他人先折花,二使皆被罚。”也就是说,探花使是同榜进士之“少俊”者,其使命是探花与先于他人折花,有“捷足先登”的含意。因此,后来便将新进士的一甲第三名称为探花。

唐代进士及第,享有很高的荣誉,时人称之为“登龙门”,称进士榜为“龙虎榜”。登第者自然志得意满,正如大诗人孟郊所说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与此同时,朝廷也有很多赏赐,除上述之杏园宴外,还有雁塔题名、曲江会等活动。其中,新进士们的曲江大会,场面尤其热烈,有时皇帝还亲登紫云楼垂帘观看,达官贵人们也往往在这一天赴会挑选女婿。而这一系列的活动,也为后来的“状元游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蔡齐状元及第,真宗见他“堂堂英伟,进退有法”,非常高兴,特诏给金吾给卫士七人清道。不久又下诏:“自今第一人及第,金吾给七人当直,许出两对引喝传呼。”唐代宫廷禁卫军称金吾卫,宋因之。掌宫中及京城昼夜巡警,若车驾出入,则为前驱清道或殿后。“引喝传呼”即“引喤”。古代大臣入殿或出行,皆有侍从威仪在前唱呼导引,故称“引喤”。《隋书·百官志上》:“(梁)尚书令、仆、御史中丞,各给威仪十人……一人缃(浅黄色)衣,执鞭杖,依列行,七人唱呼入殿,引喤至阶。”宋真宗下诏规定:凡状元及第者出行亮相,须配给金吾卫士专职清道(即维持治安、交通秩序),还要给“两对引喝传呼”(其威仪可媲美丞相级大臣),可见他对状元的重视程度。正因为有皇帝的倡导与明令,“状元游街”从此成为定规。

宋代的状元游街,场面十分热烈。因为高中状元十多年后就有可能成为朝廷的执政大臣。所以,“每殿试传胪第一,则公卿以下无不耸观,虽至尊亦注视焉。自崇政殿出东华门,传呼甚宠。观者拥塞通衢,人肩相摩不可过,至有登屋下瞰者。”(参见王道成《科举史话》引田况《儒林公议》)“状元游街”又是上佳的文艺题材之一,经历代传奇小说的夸张、渲染,特别是戏曲舞台的搬演,其场面、情景更深入人心,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掌故。

林大钦是粤东地区历史上唯一的文状元。他在嘉靖十一年(1532)二十四岁时便状元及第,当了三年的翰林院修撰后,因淡薄仕途,借故辞官归里。又因母亲去世,悲恸过度,翌年亦逝世,年仅三十五岁。他英年早逝,故民间历来有这样的传说:

林大钦高中状元后,依惯例须“游街”。京城中万人空巷,都争先恐后地想一睹这位青年状元郎的风采。皇后也不例外,可惜她登楼眺望时慢了半拍,只能看到状元郎的背影。赶紧命太监传话:让大钦转过头来,好让她看个仔细。林大钦明白,游街时回转头,是“欺君”的大罪!但皇后的懿旨又不能违背。情急智生,于是将状元帽朝后倒转半圈,如此便两头不得罪。林大钦的急智,让皇后不得不折服却又无奈他何,于是随口说了一句:“短命仔货(潮人骂儿女时常用的带亲昵的诟语),真聪明!”谁知皇后跟皇帝一样是“君无戏言”的“圣公嘴”,竟然一语成谶,“聪明”的状元郎于是只活了三十几岁便赍志归天。

传说毕竟只是传说,切莫当真。但传说中的状元游街情节,却说得活龙活现,我们从中也可充分感受到其影响之深远。

新闻推荐

一个省级贫困村的蜕变 曲江老区马坝镇水文村见闻

入村乡村公路宽敞、整洁、干净;田间地头,村民欢快耕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近日,笔者走进曲江老区马坝镇水文村,被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