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省级贫困村的蜕变 曲江老区马坝镇水文村见闻
入村乡村公路宽敞、整洁、干净;田间地头,村民欢快耕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近日,笔者走进曲江老区马坝镇水文村,被这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吸引住了!
3年前,水文村还是省级贫困村。3年后,水文村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蜕变,蜕变的背后,倾洒了多少扶贫攻坚人的汗水?
该村党支部书记何保贡告诉笔者,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372户家庭,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有27户,共72人。2016年前村集体年收入约2.5万元,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承包租金和原水文村小学校舍租赁租金,村民人均年收入5000元,村民收入来源以种植农作物和外出务工为主。
扶贫攻战战鼓擂响之后,水文村委迎来了东莞扶贫工作队。扶贫工作队员与该村两委班子成员精诚团结,奋发有为,积极推进产业扶贫项目,研发扶贫产业,经过多次可行性论证,制定了不同的3年帮扶方案。
精准施策,壮大集体经济。为了振兴村集体经济,该村委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帮扶模式,与韶关佰果山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产业扶贫协议。扶贫工作队根据曲江产业扶持政策,积极申请产业扶贫资金18万元,购买3540只鸡459560斤鸡饲料提供给公司代养,并包销服务,利润按比例分成。2017年贫困户通过代养鸡项目的养殖奖励扶持,人均增收3900元。扶贫工作队引导资金10万元,建起了一个10千瓦小型光伏发电站并入股燕山水厂进行分红。2018年水文村集体收入提升为约10万元,村民每年收入1万元。分别比2016年增加7.5万元和5000元。
关注民生,完善设施建设。扶贫工作队通过多方筹集资金、爱心企业捐款,募集资金230多万元,在水文村委建起面积80平方米的村卫生站和老人活动中心,卫生站内设有治疗室、药房、诊断室、候诊厅、公共卫生服务室等,解决了村民“看病难”问题及丰富了老人们的业余生活。在11个自然村共安装了26盏太阳能路灯,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难问题。2017年11月修建了一条1.3公里的乡村公路,解决了300多村民“看病难”“出行难”“运输难”问题。还投资90多万元修建了源头阳岗、潘陂到陈屋村小组2公里的三面光农田灌溉水渠,解决了水文村委8个小组、1200多人的农田灌溉问题。
水文村委还充分发挥产业扶贫和红色资源优势,大力拓展农村与城市的商旅发展的新思路,引进“公司+贫困户”的方式,与曲江小主人欢乐农场合作把水文村打造成亲子活动、无公害餐厅、红色教育基地、美丽乡村为一体的游学观光旅游的路线,全面推进振兴乡村战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文村何支书对创办这个红色教育基地充满了信心,他说:“水文村是杨刚烈士的家乡,老党员何国文还创办了"马坝救亡书店",开展革命活动,这对我们创办红色教育基地、开辟美丽乡村游学路线是个非常有利的条件”。
新闻推荐
游客在马坝人遗址欣赏美景。游客做艾糍。本报讯记者昨日从曲江区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清明假期,全区共接待游客4.6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