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韶关人民守好第一道防线 市气象局2018年度工作亮点综述

韶关日报 2019-02-19 08:58

精准、高效、权威的气象预报预警是综合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市气象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气象防灾减灾取得显著成效。

提前预判以人民为中心筑牢第一道防线

据统计,韶关市气象灾害占各类自然灾害70%以上。在灾害面前,能否提前精准判断天气变化趋势及其致灾影响,关系到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能否“防在未发之前、抗在第一时间、救在关键环节”。

2018年,韶关市先后出现两次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京珠北高速公路韶关北段因此中断了10天。市气象局通过对天气形势的分析研究,提前给出具有前瞻性的天气预测意见,科学预测出两次低温冰冻恶劣天气,研判出粤北高寒山区乐广高速路段存在冰冻情况,为市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提前做好春运安全防范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去年2月2日,省长马兴瑞在京珠北管理中心现场调研春运交通保障及低温冰冻灾害防御工作时,市气象局准确预测通车日期,与实况完全吻合。另因在春运期间的气象保障服务表现突出,市气象局被市政府表彰为2018年全市春运工作先进单位。

争取赔付做好防灾减灾保障经济效益

去年6月,受台风“艾云尼”影响,韶关市出现暴雨到大暴雨,过程期间共有3个测站录得降雨量300毫米以上,22个测站录得200毫米以上,平均降雨量121.0毫米。由于市气象局精准的预报,各部门预防工作充分,台风降雨过程对韶关造成灾害较轻,未出现人员伤亡。

天气过程结束后,市气象局主动与省气候中心沟通,及时提供灾害认定的实况资料,积极参与巨灾保险的赔付计算工作,为做好灾害应对和巨灾风险管理提供支撑。根据省气候中心出具的气象证明,保险公司启动了巨灾保险理赔程序,去年6月28日,保险公司向韶关市赔付了3999.9万元巨灾指数保险赔款,让韶关市受灾地区的救灾复产工作得到有利的资金支持。

此外,市气象局于2018年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61次,发射增雨火箭弹23枚,估算增加降雨量约1亿立方米,在增雨抗旱、森林防火、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联合市林业局搭建了韶关林火卫星遥感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在17个林火易发乡镇安装自动气象站,开发了卫星林火监测自动识别,报警及信息发送平台。

服务民生建成气象防灾减灾教育科普基地

市气象局一直致力于气象科普工作,2018年12月,市气象天文科普馆顺利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该馆作为市政府2018年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充分利用近20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学习、掌握气象科技与天文知识,了解气象灾害,以及气象衍生灾害成因、危害和防范措施的高科技科普场所。

此外,由该局负责统筹建设的南岭生态气象中心也在去年荣获“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和“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的双重荣誉称号,并成功申报2019年“科普中国”落地应用e站。

韶关国家基本气象站和乳源国家气象观测站被授予“全国首批百年气象站”(五十年认定)称号,全省仅有五个气象站荣获此称号,而韶关就占去其中两席。

开拓创新强化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

2018年7月,由市气象局与相关部门合作研发的乐昌峡流域面雨量预报预警系统、韶关市旅游气象服务信息平台、韶关市农业气象减灾防损预报预警平台等三个创新项目通过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审核,荣获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此外,市气象局还积极开展国家气候标志评定工作,进一步挖掘韶关气候生态、农产品的潜力和价值,创新气候服务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新丰“中国岭南避暑胜地”和“中国天然大氧吧”和仁化长坝沙田柚中国气候生态优品品牌的创建工作。预计2019年将完成“岭南避暑胜地”的授牌,2020年完成“中国天然大氧吧”授牌。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为了守好第一道防线,韶关气象防灾减灾事业将继续砥砺前行。

新闻推荐

职工已享受寒暑假不再享受年休假

年休假是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工作满一定工作年限后,每年享有的带薪休假。《劳动法》第45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