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裁缝手里的服饰“芳华”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它以实物载体浓缩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步伐。上世纪80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人被深埋了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装上得以释放,喇叭裤、超短裙、连体衣……服装上每一种款式的变化都留下了时代的年轮,讲述着过往的美好。
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40年间,“穿”发生了什么变化?请随记者走进韶关街头,听听老裁缝讲述那些年的服饰“芳华”。
“穿”越改革开放初期,“私人订制”是标配
改革开放前,中国对纺织品实行计划定量供应,布票成为那个时代的记忆。一张小小的布票,悄然影响着人们实用主义的审美观,“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人们的穿衣习惯。
在那个年代里,人们的头脑里还没有“时尚”的概念,穿的衣服要么由家人动手缝制,要么请裁缝师傅量体裁衣。人们身穿黑蓝灰的衣服,款式布料单一,没有个人特色,衣装朴素是当时社会的时尚。“改革开放前,韶关人穿的多是黑蓝灰三色为主的中山装、列宁装,布料也多是卡其布。上世纪70年代末有了一种布料叫"的确良",市面难买,要用布票才能换到,那个时候看到有人穿这个布料做的衣服就跟现在人穿国际名牌一样。”正在店铺忙碌的丁玉春老师傅告诉记者。
在东岗岭小学旁开裁缝店的丁玉春老师傅,今年已56岁,干这一行却已经有37个年头,师从江苏名师,家里的兄弟姐妹都是吃这门手艺饭。回想起当年的时光,丁师傅感触颇深,“改革开放后,不少人陆续开起了裁缝店,我1981年就做裁缝,1988年来到韶关开店。那个时候有缝纫机的家庭就会请裁缝上门帮忙量体裁衣,按天算,一天3到5块钱,真正的"私人订制"。”
改革开放初期,做衣服的人慢慢多起来,裁缝店街头林立,但一般情况下,快春节的时候做衣服的人特别多。“很多家庭都是春节前给全家老小一人做一身新衣服,基本买布订做,经济实惠。”现在来找丁师傅定做衣服的多是以前的老客人或者慕名而来的新客。“自己量身定做的衣服比市场上买的衣服更合身舒适,质量也好,我自己做的这套英伦风格的西装都已经穿了十几年了,依旧如新。”丁师傅笑着说。
因为这门好手艺,刚来韶关开店时有不少人上门找丁师傅想学裁缝,如今却无人想学,谈到这点丁师傅颇为感慨。“以前做裁缝帮人做完一身衣服全家开心,觉得很有意义。现在大多数只是帮人改裤脚换拉链,不说意义,生意也少很多,主要的是给街坊提供方便。”
重回现代韶关,“美”得很个性
现在的风度路步行街,是韶关最具时尚味道的风景线。街道两旁的服装店以及街上衣着时髦的年轻人,就是时尚韶关的一个缩影。随意翻看一个韶关人的家庭相册,照片中服装所呈现的影像俨然成为时代的记录,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改革开放40年来韶关人的衣着变化。镜头下的步行街从黑白到彩色,韶关人的衣着也从黑蓝灰变得色彩斑斓,街头随便一拍照,00后们美得很有个性。
韶关人着装风格从单一逐渐走向多元,而其中折射的正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也是一个时代人们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的体现。
服装上每一种款式的变化都留下了时代的年轮,讲述着过往的美好。如今,韶关人的着装已是一派“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美景,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风景,每一个衣橱里都有不一样的芳华。改革开放40年,透过服装这颗折射了万千斑斓色彩的水滴,就能看到时间带给大千世界的变化,看到祖国在40年的时间中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看到韶关人因祖国的强大而焕发出崭新的光彩。
新闻推荐
焕然一新的西约村成为“网红”村。唐忠祥摄文明乡风吹遍韶关大地。韶关沙田柚丰收季节,果农乐呵呵。乳源抓禾花鱼活动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