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经济腾飞的新引擎 改革开放40年韶关工业园区发展综述
40年改革开放,开启了韶关实体经济发展的新纪元。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韶关市经济规模由小到大,经济总量大幅攀升,综合实力由弱变强。产业园区作为承载韶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对外开放、加快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初生:时代精神的伟大实践
30年前的1984年,韶关产业转移园的“宿世”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我国沿海城市相继诞生,8年后的1992年,这一新事物正式进入韶关市,粤北工业开发区、广东翁源经济开发区相继成立,它们的横空出世,以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势,在当时远离市区的荒山洼地上,为韶关工业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翁源作为一个农业县,经济发展一直受到产业单一的掣肘。穷则思变,为了突破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县里决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把工业搞起来,把经济提上去。”谈起翁源经济开发区成立初始的情形,开发区第36号员工、现任翁源经济开发区招商科科长廖永忠感慨颇深。他告诉记者,作为第一个吃螃蟹者,当时市里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大家凭着一腔热血,带着对家乡经济发展的热切期望从全县各个单位来到开发区,敢想敢做就是当时最大的资本。
廖永忠回忆,时任韶关市委副书记、市长汤维英来开发区视察时曾勉励他们说:“我们现在是摸着石头过河,能将经济开发区这块牌子竖起来就是最大的胜利……”那一年,刚刚迈出校门口的欧阳,也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粤北工业开发区这块热土。“当年我对开发区真没有什么很清晰的概念,就是毕业了要找工作,开发区管委会又属于市政府派出机构,听起来挺"高大上"的,所以就想来试试。”欧阳告诉记者,进入开发区管委会后,自己被分入了当时集行政、财务、人事等多项职能于一体的管委会办公室,每天处理着各种“琐碎”事情,一忙就是27年。
在韶关市各开发区建设初期,像廖永忠和欧阳这样的先锋军还有很多,他们发扬着“垦荒牛”的创业精神,把开发区建设视为自己最大的使命,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正是因为有了这群充满激情的创业者,为后来产业园的建设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化蛹:全省工业布局大调图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取得辉煌成就,经济总量连续21年居全国第一。但多年来,广东始终没有真正从经济大省跃升为经济强省。为了改变全省经济发展偏重粗放、人均水平与先进省市相比偏低,产业结构不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2005年,省政府顺势而为、因势利导,通过由北部山区及东西两翼地区政府与珠三角地区政府联手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推进产业转移,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2005年7月,全省产业转移园区工作现场会在韶关市广东始兴工业园区召开。8月《广东省经贸委关于印发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认定办法的通知》正式出台,同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东莞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建立,成为全省第一批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之一。2008年,省委省政府进一步作出了产业由珠三角向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转移以及高素质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珠三角地区转移,即“双转移”战略决策,韶关市工业经济发展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就在广东省作出实施"双转移"战略决策不久,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这对中国经济特别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广东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市经信局班子成员叶祖新介绍,在这种情况下,广东省的“双转移”在实施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尽管如此,骨子里带着艰苦奋斗、坚韧实干等“工矿精神”的韶关人依然选择了激流勇进、逆水行舟。2008年12月,韶关与东莞市签订《关于在韶关设立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协议》,开始着手建设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下称“莞韶产业园”)。欧阳说:“当年我们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将开发区"倒腾"出来,如今我们有经验了,无论外部风浪再大,我们都有信心打造出一个优质的园区。”
2009年8月,莞韶产业园被省政府认定为省产业转移工业园。
2010年,莞韶产业园所辖广东韶关工业园区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韶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11年,莞韶产业园被列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十大重点园区之一。
当年那个在逆境中出生,在风雨中成长起来的工业园区正逐步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现在走进莞韶产业园,园区建筑早已不是当年开发区那火柴盒式的简单厂房,建筑外延与内部装潢日趋讲究,满足科技研发、中介咨询、服务贸易等各类企业的多元化需求。
知往鉴今,有了莞韶产业园的成功经验,全市各县区产业园亦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起,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扮演起独当一面的角色。
蝶变:时代变革下的转型升级
2015、2016年,乐昌产业园连续两年省级考核被黄牌警告,并被取消省产业园资格的消息一出,无疑给了全市产业园区当头棒喝。从2005年东莞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建立,10年时间里,产业园区“自由式”运营带来的诸多弊病开始显现,乐昌产业园的“被摘牌”给全市产业园敲响了警钟。一场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的园区升级战正式打响。
“很难过,不服气,不认输。”谈及当年被取消省产业园资格,乐昌产业园企服局副局长朱金鹏用9个字形容自己和同事们当时的心情。难过却无时间落泪,面对困局,乐昌咬紧牙关,抓住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产业共建、东莞大朗对口帮扶契机和乐昌高铁站开通区位优势显现的机遇,快速收拾心情,重新整装出发,采取“"一把手"亲自上阵让客商投资有信心、有的放矢使项目引得进、精准服务确保项目落地见效”的办法,全方位破解招商引资难题,打响“大朗效率+乐昌服务”的营商环境品牌。通过建立起企业投资预审、项目推进协调会、领导挂点项目、“两线两约”合同约束等机制,乐昌产业园活力再现。
韶关韶瑞铸钢有限公司是较早进入乐昌产业园的企业之一,该公司采购经理周富强告诉记者,公司当初是被园区优惠的地价和以往“小三线”建设时留下的产业基础吸引至此,没想到园区发展迟缓,配套设施一直配不齐。“我刚到这里时,感觉自己衣食住行样样都成问题。但现在不一样了,各种生活配套、工业基础设施都建设起来,还有标准厂房出租,可谓相当"拿得出手"!”周富强介绍,经公司搭桥,目前园区里面已入驻三家该公司下游企业,将大大节省公司的运输成本。
“招商引资新成效激活了园区发展新动能,充分调动起园区企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形成了以商招商的发展态势。”乐昌市委常委、副市长曾悦表示,由园区企业“口碑”带来的企业上下游客户还将有效促进园区的产业集聚,为园区打造产业链,力争形成产业聚集效应铺就道路。今年8月,经过浴火淬炼,乐昌产业园被省政府重新认定为省产业转移工业园。
除了乐昌,在韶关市还有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长起来的产业园在近两年发出了耀眼光芒。该园正是在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被省政府评为优秀产业园区的乳源产业园。它背后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东阳光公司。
乳源工业园在建设之初就紧紧抓住东阳光这个龙头,充分利用县龙头企业“块头大”、发展前景良好、上下游配套企业众多的优点,积极开展上下游链条企业的招商选商活动。如胜蓝电子项目就是东阳光集团引荐的项目,它与东阳光磁性材料的新能源项目形成配套。园区现有开工企业中,就有7家是由园区企业推荐介绍前来的,以此形成园区的产业集聚。
展翅:多策牵引园区百花齐放
今年,韶关市的新丰、仁化产业集聚地也升格为省级产业园,莞韶产业园正积极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涅槃,有新生,更有茁壮成长。韶关市近年来加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建设成效初显。
2017年以来,韶关市出台《进一步加快县(市、区)共建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加强全市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从明确园区定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研发创新技改、培育规上优质企业、推动土地集约开发、完善生产生活配套、着力优化政务环境、健全园区管理架构、开展园区绩效考核等九方面措施,推动园区加快发展。
“除了政策,韶关市还通过大力拓宽招商方式,加快引进一批质量高、效益好的项目;通过制定实施了市领导挂点联系企业制度和优质企业倍增计划,着力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促进园区工业回升。”叶祖新介绍说。
另外,在资金上加大投入、注重园区产业研究和规划、加强园区绩效考核等措施都为韶关市产业园提质增效源源不断地注入动力。
今年1-10月,全市产业园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79.99亿元,同比增长13.7%,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11.8个百分点。全市产业园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66亿元,同比增长52.6%,已提前完成12亿元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市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项目34个,目标任务完成率113.3%。
当前,韶关市已确立了以华南装备园、莞韶园两个园区为产业共建主战场,以莞韶城为产业提升重要平台,以东莞10个镇(街)结对帮扶韶关10个县(市、区)为重要抓手的“两园一城十组团”产业园区布局。接下来,韶关市拟将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作为第二轮东莞对口帮扶园区扩能增效的主战场,打造成集优特钢材、基础件及汽车零部件、成台套装备为一体的特钢全产业链生态圈,推动园区发展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工业园区的蜕变不但加快推进了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还让全市工业增速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产业发展展现推陈出新的趋势,质量效益出现欣欣向荣的走势,转型升级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势。
新闻推荐
近年来已发生四起饮用自行泡制药酒中毒事故,省市场监管局: 严禁食品经营单位 非法泡制及销售泡制酒
百事通羊城晚报讯记者马灿报道:严禁食品经营单位非法泡制及销售泡制酒。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近年来因饮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