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小时候,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小英雄潘冬子,还有那首电影插曲《映山红》。自此之后,时不时就会哼上几句:“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我这个60后,可以说是伴着《映山红》这样的红歌长大的。
那时还未真正理解“映山红”的寓意,只知道“映山红”是一种植物,一种生长在南方山岭上的低矮小灌木,春季开红色的花,漫山遍岭,如火、如海,把整个山岭都映红了,故得名“映山红”。及至长大后,又得知它还有另一种学名,叫“杜鹃花”。
但南方的孩子还是喜欢和潘冬子那样,叫这种低矮小灌木叫“映山红”。你看看,春天里,翠绿翠绿的山岭上,突然被大片大片的映山红映红了,蔚然壮观,很是震撼人心。小时候,我们这些农家孩子,都有一个像潘冬子那样的“红军梦”,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够当兵,成为一个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穿军装,握钢枪,为祖国和人民站岗放哨。对军营的向往,心蕴一个“军人梦”,梦想站在开满映山红的山岭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用警惕的目光扫视一切可疑之处。
长大之后,很遗憾,我的“军人梦”没有实现,幸好大哥参军入伍了。每一年的春节,当家里的大门两侧张贴上政府慰问送来的“光荣之家”的对联时,我就会想像着这对联,仿佛三朵红艳艳的映山红,把一个普通的农家映照得通红温暖。
父亲是个1949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老军人,1952年退役后回到家乡参加生产劳动,不曾听过他有任何的怨言。当他的大儿子“子承父业”,我就不止一次地看到父亲高兴地站在大门前,细细地端详着“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对联,有时,还会用一双粗糙的手去抚摸。每当这时,我就知道,父亲对军人是有很深的感情的。
家乡南雄不仅是广东著名的革命老区,还是粤北韶关唯一的原中央苏区县。逶迤的大庾岭中,耸立着家乡的梅岭、油山、帽子峰等,这些山岭山高林密,人迹罕至,确实是藏身和打游击的好地方。当年红军长征后,项英、陈毅领导的南方游击战争,就在这些山岭上辗转了三年,浴血奋战,始终让革命红旗不倒。深山老林可以作证,多少红军游击队战士的鲜血染红了山岭上的映山红,才让家乡的映山红开得漫山遍野,如火如荼,映红了一座座山岭。
多年来,我曾陪同各级记者在家乡采访红色旧址和红色故事。南雄农民暴动和苏维埃政府的成立,让油山上朔这个小山村走出了大革命时期南雄县委书记彭显模和新中国的开国将军彭显伦;被誉为“苏区保卫战”的水口战役,两万多红军壮士血洒浈江,让浈江两岸山岭上的映山红开得更加红艳;陈毅元帅慷慨激昂的《梅岭三章》,点燃的梅岭星火如漫山遍野的映山红,让红色梅岭迄今仍闪烁着熠熠光芒;红色灵潭鸳鸯围、帽子峰乾村五岭特委、中共广东省委瑶坑旧址……每一处红色遗址、旧址,都深藏着一个动人心弦的红色故事。八九十年过去了,这些红色故事,亦如家乡山岭上的映山红般,深深地扎根并盛开在老区人民的心中。
进入新时代,当我们正在分享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丰厚成果时,千万不要忘了,那些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中华民族争独立谋复兴、为中国人民争解放谋幸福的革命者,他们是如何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地战斗和奋斗的。今天,每当听到人们唱起那首《映山红》,我的眼前就会呈现这样一幅画面:映山红开了,红军来了;红军来了,人民解放了;人民解放了,幸福生活开启了!
现在,我们就处于这样一个幸福生活的时代,一个生活如映山红一样红红火火的时代!
新闻推荐
近日,一位领导干部在在会议上提醒党员干部要常备“四盆水”:第一盆水洗头,第二盆水洗心,第三盆水泡脚第四盆水冲手,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