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中山将打造成珠西桥头堡市域组团发展规划(2017-2035年)草案公布,不少前瞻性建议引人关注
[摘要]市域组团发展规划(2017-2035年)草案公布,不少前瞻性建议引人关注
大声公
一主三副、一城双核
“一主三副、一城双核”是指由中心组团主中心与翠亨新区主中心共同组成市域主中心,形成未来中心城区一城双核结构,面向湾区,承担市域现代服务中心与区域专业化创新服务中心的重要职能。三副为三角、小榄和三乡组团级综合服务中心。
深透视
聚焦城市一线解读民生热点
2035年,中山将会变成什么样?近日,中山市规划局发布《中山市域组团发展规划(2017-2035年)》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引起市民热议。草案中重新将中山市功能定位为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湾区精品活力都会和世界专业制造名城,并提出不少前瞻性发展建议。
其中,到2035年中山规划市域常住人口规模约为550万-600万人、成为搭乘飞机最便利的城市、打造珠江西岸桥头堡、构建“一带一路”货运物流节点等规划更是引来不少关注。草案目前正征求社会意见,市民可在24日前到市规划局或其官网反映意见。
定位
规划确定中山市三大功能定位
《草案》的规划期限为2017-2035年,其中近期2017-2020年,远期2021-2035年。对于城市定位,该《草案》明确指出,为支撑中山市完成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支撑点、沿海经济带的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极的发展使命,规划确定中山市功能定位为“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湾区精品活力都会和世界专业制造名城”三大功能。
同时,按照既定发展方向,规划2035年中山市域常住人口规模约为550万-600万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约为730-750平方公里。
在市域空间结构上,《草案》指出一是通过两带两轴实现东承西接、向湾发展。其中,两带指南北向联系广州和珠海、澳门的湾区创新服务带,以及东西向承接深圳、香港功能与产业转移,辐射珠江西岸的湾区功能拓展带;两轴则是南北向依托国道G105,联系广州、佛山与珠海、澳门的转型发展轴,以及东西向经过南部组团,融入珠海,对接深圳、香港的功能联系轴。
二是通过一主三副、一城双核、五组团实现中山中心强化、错位发展。其中,“一主三副、一城双核”是指由中心组团主中心与翠亨新区主中心共同组成市域主中心,形成未来中心城区一城双核结构,面向湾区,承担市域现代服务中心与区域专业化创新服务中心的重要职能。三副为三角、小榄和三乡组团级综合服务中心;“五组团”是指中心组团突出“强心”战略,强化现代服务功能;东部组团突出“兴湾”战略,引导高端产业集聚;东北组团突出“育极”战略,培育重大产业平台;西北组团突出“转型”战略,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南部组团突出“优化”战略,重视产业多元发展。
生态
以石岐河和五桂山贯通山水系
在生态上,《草案》突出石岐河作为母亲河的通江达海景观组织作用,五桂山作为区域生态绿核的生态统领作用,以一轴一核贯通其它山体水系,构建面向区域、融入城乡的开放性、地域性生态系统。
其中,生态本底由基本农田集中区和五桂山山地生态区构成;生态廊道包括磨刀门水道、洪奇沥水道、小榄水道、鸡鸦水道、横门水道、桂洲水道、石岐河和珠江口海岸的一级廊道和黄圃水道、拱北河、黄沙沥水道、坦洲大涌、小隐涌、港口沥、下门口涌的二级廊道等;生态节点则包括民众水乡、卓旗山-拱北河河口、坦洲水乡、五桂山山地、铁炉山石岐河河口、崖口红树林六大生态价值区。
交通
构建珠西轨道和陆路交通枢纽
交通方面,《草案》强调珠江西岸交通枢纽的作用,重点放在轨道和陆路交通上。其中,铁路强化方向直指“构建珠江西岸轨道交通枢纽”,一方面区域一体化,加快推进深中通道、深茂铁路建设,形成湾区机场群服务核心区,将中山建设成为搭乘飞机最方便的城市;另一方面是枢纽强心,打造中山站为珠西综合主枢纽,中山北站、翠亨新站、小榄站、民众站为次枢纽。
陆路则目标高效畅达,构建珠江西岸陆路交通枢纽。其中,高速公路将新增东部外环、西部外环、中开高速(深中通道)、香海高速、南中高速(中江高速东延),实现各组团、镇区功能中心15分钟内可联通高速公路。同时,加快深中通道建设,打造珠江西岸桥头堡。规划东、西外环高速对接珠海,联络港珠澳大桥;东部组团与珠海交界处预留与深圳前海联系的高速公路跨湾通道(伶仃洋通道)。同时,市域道路快线强化与佛山、南沙、珠海路网衔接;保证邻近组团3条及以上干线公路可达。新建和改造国道G105、古神公路、沿江景观路、三角快线(福源路延长线)、黄圃快线、民众快线、南朗快线、坦洲快线等。优化滨海一号公路选线。
另外,除了轨道和陆路外,中山还在物流、水运和慢行系统发力。其中物流支撑以构建“一带一路”货运物流节点为重点,推进南沙疏港铁路建设,在黄圃港形成水铁联运服务,以黄圃港物流基地为核心,构建珠西地区在“一带一路”上的重要物流节点;水乡特色指构建大湾区水上客运枢纽,以中山客运港为重点,拓展水上航线,形成湾区西岸水上交通组织中枢。完善市域水上客运枢纽体系;慢行系统则提质,构建湾区休闲绿道示范区,规划以滨河绿道为主体,结合农田、山林郊野路径和城市道路,形成串联山、水、湾、公园、文化资源的城市休闲走廊。
产业
高端制造+创新服务+都市休闲农业
在国内以转型为主流声音的背景下,中山的产业转型方向是不少市民关注的方向。其中,在战略产业选择上,中山未来构建以高端智造为主体,创新服务为支撑,都市休闲农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特色产业体系。
这一体系中,高端智造产业为重点发展智能家电、创意灯饰、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类型;创新服务产业则重点发展科技研发、现代金融、教育培训、健康医疗、文化创意等产业类型;而都市休闲产业则重点发展都市农业、生态休闲、文化旅游、运动养生等产业类型。
此前,中山已经确定了一系列的产业发展空间,这次则结合中山市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构建与之相对应的市级产业空间平台体系。一是对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平台,包括以创新服务为主的中心组团市级现代服务中心、翠亨新区园和五桂山科创教育区,以高端智造为主的火炬开发区园、民众园、板芙园、坦洲园和三角园;二是促进专业制造产业发展的产业平台,包括小榄园、古镇园、黄圃园。
组团
重新划分,侧重各不相同
由于湾区发展的需要,中山部分镇区的定位已经重新启动,相应的组团设置也与此前有所区别。《草案》建议,中山市域组团划分将分为中心组团、东部组团、东北组团、西北组团和南部组团。
其中,中心组团包括东区、南区、西区、石岐区、五桂山街道办事处、港口镇、沙溪镇、大涌镇等,面积约442平方公里;东部组团包括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马鞍岛)、南朗镇,面积约304平方公里;东北组团包括黄圃镇、三角镇、民众镇,面积约280平方公里;西北组团包括古镇镇、横栏镇、小榄镇、东升镇、东凤镇、阜沙镇、南头镇,面积约393平方公里;南部组团包括板芙镇、神湾镇、三乡镇、坦洲镇,面积约364平方公里。
其中,针对中山中心强化战略,2035年中心组团常住人口直奔160万-170万人的目标,目标定位为珠西生产型服务中心与综合交通枢纽、湾区山水宜居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未来将突出“强心”策略,提升中心组团辐射能力,强化区域中心职能,完善商务服务、生产服务、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功能结构合理、网络结构完善、富有前瞻性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体系,实现中心强化。空间结构上以“一轴一心一核多片区”的做法,即以石岐河城市发展轴,串联中山(石岐)总部经济区等若干区域,形成“1+N”组团式轴带结构,同时以市级现代服务中心为导向,以高端生产服务为核心功能,以总部经济、双创产业、公共服务为支撑,引领全市转型升级发展。此外以五桂山生态绿核,融合生态服务、科创研发、文化展示、游憩健身、养身休闲等功能为一体,建设最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采写:南都记者萧倩苑
新闻推荐
民众镇工商联执委(理事)会赴黄圃镇考察 深入企业学习“智造”经验
考察组一行深入了解黄圃镇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经验。康雪涛摄本报民众讯(通讯员吴顺兴康雪涛)9月18日,民众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