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翁南新区的人 记涂然老同志二三事

韶关日报 2018-09-09 21:36

少小学知识觉悟求真理

1923年出生的涂老,原名梦虞,参加革命后改名为涂然,是官渡镇六里龙船村人。由于外祖父、舅父都是教书育人的老师,在这特殊历史背景下,他较早接受了较新潮的家庭教育。读高小五年级时,就以全县学艺竞赛第一名的成绩,跳级入读县立(三华)中学。初中三年级,还差三个月才够十六岁周岁的他,就加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进了华南,各抗日团体在全国各地相继成立。由中共领导的广东民众抗日先锋队(简称抗先队)来到翁源后,在开展抗日宣传的同时,抓紧党的组织建设。经过考察了解和充分酝酿,并经省委批准,于11月下旬,在周陂雁鹰石翁源县立中学成立翁源党的县级领导机关——中国共产党翁源特别支部,由邓楚白任特别支部书记。

邓楚白同志是受徐尚同聘请,以担任翁源县立中学教师为掩护而从事党的地下活动,他担任初二年级班主任及该班国文教员,常利用课余或空课向学生宣传讲授《抗战救国十大纲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解放区军民勇抗战的革命事迹。涂梦虞深受其影响,更加增进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和对革命圣地——延安的向往。

一天吃过早餐后,同班同学、年长许多的地下党员郭联鹏轻声问他:“现在中国有国民党和共产党。你认为哪个好?”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共产党好。”

郭严肃认真问他:“你愿意参加共产党吗?”

就这样,他接过了郭给的《论政党》这本书,里面有《中国共产党党纲和党章》。涂梦虞认真研读后,带着虔诚的心填写《申请书》,第二天,在邓楚白老师的房间里,他举起右手,宣读入党《誓词》。

之后不久,涂梦虞便同已先入党的同班同学陈德新、吴梅初及李启聪等人,编成一个党小组,直接受党总支领导。党小组在邓楚白的领导和教育下,思想进步很快。

睿智救群众妙计斗敌顽

1946年,涂然同志的地下党员身份被暴露,中共翁源党组织作了应急措施,让他以教书作掩护来到周陂区的陈村小学,以加强新区党组织的建设和从事党的地下活动。他来之前,县地下党同志告诉他,陈村乡刚从磜下乡分离出来,党组织比较薄弱,也只有数名党员,但群众思想基础比较好,要求他们多去与群众建立革命感情,团结和发动群众起来扺抗反动政府的“三征”政策,发展革命武装,建立新的抗日根据地。此前,我党已在此秘密发展了一党小组,这所小学就有数名党员,他的到来,使党组织更强壮稳固。

抗战胜利后,翁源县国民党政府为了弥补战争带来的损失,再一次将一些较大、较多人,也较富裕的乡分为两个乡,以利管辖和分摊赋税。因而,原属磜下乡的陈村顺理成章成为陈村乡。人口众多的乡民很快就在陈村祠堂里办起了陈村小学,校长由当地的保长兼任,还请来了老师,涂然成了此学校第四个老师。而这包括校长在内的四人,全是中共地下党员,都肩负着中共翁源党组织“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和“发展新党员,巩固党组织”的历史使命。

陈村地处翁源最南端,与新丰县的黄磜隔溪相望,该区驻有一支国民党军队,县长官家骥也经常隔三岔五派保安团来磜下、陈村这两乡搜刮民脂民膏,百姓苦不堪言。

这年,官家骥如同往年一样,又派出一个保安队带着十多条枪到磜下、陈村二乡征粮征税和征兵来了。除搜刮钱粮还抓了许多沒完成征粮征税和征兵任务的近百名民众,关押在被迫停课的学校课室里,等他们的家属出钱出粮来赎人。

时值盛夏,天气炎热,近百名无辜百姓全被关进祠堂那无大窗又狭小的阴暗斗室里,个个汗流浃背,散发的汗气味着实让人受不了。

面对反动淫威的横征暴敛,懦弱的老百姓只能忍气吞声,默默地承受着。心中无不盼望游击队能够及时出现并解救他们。百姓们说的游击队,就是活跃在滃江地区的中共粤赣边纵队北江支队所属的各县大队。其中的蓝田大队就活跃在翁、新两县接壤之地。

老百姓想到的,学校里的党小组同志也同样想到,就连何校长也提出马上去找蓝田大队人马,干掉保安队解救被关押的百姓。四名党员中有三人表示赞同,只有涂然一个劲地摇头反对。他说:

“说实话,我起初也如大家一样的想法,咱们游击队一来就可以收缴下敌人的枪支弹药,也能够早点解救出无辜百姓。但大家想一想,事后他们能默认吗?”

“肯定是口认心不认的。”较年长的一位同志接口说。

“对呀,”涂然继续说:“必然会再卷土重来,依然会回来再抓咱们这些乡亲,强迫他们岀钱出粮,乡亲们再遭第二遍罪啊。”

何校长见乡亲们如此受苦,心如刀割:“那你说说,咱们该如何办?”

“不难为,毕竟事在人为。”涂然胸有成竹地说:“平日间,大家闲时常以打麻将打发日子,又常因我不懂麻将而扫了大家的兴。今日不妨就以麻将来解决此棘手事。”

他的话,让三位同志回想那年春节后,党组织及县教育科先后告诉他们,一个有为的年青人将来陈村乡小学担任算术课老师。此前这所初级小学只有他们三人,虽只有三个班级,但始终忙不过来,尤其是无人懂算术这门课程,更何况何校长还兼任着保长职,那是地下党组织要求他去做的。涂然的到来,既解决了这门任课老师的缺失,也给他们带来了课余娱乐,四人正好凑在一起打麻将。怎知这涂然是个新学手,因此,大家就只好一边教他,一边向他灌输出老千的计子。

三人异口同声:“小涂同志,别卖关子啦,你就直说吧。”

“大家还记得何乡长是个麻将迷和赖皮吧?”涂然依然不紧不慢地说。

“此老小子真是十足的爱进不爱出的铁公鸡。”年长的老师边说边摇着头。

“谁说不是呢,”年青的老师气愤地说:“他输给你俩的钱大概还得差不多了吧,唯我的那担半谷钱他明明有也不还,大概是欺我是九仙人吧。”

“大家知道这是个小人就好。”何校长说到此,再回到刚才的正事上:“还是听听涂然同志的意见。”

涂然喝了口何校长递过来的贵夫茶,然后正了正身子,接着说:“我们就利用何乡长对金钱物质的贪婪,利用打麻将之机,咱们合起来,让他债台高筑,迫使他还债或放人抵债。如何?”

“可这钱……”年青的老师有些口吃起来。

“放心,钱,不是问题,为了革命,一百几十块钱我龙船涂家还是有的。”

“此方法最好,让他输得心服口服。”年长的老师举手赞同:“当然,涂同志的头本只是做给乡长看的,他看见这么多钱,很难不贪心。”

“一旦把乡亲们救出来,就更有利于我们发动群众,发展革命武装,建立新的抗日根据地。”何校长兴奋地与三人拥抱起来。

难忘的战斗怀念故战友

涂然同志曾是中共东纵北江支队武工队副队长(当时改名为涂强),部队北上时,因病留在家乡。北一支队成立后,他奉命在三团政治处宣教股担任股长。

在采访中,涂老提得最多的,是他在三团的两位战友——杨自周和彭新钿同志。老人闪着泪花向我细说起两战友牺牲的往事……

杨自周,参加革命后改名杨雷,1919年出生于官渡镇新南村,是北一支队的老战士。

1949年农历二月二十一日下午,负责下午一至三点这一班岗哨的阮振同志交班后不久,突然从后山传来了两响清脆的枪声,接着就传来猛烈的枪炮声。这是哨兵发现敌人后发出警报同时展开阻击。

此时浓雾仍笼罩着山头,我们只能凭枪声辨别敌人来的方向。战士们已从午睡中惊醒,涂锡鹏团长、苏秉鉴主任冲了出去。我到达河边时,刘治源营长早已在一边指挥战斗。

从枪声判断,敌人有两门六0炮、两挺重机枪和许多挺轻机枪,兵力起码是我们的五倍,并居高临下,盲目向正前方射击,处境对我们十分不利。我沿着山脚向西撤,杨雷同志跟着我要冲过一块约二十米的灌木林地时,敌人的机枪把那林地打得尘土飞扬。我们同伏在一个土坎下,杨雷对我说:“我掩护你先过去,快!”

他藏在一个小土包边射击敌人。敌受到反击稍一阻滞,我便趁机一跃冲了过去。当杨雷同志刚跃起时,敌阵的枪声又大作起来,杨雷同志倒在阵地上再也没有爬起来了。

“杨雷同志是一个中等身材,农民出身的战士,牺牲时才二十多岁,他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的光辉名字已镌刻在翁源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上,永垂不朽。”

说到此,老人眼里早已流下激动的眼泪,稍为平复了心情后又继续追忆:

“彭那同志原名彭新钿,官渡镇东三彭屋村人,是团政治处宣传股油印室负责同志(排级)。他年青英俊,穿着整齐,上衣袋经常插着三支钢笔,一支红水笔用来改稿,一支蓝水笔用来写稿,还有一支是刻蜡纸用的铁笔。他在撤退时因受重伤无法走动,敌人见他别着三支笔,以为彭是团部重要干部,欲生俘他。彭那同志坚贞不屈,破口大骂,用牙咬敌人。恼羞成怒的敌人捅了彭那七刀,他英勇壮烈牺牲(这些情况是团长隐藏在旱坑里听到的),时年才二十四岁。”

涂老说到此,抹了下泪花,依然沉痛地说:“那次我们共牺牲七名战友,伤三人,被俘三人(副团长梁展如,他的勤务员刘金明和另一战士),是三团在翁源境内战斗最惨重的损失。”

开发新区域严谨填史实

1949年春,国内革命形势急剧变化,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更是打过了长江,国民党政权已摇摇欲坠。为作好迎接大军南下解放华南,遵照中共滃江地委及“北一支”《关于开辟官渡新区》的指示,涂然从三团的政治处宣教股长改任翁南特派员,到白区翁南开展新的工作。

官渡是国民党军147师的驻防地,国民党147师虽逃离了翁源,还有利龙伪治安中队的各村自卫队及其爪牙、保长。当地百姓在“五家联保”统治和镇压下,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擒贼先擒王”,涂然来到官渡后,首先对各伪头目去信警告。还带武工队去保长家住下来,对他们做耐心的教育说服工作,促使他们坚定站到人民这一边,对敌人的三征(征兵、征粮、征税)采取拖、躲、逃的暗抗。

通过保长及自卫队员们的反水,新区工作很快发动开展起来,并成功策动新陂、庙墩两个自卫队起义,使翁南区的革命事业得到蓬勃发展,为迎接大军南下扫除了路障,也使支前工作在群众中得以顺利开展。

涂然同志是1939年4月入党的老党员,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两个弟弟和妻子先后都投身到革命行列中来。其中二弟涂梦岐同志还受尽敌人残酷无情的折磨,他们一家为翁源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解放后,他先后担任翁源县立第一中学教导主任、尚同中学校长。离休后,找他写证明材料的人不时找上门来,他都以严谨的革命态度,不徇私,不徇利,给来访同志写出如实的证明。同时,不忘关心翁源县革命史、党史和文史的修编,还提供了大量真实的、具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和回忆录,对本县的史志文献作出过积极的贡献。

新闻推荐

翁源县 打造好三大主体功能区“升级版”

本报讯日前,翁源县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要求以市委全会精神统领全局,指导实践,学用结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