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陆河:基础设施补短板 公共服务能力升 昔日穷乡僻壤 如今诗意田园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不少游客带着孩子到螺溪谷体验田园生活。受访者供图
●南方日报记者陈欣欣南小渭黄进
“以前村里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环境那叫一个脏乱差,好多村民都外出打工去了,没多少人愿意待在这。”家住汕尾陆河县螺溪镇的欧田村村民罗洪拾回忆道。
而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欧田村接待游客2201人次,营业收入达1.86万元,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
从昔日的穷乡僻壤到如今的诗意田园,从大量村民外出务工到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背后是陆河农村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随着“短板”逐步延伸为“潜力板”,陆河,一个落后的偏远山区县正加速蝶变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客家新山城。
1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扮靓乡村颜值
别具一格的客家民居错落有致,潺潺溪水倒映着岸边的绿树红花,游客们戴着草帽,挥舞着锄头,在梯田里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这里就像是一个融合了客家风情和生态风光的世外桃源,给了我一次特别而难忘的旅行体验。”从深圳来欧田村游玩的游客陈尊丽说。
2017年以来,欧田村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便是这“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脏乱差"不解决,后续的人居环境改善、村庄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等就无从谈起。”陆河县农业农村局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任罗俊义说道。
然而,一开始,村民们大多持观望态度,究其原因,则是关系到村民切身利益的权属问题没有解决。“心里没底,不知道拆掉后这些地方还是不是我们的。”这是大部分村民的心声,也是他们最大的顾虑。
对此,陆河县委、县政府明确表态:所有牛栏、猪舍和危房拆除后,土地的使用权仍归原户主所有,由镇、村开具相关证明或权属凭证,如果村里将来开展村企事业、旅游开发等,这一证明还可作为村民入股的凭证。
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政府在干、农民在看”的现象不复存在,清拆整治工作仿佛按下了“快进键”。党员带头,干群一起走进村头巷尾,撸起袖子,拿起铁锹、扫帚,积极参与到整治工作中来,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提升,为乡村建设和产业谋划腾足了发展空间。
“原本以为只是整治"脏乱差",没想到还引来了旅游公司进驻,带领我们致富奔小康。”罗洪拾从2017年9月到景区做工,不到九个月的时间里攒下了几万块,除了做工,罗洪拾的妻子还把家里农副产品带到螺溪谷的平台上售卖,赚取额外的收入。
“现在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赚到钱,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也纷纷回来创业。”欧田村党支部书记罗洪锡感叹道。
2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带旺乡村人气
在深圳打工的陆河青年,回老家住不了几天就想走,可能不是急着上班,而是因为村里没有无线网络、洗澡不方便、蚊虫又太多;漫山遍野的水果、农产品无人收购,不是因为品质差、价格高,而是外运的道路不好走……
一边是越来越现代化的城市,一边却是越来越萧条没落的乡村,鲜明的对比揭露了陆河农村基础设施落后这一短板。
这一局面必须扭转,陆河按照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原则,不断推进交通道路、自来水管网、污水管网、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以来,按照“建一条公路、造一片美景、兴一带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理念,陆河着重加强乡村道路建设,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
“以前,青梅运不出去,烂在树上也没人来摘。”家住东坑镇共光村的谢石水说,陆河种植青梅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因为道路不通,运输成本高,种植青梅的人也越来越少。
为打开陆河青梅的市场销路,陆河在加快农村道路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青梅加工物流中心和青梅加工厂建设。“以前我们没技术,不懂深加工,光靠卖青梅赚不了多少钱。”谢石水说。
去年以来,陆河青梅乘着“四好农村路”的东风,被运往“陆河国泰青梅华工大青梅加工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建立,一万多斤青梅在科研人员的手中“进化”为青梅原汁发酵果酒和青梅酵素等高档产品,收益比以往翻了近十倍。
据统计,2019年至今,陆河投资约11901万元完成“四好农村路”项目(含旅游路、自然村路面硬化、窄路基路面拓宽)共计104.41公里。
“多亏了村委,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不然这污水太臭了,我们都不敢去广场运动了。”谈起下村广场附近污水横流的问题,家住护南村的叶绍伟对村干部们竖起了大拇指。
位于上护镇护南村下村广场旁边的排污沟因经常淤堵,导致污水横流,臭气熏天,附近的村民集资修过多次,可没过多久排污沟又堵上了,就这样堵了通,通了堵,但堵塞的原因却怎么也没弄明白。
“这需要挖开地下沟渠清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护南村党支部书记叶佐丰说,他立即协调技术人员实地勘察,经过10天左右的紧张施工,最终从根本上解决了排污问题。
不只是护南村,近年来,陆河多个村庄都将建设好农村交通运输、污水处理、道路硬化、雨污分流、旱厕改造、电网改造、宽带网络等与农村生产生活最密切的基础设施,作为农村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
3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添乡村活力
“村民们最担心的问题就是水稻倒伏,一旦出现倒伏,收割成本就是原来的3倍,"三控"技术对减少倒伏、方便机收十分重要。”在上护镇洋岭村,陆河举办了农技推广暨粮食生产示范基地现场观摩会,陆河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骨干孔少伟向400多名村民详细讲解了水稻“三控”技术的特点、优势和关键技术,教村民们通过改变水稻施肥方法实现增产增收。
而在水唇镇螺洞村,国内知名中华蜜蜂养殖专家螺岳雄教授正在向蜂农们传授养蜂知识。2018年5月,村里成立了螺洞世外梅园养蜂专业合作社,采用广东省养蜂学会倡导的高效科学中蜂饲养方法,以“合作社+养蜂专业户+贫困户”的模式,注册了“世外梅园”蜂蜜商标,建立了电商平台。
“这么好的蜜,以前30元一斤都卖不完,现在卖80—100元一斤仍供不应求。”螺洞村村民彭少会满脸喜悦地说。这项甜蜜的事业在2018年迎来了大丰收,70多万元的收入让该村成功实现脱贫。
“城里的医生经常下来义诊,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服务,省得四处奔波。”陆河县上护镇护二村村民王燕说,陆河县人民医院医生的及时诊治,让她的病情明显好转。
近年来,陆河全面深化“医共体”改革,通过整合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资源,组建陆河县公立医院集团,构建起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运行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实现“预防在基层、小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市”的目标。
与此同时,陆河还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完善激励机制,通过全科医生公开招聘、农村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等方式,破解乡村医疗“人才荒”。
新闻推荐
□邢海珍广东的邓醒群是一位执著而优秀的诗人,多年来他立足公安警察的岗位,写诗著文勤于笔墨,在文坛崭露头角,加入中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