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以稳就业为抓手,上半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613人 “点对点”服务做好企业“店小二”
汕尾天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工人正在操作机器。
南方日报记者石磊摄
对于今年大学毕业的汕尾姑娘陈清妮而言,找工作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在广州求学的她,学习酒店管理专业,受疫情影响,酒店业普遍不景气,对口就业形势严峻。一筹莫展之际,她看到了“汕尾人社”公众号发布的招聘信息,现已通过面试顺利在信利集团就业。
“就业不用去远方,汕尾就是好地方”,今年以来,汕尾市坚持疫情防控和保障用工就业两手抓,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加大援企稳岗扩就业力度,不仅全方位做好重点企业用工保障,还千方百计招才引智,留住本地人才,引进外来人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落实“六稳”“六保”,就业摆在首位。以稳就业为抓手,汕尾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1—6月份,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613人,完成目标任务的58.89%;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50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50.01%;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1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51%;为全市企业解决用工12586人,其中重点用工企业9713人,总体就业形势较为平稳。
●南方日报记者李凤祥陈欣欣南小渭实习生叶美希
援企
设就业服务专员
开展“一企一策”精准服务
走进位于汕尾市的信利集团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紧张有序地作业,这里制造的手机配件,正源源不断地供货给华为、三星、vivo、OPPO等品牌企业。
“在疫情影响背景下,我们实现了危中寻机。对比去年同期,订单和产值都有所反超,年度目标也比去年调高了25%。”信利集团行政及人力资源部总经理陈胜能说。
信利集团能够实现逆势增长,离不开当地政府部门“一企一策”的精准服务。
以信利集团为代表的电子产业,是汕尾的支柱产业之一。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疫情初期,“用工难”成为其复工复产的“拦路虎”。
为此,汕尾落实重点电子企业招工补贴和“促进就业九条”,派就业服务专员进驻企业开展“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指导企业和务工人员积极参加网络招聘活动,组织技校学生提前到企业顶岗实习,专列专车接员工复工返岗。
“3月初,在相关政府部门的帮助下,通过组织返岗专列,我们顺利把800名来汕务工人员从"家门口"接到"厂门口",为企业复工复产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提及5个月前的返岗专列,陈胜能仍然记忆犹新,3月2日晚,800名来自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的农民工,乘坐G6341返岗专列抵达汕尾高铁站,全程交通费用由汕尾市政府承担,这批员工的迅速返岗,为企业复工解了燃眉之急。
截至6月30日,汕尾组织开展“点对点”返汕返岗对接活动162班次,接送返汕返岗员工2153人。分批组织1041名技校学生提前到信利集团、比亚迪等企业顶岗实习,及时发动乡村招聘为陆丰海工基地明阳新能源公司解决企业用工453人。
在当地政府部门“店小二”式的暖心暖企服务下,以信利集团、天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电子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一方面加快复工复产,按时按约、保质保量完成订单;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提升科技研发能力,争取更多高规格产品订单。
到4月初,信利集团的复工率已经超过90%,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我们的订单增长,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同行企业没有及时复工,导致无法接单,然后转单分流过来的。”陈胜能说。
作为汕尾市规模最大的企业,信利集团在疫情之下实现逆势增长,也为当地经济加快复苏注入新动能。
稳岗
就业服务“不打烊”
网络招聘“不停歇”
“汕尾高新区红草园区——汕尾比亚迪、汕尾天贸新能源诚邀您的加入”,近日“汕尾人社”微信公号推送了这样一条招聘信息,其中汕尾比亚迪招聘包括操作工、电工、焊工等6类岗位1090人,汕尾天贸新能源招聘包括普工、工程师、QC等3类岗位90人。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稳就业面临较大挑战。汕尾市人社部门聚焦重点企业和群体,创新工作方法,通过网络招聘、流动招聘等针对性举措,稳定就业基本盘。
一方面,汕尾落实就业创业政策,为企业减负。据统计,在《广东省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实施以来,共发放援企稳岗补贴、企业吸纳社保补贴、就业困难人员岗位补贴等各类补贴资金5633.42万元,约3.3万人享受到政策红利,极大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鼓舞企业复工复产信心。
另一方面,汕尾大力开展网络招聘系列活动,重点解决企业招工需求和劳动力就业需求的“两需”问题。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广使用“汕尾人社”APP、汕尾市在线人力资源市场、“汕尾就业”等网络便民服务平台,做到就业服务“不打烊”,网络招聘“不停歇”,有效解决4683个岗位用工问题。
同时,汕尾创新“流动招聘”,充分利用市县镇村“四级”就业网格,发动838名基层就业服务协理员进村入户开展就业排查活动,大力开展“就业扶贫助复工”流动招聘活动143场次。活动期间,参与现场咨询劳动力9000多人次,达成就业意向2000多人,引导乡村(社区)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8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40人。
此外,聚焦转岗渔民等特殊群体,汕尾组织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
“我在渔船上生活几十年了,感觉自己也不会干其他的,但听老师教汽车美容,感觉好像也不难,希望能顺利找到新工作。”渔民何帮民参加“红海湾开发区渔民转岗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班”活动后对岸上的生活充满期待。
“目前已有12名渔民顺利转岗,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举办汽车美容、南粤家政、粤菜师傅等培训班和系列民生安置暨企业用工招聘活动,实现转岗渔民"转得出、稳得住、能小康"的目标。”红海湾开发区党工委组织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说。
引智
“一箩筐”政策
“装”进更多人才
“89名博士报名竞争50个岗位,这在汕尾还是头一次!”汕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说。
前不久,汕尾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50名硕士研究生学历、副高职称以上急需紧缺人才,给予专业技术人员最高85万元岗位补贴与住房补贴,给予博士75万元的生活补贴与住房补贴,重金引进高端人才。
近年来,汕尾出台《汕尾市红海扬帆人才计划》,制定实施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进计划、创新创业团队引进计划等19条相关配套细则,把人才政策与产业、教育、医疗、住房等规划有机衔接,全方位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形成汕尾有史以来最为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推动招才引智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5月初,汕尾引才“五子拳”写入了深汕中心医院的招聘公告:畅通选拔渠道,纳入当地正式事业编制,是人才“给位子”;落实汕尾“红海扬帆人才计划”,为人才“戴帽子”;当地三甲医院水平薪酬并提供各项补贴,给人才“发票子”;优先为高端人才提供周转房,给人才“备房子”;在子女享受当地优质教育资源上予以倾斜,替人才“顾孩子”。
“这套组合拳诚意满满,令人心动!”有网友在招聘网站上留言道。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汕尾已成功引进3299名大学生,同比翻番。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形成基础人才"铺天盖地"、高端人才"顶天立地"的人才工作生动局面,为建设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汕尾市委书记张晓强表示,要高质量抓好人才引进工作,把“招才引智”作为一号工程,在引才聚才上狠下功夫,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
新闻推荐
汕尾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工程,擦亮地方美食文化品牌 本地食材本地厨 烹出本地好风味
中式烹调高级技师罗俊发(左)为学员们讲解厨房佐料的用法。●南方日报记者陈欣欣南小渭“再来一份沉香木炖鸡!”位于汕尾市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