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经济带战略支点汕尾来深推介海洋资源 向西融湾对标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深圳商报 2019-10-21 10:14

10月15日,汕尾市招商引资对接会在深圳举行。

对接会现场,洽谈交流环节气氛热烈。

为了加快汕尾革命老区的发展,实现共同繁荣与富裕,在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的大力推动下,10月15日上午,在深圳会展中心召开的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上,汕尾市政府在会展中心6号馆2楼推介区举办“汕尾市招商引资对接会”,现场与50余家深圳企业进行交流和对接。

深圳市政府党组成员陈彪,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汕尾市委常委、汕尾市副市长、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总指挥叶健德,汕尾市政协副主席程书航等出席本次对接会。深圳市扶贫协作和合作交流办公室,汕尾市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投资促进局等相关领导现场与企业代表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本次对接会主要是推介投资环境和接洽投资项目,广泛宣传推介汕尾市海洋资源及投资环境,提升汕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促进汕尾主动参与粤港澳经济区建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体系、深入实施向西融湾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汕尾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地级市,是海陆丰革命老区的所在地,现辖城区、海丰县陆丰市陆河县和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华侨管理区,户籍人口360万,全市旅居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130万人。

近年来,汕尾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把汕尾打造成为“广东省滨海旅游集聚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珠三角产业拓展集聚地”的发展定位,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抢抓机遇,政务环境逐步优化、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近两年,在深圳帮扶带动下,全市GDP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连续居全省前三位,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含深汕特别合作区)951亿元,增长8%。

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生态环境优美

汕尾资源丰富、优势突出、政通人和,经济发展上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无限商机,孕育着无限的合作机遇和条件。

汕尾文化底蕴深厚,居家生活环境优越。汕尾历史悠久,源远流长。5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开疆辟土、播种文明。汕尾港早在宋初就成为商埠,曾经是“舟楫云集”之地,孙中山的《治国方略》中称之“小香港”。

汕尾文化底蕴深厚,拥有9个国家级、2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千百年来,广府文化、福佬文化、客家文化于此融合交汇,多元文化兼容传承,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汕尾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孕育了彭湃、黄鼎臣、钟敬文、马思聪、彭士禄、黄旭华等一大批杰出英才。

汕尾南临浩瀚南海,生态环境优美,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连续4年稳居全省第1位,有“中国水鸟之乡”“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名镇”“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生态养生之乡”等生态品牌,汕尾正成为沿海高品质生活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

近年来,汕尾先后投资近百亿元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容市貌大为改观;去年成功创建省卫生城市,并破格获省文明城市提名。汕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正不断提升,宜居宜业的城市雏形初现。

向西融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近年来,在中央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引下,省委高瞻远瞩提出构建由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构成的“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明确将沿海经济带打造成为全省发展主战场,并且中央特别批示深圳将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而汕尾作为毗邻深圳的粤港澳大湾区的滨海城市和沿海经济带战略支点,可乘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之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汕尾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具备发展海洋经济的良好条件。汕尾海洋面积2.3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海洋国土面积的14%,全市海域有9个海湾、3个海湖、133个岛屿,6.96万公顷浅海滩涂。汕尾海洋气候明显,海水全年平均水温(表层)22℃,水质良好,是中国四大渔场之一,拥有12个渔港,盛产马鲛、鲳鱼、石斑、龙虾、海胆等200种优质海产品,水产品年均总量约53万吨。

汕尾开发滨海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汕尾陆地海岸线全长455公里,占全省海岸线11%,居粤东第一、全省第二,可开发的岸线达221.2公里;拥大量等深线在10至15米的海岸线,有碣石湾、红海湾两个大海湾,有品清湖、白沙湖等海上湖泊。

汕尾海岸线上分布着众多的沙滩、奇岩、岛礁、古迹等滨海迷人风光,“神”“海”“沙”“石”兼备,具有阳光、沙滩、海水、空气、绿色5个旅游资源基本要素,是海水浴场、日光浴场、水上运动场的优良场所。

汕尾港距太平洋国际航线只有12海里,水路距香港仅81海里,距台湾高雄港200海里,是广东省从区位上唯一能够既对接香港又对接台湾,既与粤港澳大湾区有密切产业合作,又紧靠太平洋国际航道便于打通国际航运的城市。

汕尾港是天然深水良港,是全国沿海开放一类口岸,是广东9个地区性重要港口之一,现有码头泊位23个,境内可建10个10万吨级以上的泊位,其中已建成的有3个。正在规划建设的汕尾港口岸红海湾港区已获国务院批准对外国籍船舶开放,扩大对外开放水域191.633平方公里,对外开放岸线22.9公里,20米等深线距岸仅1至3公里,满足30万吨级船舶全天候停泊的水深23米以下区域,距岸仅6公里左右,汕尾已具备20万吨级国际枢纽港口的开发条件。

汕尾海洋资源丰富,可发展成强大的海洋产业。汕尾是一座依港立市、以海兴市的滨海城市,依托资源优势和建设海洋强国等政策,可以发展港口物流、临海产业、滨海旅游、海洋工程、海洋水产等五大龙头产业为主的海岸经济。

融湾投资环境逐步优化,海洋产业与深圳对接迅速。近年来,汕尾以打造珠三角产业拓展首选地和先进生产力延伸区为目标,把产业园区作为汕尾经济发展新引擎。当前,已初步构建汕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丰生态科技城、陆丰产业转移工业园、陆河新河工业园和红海湾滨海旅游示范园区,各产业园区发展定位清晰,产业导向明确,要素日臻齐备,设施日趋完善,已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的良好平台。

据透露,正在加快建设的汕尾临港工业园,起步区规划面积2300亩,以陆丰核电和海上风电场两个千亿级投资项目为依托,以临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为核心,海上风电为特色,海洋电子信息、海洋配套服务、海洋新兴产业为支撑,形成产业链关联度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基地,与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构成相互补充的发展态势。

据悉,随着深圳盐田港投资建设海丰小漠港区,中广核海上风电场、中天科技海缆工厂、明阳智慧能源等重大海上风电项目落户汕尾临港工业园,港口资源已成为汕尾新一轮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为临港工业、海岸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快构建深汕半小时生活圈,热忱欢迎置业投资

近年来,深圳对汕尾帮扶成效显著,加快构建深汕半小时生活圈。深圳对口帮扶汕尾110个省定贫困村,2018年,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注重“六个发力”,打造“六张名片”,构建起“六位一体”扶贫体系,深圳各级财政(包括631资金、财政配套资金和单位自筹资金)累计投入“双精准”扶贫资金13.59亿,扶持贫困村开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光伏发电、乡村旅游等1590个产业扶贫项目,落实到村帮扶项目2215个、到户帮扶项目25.2万个,帮扶贫困户就业11681人。

2017年,随着深圳对口帮扶力度的加大,深汕两市已经点对点开通了从深圳北到汕尾市区的城市捷运列车,每天5对10列,在时间上已经与深圳实现同城化。2018年,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管理全面交由深圳主导,“特区”真正搬到汕尾“家门口”,深汕自此“零距离”。

当前,汕尾已投入千亿元以上建设高铁、高速公路、城际线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与深汕特别合作区逐渐形成“半小时、一小时”快线通勤的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推进“融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陆海空”立体交通体系,与“大湾区”形成“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快速衔接的经济生活圈。汕尾是最有条件、最有资源、同时也是最有基础成为空间饱和的深圳新一轮外溢和辐射的重点区域。

汕尾市将全面对标深圳,为每一位投资客商量身定做提供优质、高效、个性化服务,汕尾市政府热诚邀请广大投资发展商和各界朋友到汕尾考察投资、发展置业。

本次海博会上,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还组织了汕尾当地企业中天科技集团、广东长风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汕尾市快捷通导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展出,分别展出了海底光电复合缆、航海仪器、海洋风力发电设备及海洋工程特种装备等。(本栏撰文 罗洁琳)

新闻推荐

今年全省新收一审行政案件 同比增14%

羊城晚报讯记者董柳,通讯员曾洁赟、林劲标报道: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昨日发布2018年度行政诉讼白皮书,并公布十大典型案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