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杏元 当农民 爱农民 写农民
《绿竹村风云》(1965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王杏元(资料图片)
王杏元的家乡因小说《绿竹村风云》也被称为“绿竹村”
他是一位始终将激情投向农村的农民作家,通过手中的笔,向人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图景,一幅时代风云变化的历史画卷
中国著名农民作家王杏元于近日仙逝。他一生勤奋写作,著作甚丰。长篇小说《绿竹村风云》一版再版,并被翻译为多国文字,影响深远。他是潮汕的骄傲。
作家成长的肥沃土壤
打开中国地图,广东省饶平县是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被人称之为“省尾国角”。王杏元出身的渔村镇寮仔角村,寨门上横匾是“龙文楼”,从前有位教书先生撰联曰“龙出奇峰翻身扑玉,文山秀水丹凤朝阳”,预示着这里是出人才的风水宝地。这里群山起伏,圆寨俨然,绿竹环抱,流水潺潺。渔村本是一个贫困的山村,既是山村又哪有渔村之称谓?原来它最早叫缶村,山里人想象着渔业的美好,按地方话谐音把它改为渔村。另一个原因也的确与“渔”字有关,那就是山里的土特产薯莨,是一种能耐风雨海水的染料,讨海人所穿的衣服、船上的风帆和渔网都染薯莨。这里离海边不远,渔民们经常把鱼拿来换薯莨,因此这个贫困的山村也就与“渔”字沾上边。
王杏元父亲六兄弟都是村子里有名的能工巧匠,都会盖房子。那一年发生地震,房屋都被震倒了,他们兄弟被西坑村刘姓村民请去盖房子。房子盖成,祖母就托媒人向刘家求亲。因父亲功夫好,且为人厚道,事情甚为顺利。新娘子比父亲小12岁,以会唱潮州歌册出名。潮州歌册是一种流行于潮汕一带的民间口头文学,通常是七言诗以潮州语音演唱,内容包括中国的历史题材,也有民间故事。本土语言加上本土音韵,唱起来朗朗上口,深得潮汕人民群众喜爱。刘氏来到王家,种植养牲口,洗衣起炉灶,里里外外一把手。更难得的是她每晚曲不离口,点着竹薪火,唱与邻居听,这个村子也因有她而过得有声有色。打从懂事开始,王杏元就受到这种口头文化的熏陶,他跟着母亲唱,还从唱词中懂得了很多故事。这是喂养一个作家成长的摇篮与乳汁。
潮州是著名侨乡。虽然这里气候温暖,土地肥沃,但因地少人多,很多人不得不离乡背井到海外谋生。这些海外赤子赚到了血汗钱,就急匆匆寄回家乡,侨批是联系亲人的音信,侨批也是维系故乡亲人的生命钱。潮州歌册的创作者抓住这个题材,创作了动人的《侨批尺牍》。
从母亲口中唱出来的潮州歌册是那么动听,内容又那么丰富,这些歌册究竟是谁写的?写得那么好!童年的王杏元此时已有了志向,长大后要写很多的潮州歌册歌谣,让更多的人传唱,从山区唱到平原,从乡村唱到城市。但要写东西首先要识字,村子里有一所小学,入学之后,王杏元就醉心于识字和写字。
王杏元6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独力承担一个家,十分辛苦。因家境贫寒,王杏元小学只读到四年级就不得不辍学务农了。纵然如此,他仍不忘读书识字,古诗古文、祭文尺牍,无所不读。他勤学不辍,终于成为村里的小秀才,18岁便任乡政府民政委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走合作化道路,王杏元先后任村初级社、高级社副社长,见识渐渐丰富。当时他们的农业社是全省的模范社,屡受上级表彰。农民兄弟坚持走合作化道路,虽困难很多,但大家热情高涨。王杏元经历了办社的全过程,对身边的人物非常熟悉,也深受感动。他开始从生活中提炼主题,付诸笔端。他以潮州歌册的形式,表现乡亲们走合作化道路中活生生的故事。1954年,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潮州歌册《马岭山之歌》在粤东农民报发表了!这是王杏元的处女作。1956年又发表了潮州歌册《春红姐》。上世纪50年代,潮汕文艺界办起一本杂志《工农兵》,为繁荣地方文艺创作,培养地方作者作出很大贡献。一批文艺作者渐渐成长起来,一支创作队伍渐渐形成,王杏元也是其中一员,其作品不时在这里与读者见面。
《绿竹村风云》的诞生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农业合作化,把农民组织起来,孤儿寡母、贫困农户参加合作社,摆脱自然灾害的袭击,过上安定的生活,感受集体的力量和温暖。王杏元说:“当时,我受到感动,拿起笨拙的笔,为农民立言,为农民请命。我是当农民,写农民,以这种姿态来构思整个故事,让一些人物在作品中突现出来。”
文艺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对原生态的素材进行集中、提炼、加工,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这过程中作者要付出多少艰辛,得失寸心知。但由于文艺作品是为了教育人,启发人,这种事业本身非常崇高,很多人乐此不疲,甚至愿为之献身。王杏元从童年起便有此爱好,有此愿望,尽管条件艰苦,但他有决心干出一番事业。每天眼前活动着各式各样的人物,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他觉得如果没把它写下来,那就太对不住农民兄弟、父老乡亲了。
经过一番构思,王杏元确定了《绿竹村风云》的故事梗概,以潮州方言说唱形式写成小册子,书名就叫《绿竹村的风云》,1959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并被评为中南五省优秀作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杏元说:“作家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基地。农村题材的作品能否写好,取决于作家是否有深厚的生活根底,是否有热烈的感情,是否对生活有真知灼见。”
他参加了广东作家训练班学习,结识了陈善文、秦牧等知名作家。在他们的辅导下,王杏元的创作开始从原来的地方说唱文学转向纯文学。作家们出于对新生力量的培养,同时也从已出版的说唱本《绿竹村的风云》看到题材很有再加挖掘的意义,值得认真对待。诚如千里马之逢伯乐,久旱田园之逢甘霖,强烈的求知欲让王杏元如海绵吸水般从前辈作家身上吸取养分,不断讨教,不断得益。
长篇小说《绿竹村风云》从酝酿、构思、初稿、修改到出版,历经3年,这3年,除了王杏元本身的刻苦努力,还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与帮助,其中最重要的当属陈善文。陈善文同王杏元一起生活,帮他编书稿整整3年。
1965年8月,2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绿竹村风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和广东人民出版社同时出版发行。该小说以浓烈的生活气息、动人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刻画吸引读者,在文坛上引起轰动,一时洛阳纸贵。还被翻译成英文在海外发行,书名就叫《天赐》。有外国友人说,要了解中国南方的农民,就去看这本书。由此可见小说在海内外影响之大。
小说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语言运用具有地方特色。作者通过细致的环境、景物描写,为读者展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图景:山峦如画,林密鸟喧,人们正忙着开辟梯田,种植果树,凿瓢编篾,浸种插秧……一幅生动的山区景致展现在读者面前。小说人物的刻画也十分到位,其中绿竹村村长、优秀共产党员王天来,富裕中农王阿狮都刻画得非常成功。另一个作者倾尽心血刻画的人物是天赐。写天赐时,写至兴酣,一饭三催他都不肯停笔,等他写告一段落后,坐下来想吃饭时,手指三番五次握不住筷子,饭菜早已凉了。王杏元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天赐》后来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
小说以潮州方言写就,语言生动有趣。作者熟练地运用本土方言以及俗语、谚语,真实、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形象鲜明,呼之欲出。潮州话属闽南语系,但与闽南话又不尽相同,其发音有异于全国各地的语言,表现力非常丰富。但由于它与普通话区别极大,很多潮州方言写出来大家看不懂,因此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又下功夫对要表现的语言进行改造、提炼,让读者能看得懂,并能感受到潮州语言的独特韵味。王杏元的努力无疑丰富了祖国的语言,这方面功不可没。创作过程中王杏元激情澎湃,每天写作过万字,某些章节如《天赐》《出村证明书》,写后随即在《羊城晚报》通版刊载,轰动羊城。
今天,我们重读王杏元的《绿竹村风云》,该书仍有其不能掩蔽的光彩,它是深深扎根于生活的厚重之作。
王杏元,一位始终将激情投向农村的农民作家,他当农民、爱农民、写农民。通过他的笔,向人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图景,一幅反映时代变化的历史画卷。
王杏元怎么也没想到,《绿竹村风云》对他的人生起着决定性意义,可谓家喻户晓,它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潮汕文学的里程碑。评论界佳评如潮,赞扬之声不绝于耳。荣誉把他推向事业的巅峰,跟着而来的是无尽风光……
从容阅世勤耕不辍
作为一个作家,不论平步青云,还是身处逆境;不论处于什么时代,都不能放下手中的笔。这一点王杏元做到了。
1966年12月,王杏元与工人作家李学鳌以中国作家代表团代表的身份,一同赴越南抗美前线访问。写下报告文学《钢铁运输线》,发表在亚非作家刊物《号召》上。
上世纪70年代,他的小说《天板蓝蓝》《半夜枪声》《牛角号又吹响了》,先后发表在《花城》杂志上。80年代,他与程贤章合作长篇小说《胭脂河》,尔后他又将之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乱世三美人》,该剧收视率甚高。
进入90年代,王杏元除写一些本地题材的报告文学之外,又潜心阅读民俗学、堪舆学、性学、神学和各个朝代的历史,尤其是潮汕历史文化。他认为作为一个生长在潮汕居住在潮汕的作家,一定要了解本地的历史、人物、经济的变迁。他的书房挂着自写的条幅:“通古宜鉴今,无古不成今。人不通古今,牛马无裙襟。”只有对过去的明瞭,才是现在的借鉴。基于这一指导思想,他研究了位于陆丰碣石玄武山的历史文化,并写成《神武今鉴》一书,于1992年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王杏元于1964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1970年被选为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79年调往广州工作,历任珠江电影制片厂编剧、广东省作协文学院专业作家,1989年被评为国家一级作家。这期间他曾挂职揭阳县委宣传部部长、汕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领导文艺创作。他对于文学作者们的生活状态、创作状态一直都非常关心,在潮汕文学界深受敬重。
在一次文艺座谈会上,王元谈到文艺创作选择题材的重要性。他说,作家选择题材犹如掘井人选择泉眼,那个地方没泉眼,挖得再深也没用,吃力不讨好。文学是人学,文学的泉眼是人性的,是全人类的,无国界的,当你挖到人类灵魂的深处,它就没止境,它就能感人。题材对作家要有震撼,如同有风声,有雷声,有闪电,能下雨,就能滋润人们的心田。作家除了勤奋外,还要有一双慧眼,能识得生活中的玉石宝藏。作家要懂得古今中外、男女老幼、富贵贫贱、善恶美丑、七情六欲。作家要去认识各种各样的人,知道其喜怒哀乐、心路历程,人物才能在笔下站立起来。
“是非分寸细磨墨,阅世从容若品茶。”这是王杏元的艺术感言。这位已走进文学史的潮汕作家,是中国当代文学绕不开的一道风景。岁月没有销蚀他的激情,晚年的他身上仍有使不完的劲,精神状态如年轻人一样乐观。他总是坚守着心中这片净土,坚持以手中之笔去从容阅世,去记录时代的风云,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新闻推荐
《笔从溪碧来》更多图片视频扫码看《南方》杂志南昌城头硝烟弥漫的1927年,距今已过去整整92个春秋。记者却从汕尾陆丰的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