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血缘” 大爱的情怀 —记海丰县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廖先生
□汕尾日报通讯员 曾国明 李立文
连日来,革命老区海丰县这块红色土地上流传着一段美谈佳话、一个爱心故事。27岁的海丰县城东镇龙山村汾西自然村青年廖先生(应捐献者要求,隐去其名字)1月14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汕尾市第3例、海丰县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18年10月10日,忙着安装电线开关的廖先生在工地上突然接到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工作人员告诉他,他的造血干细胞留样与一名患者初配型结果吻合,询问其是否同意采集血样进行进一步检查。他听后非常激动,毫不犹豫地同意履行捐献意愿。“帮助患者重新点燃对生命的希望,这或许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廖先生掩不住内心的喜悦。
按照要求,经过初筛、高分辨、体检等一系列程序,1月9日,廖先生在妻子和海丰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赴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住院做捐献前准备工作。1月10日开始,廖先生连续几天接受皮下注射动员剂。1月14日,历经4个半小时,廖先生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的采集,给一个素不相识的重症血液病患者带去重生的希望,用大爱之心完美地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廖先生是一名普通的水电工人。早在读书期间,他就是学校无偿献血和捐献血小板的积极分子。2013年的一次献血活动现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问他,“只要抽10毫升血,你愿意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吗?”当他了解到登记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能为恶性血液病患者带去一份“生”的希望时,毅然填写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表,并留取血样进行HLA分型检测再录入到中华骨髓库的数据库。就这样,他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听说造血干细胞配型吻合的几率仅几万分之一,甚至十几万分之一,配型成功就像中奖一样。现在天赐良机,伸出胳膊用我的一点血,救别人一命,我觉得自己是中了个‘大奖’。”在捐献前的一次家访中,憨厚的廖先生津津乐道。捐献可以再生的造血干细胞,拯救不可重来的生命。作为该县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廖先生不忘初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自己当初的诺言,给受助者带去了生的希望。
近几年来,海丰县红十字会扎实开展“三献”(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捐献人体器官)工作,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推动“三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这是继该县2012年首例眼角膜成功捐献后,再次成功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零的突破。
新闻推荐
汕尾日报讯(记者洪笳荣)近日,海丰县组团慰问在该县进行冬季实战拉练的市武警支队拉练官兵。该县慰问团成员表示,该县将尽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