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位专家集体撰写,《潮汕戏剧大观》出版 生动呈现潮剧最新研究成果

汕头日报 2021-06-20 01:15

□ 本报记者 吴湘红 文/摄

日前,由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编印的《潮汕戏剧大观》出版发行,该书由潮汕数十位资深戏剧研究专家集体撰写,前承数百年的地方戏剧史脉,着重反映一百多年来潮汕地区戏剧演变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该书主编,国家一级编剧、汕头市艺术研究室原主任陈韩星介绍,《潮汕戏剧大观》是近现代潮汕戏剧最新研究成果的总结,从中可以一览潮汕戏剧园地的绚丽多彩,为研究潮剧与南戏的血缘关系提供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引经据典 考证潮剧与南戏渊源

陈韩星认为,南戏是我国古代戏曲史上第一种成熟的戏曲形式,在我国戏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潮剧源溯南戏,潮剧所体现与传承的“南戏精神”,即其人文意蕴、思想内涵、审美特质、运转流变的态势和取向,对于中国戏曲发展史的研究,具有其他戏曲剧种不可代替的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据介绍,这部《潮汕戏剧大观》正是为了体现这种源于邹鲁又异于邹鲁、独具岭海又兼有旧邦的潮汕文化的特质,较为准确、有深度地反映潮汕地区戏剧发展历史长河中,特别是近现代阶段剧种繁富、源远流长、名剧名伶频出的显著特征。书中引经据典考证了潮剧与南戏的渊源。他认为,只有在这些较深层次的学术领域取得学术成果,经过观照和分析,建立起“南戏与潮剧”的完整理念,潮剧才能得到全国戏曲界在更深层次上的认同;同时,也只有在这些较高层次的理论研究领域取得共识并推出一批真正在继承传统中发展传统的创新剧目,潮剧才有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振兴与繁荣。

致敬经典

留住潮剧前辈身影

采访中,陈韩星表示,编撰《潮汕戏剧大观》的初衷,还在于让人们记住许多为潮汕戏剧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辈们,他们在戏剧艺术园地中努力耕耘,献出毕生心血,他们的艺术成就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在书中的许多章节里,都有这些潮剧大家的身影。在“潮剧音乐”这一章节,详细介绍了潮剧的创腔艺人一一教戏先生,如清末潮剧教戏“四大天王”和近现代的徐乌辫、林如烈、马飞等前辈的唱腔特点,也介绍了姚璇秋、范泽华、郑健英等表演艺术家的演唱艺术。此外,在导演艺术、舞台艺术以及潮剧教育这些章节里,也可见著名导演郑一标、吴峰以及表演艺术家姚璇秋、方展荣,陈学希等的论述,还有服装师、化妆师、灯光师等都有诸多介绍。在演出团体这一章节里,对演员的介绍更是详尽。

组成戏剧的元素许许多多,然而人始终是主角。在《潮汕戏剧大观》一书中,栩栩如生的人物描述,让人们印象中晦涩难懂的理论也变得鲜活起来。

全书40万字

不少为珍贵一手资料

翻开《潮汕戏剧大观》,洋洋洒洒40万字,不仅有潮剧的溯源以及概览等这些史料性的东西,潮剧剧目、表演、导演、服装、化妆、演出场所以及潮剧教育和研究等领域均有涉猎,甚至还介绍了话剧和歌剧等其他剧种。

陈韩星特别提到,撰写戏校教育这一章节的陈炳光是发现姚璇秋的伯乐,当年就是他和郭石梅将这个戏唱得很好的小姑娘给挖掘出来的。陈炳光在戏校任教期间,一直有做笔记的习惯,哪一年开什么班招什么学员都记得十分详细,参加演出和获奖情况也是一一道来,这样详细准确的一手资料十分难得。而一些演出场面更是描写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从中我们也可以一窥戏校的发展历程。而正是在戏校的摇篮中,一代代的潮剧新人被培育出来。陈韩星表示,如何促使潮剧教育更臻完善,培养德艺双馨的潮剧事业接班人,是历史赋予潮剧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采访中,陈韩星也特别提到潮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饶宗颐先生所言,”潮剧的资料,文献上有关的是少得可怜”,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业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潮剧研究逐渐取得可喜成绩。陈韩星一直致力于戏剧创作、学术研究、整理潮汕历史文化遗产和编辑出版工作,主编和参与编审《潮剧年鉴》《潮剧研究》《潮剧志》等出版物40余种。抱着留住经典的初衷,陈韩星联合潮剧研究专家撰写了该书。书中关于潮剧表演艺术、音乐理论等研究成果卓然可见。陈韩星说,该书资料十分珍贵,因为有些撰稿人现在已经辞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潮剧的影响力日益扩大。2005年6月,《近现代潮汕戏剧》作为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策划的“潮汕文库·近现代潮汕文学艺术简史丛书”首卷,此次出版的这部书籍,是《近现代潮汕戏剧》的增订本。

新闻推荐

汕头市惠民之旅按“暂停键” 旅游协会提醒尚未申请退款市民尽快办理

惠民之旅因疫情防控需要暂停日前,市旅游协会发出通知,因疫情防控需要,2021年汕头市惠民之旅活动暂停。根据通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