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角黍,缚艾虎,制龙舟竞渡
西乡街道原住民在做裹粽前的准备。
宝安原住民包粽子。
粽叶植物,石岩街道称为芦糍叶,新安街道上合村称橹罟叶。
龙舟龙头上的雕刻古意盎然。(资料图片 此为1997年松岗参赛的龙舟龙头)
上合社区做的橹罟方粽被列入宝安区级非遗。
廖虹雷 文/图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当地客家人叫“五月节”。
端午节依托夏至的时间节点,在汉魏六朝时融会了各地对五月时令的感受,又赋予各种民间传说,便发展成为一个全民性的盛大节日,绵延千年民俗活力。
端午三友
菖蒲、艾草和大蒜
端午节之“端”,为“初”“始”也。古文“五”“午”相通,故五月、五日称作“午月”“午日”,谓“重午”。五月是毒月,初五是毒日,毒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亦为全年酷热之始,五毒蛇虫活跃异常。当地民谚道:“五月节,天气热。防五毒,食熏洗。”处于亚热带地区的宝安人为适应此天气,早就采取祭祀、避讳等各种措施防毒、消暑、避灾,形成民间风俗。
清康熙《新安县志·风俗》载:“五月端午,酿角黍,缚艾虎,制龙舟竞渡”。也就是说300多年前,本邑就有食粽子、挂菖蒲、缚艾虎、佩香包、饮雄黄酒、洗龙舟水、龙舟竞渡等传统习俗。
菖蒲、艾草和大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宝安人用菖蒲作剑,艾草作鞭,大蒜作锤,拿这“三大法宝”驱虫、驱毒、驱暑。此外,还把榕树叶(寓“勇”)、柚子叶(寓佑)、香茅草、黄皮叶、柏叶(拍走)、桃枝(逃避)等8种药草一起绑扎悬挂在门上,取谐音“悬百草”,用作“药熏”,再取以上8种药草煮水,全家洗“百草水”保健。小孩子还将装着沉香、朱砂、苍术、白芷、细辛、丁香和雄黄的香囊随身佩戴,从端午开始,挂足整个百日暑期。
裹粽
食材丰富 访亲赠友和祭祖
端午挂百草佩香囊以外,还吃糯米绿豆粽,喝雄黄酒,消暑解毒。包粽子,宝安人叫“裹粽”,是否源自《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以象阴阳相包裹”之遗风,暂无从考究,反正世代相传,无论是广府人还是客家人,都跟着前人讲顺口了。
端午节过得最忙碌的,莫过于“裹粽”。别看只是做一斗半斗米、百数十条粽子,但是在五月初一前就做准备工作。首先是割粽叶,有的到河边割两三尺长三寸宽、叶边长满锯刺的芦糍叶(新安上川村民叫橹罟叶)或芦苇叶,有的到竹林采摘比巴掌大的麻竹叶,有的去山边割芒草叶等。采回来后削掉叶刺,用水浸泡一昼夜,再煮去苦涩味,裁剪成一定尺寸规格,晾干备用。沙井曾柳英大妈告诉我,她和福永、松岗一带釆割的是“门叶”(可能是方言芒草叶的音误),此叶只需修剪清洗,不必浸煮就可用。接着,开始泡浸糯米、粳米、绿豆、莲子、冬菇,准备好火腿、咸蛋黄、五花肉等食材;用粽叶包上糯米、粳米和去皮的绿豆,馅料放莲子、花生、蛋黄、腩肉等,用咸水草扎紧,然后在镬里蒸煮三四个钟头,便做成咸粽。熟粽子吸收了粽叶的香气,分外诱人。
如果做枧水粽,还要把干净的稻草灰(或用鸭脚木等植物烧成的灰)拌水搅匀,沉淀滤灰,取“灰水”泡浸糯米,再包裹蒸煮,这样做成的枧水粽也叫“灰水粽”。枧水粽没有馅料,最多在糯米内放一小片苏木,蒸熟后色泽橙黄,清香、原味。吃时视需要蘸上白砂糖或糖浆,所以枧水粽也称作甜粽。
粽子按味道分为咸粽、甜粽。南方人与北方人口味不相同,北方粽子以甜为主,用纯糯米制成的白粽子,或里面包入果脯、红枣蒸成糯粽,蘸糖吃。南方的粽子咸多甜少。深圳的粽子属广式风味的咸肉粽,南头、西乡、沙井一带广府人做的,比龙华、布吉、龙岗地区客家人做的要精致得多,馅料除猪肉、蛋黄外,还增加干瑶柱、火腿等食材。
粽子按形状分有三角粽和长条粽(有叫四角粽,潮汕叫枕头粽)。旧时宝安人为方便分辨咸粽、甜粽,约定俗成地把枧水粽包成三角粽,把咸粽包成长条形。因为长条粽每条长3寸至6寸不等,直径3寸左右,容量大,包馅料多,通常每条粽半斤至斤半左右。吃时用绑粽的水草或细丝线,一头用牙咬着,一头用手扯着,将长条粽“界”成一块块的粽片来吃。现在裹的粽子小了许多,除了上合村的“橹罟粽”保持1斤重外,其他地方都是半斤以下的“袖珍粽”。
五月粽子是祭祖、探亲、送礼的最佳食品,是富含民间文化的一项代表性食俗。旧时,家家户户都做不少的粽子,除了自己吃以外,还大量用以走亲戚送礼。当地白话人的顺口溜说:“做斗几米粽,有食又有送”;客家人则云:“五月初六年初四,有粽(粄)也去(转外家)冇粽也去”。
清雍正《广东通志》记述广东的端午节俗是“五月朔日祀祖先。”深港一带有祭祖传统(靠近惠州的龙岗、坪山一些村庄无此俗),家祭或到村里祠堂拜祭时,通常用粽子、熟鸡(含鸡内脏,鸡嘴塞个红枣)、上肉、水果和酒茶拜祭祖先,祀奉神明,祈求庇佑阖家平安。
乡民家祭后,走访亲戚,对有学子的亲友,特别精选上好的粽子送去,以祝愿其“高中”“包中”(旧制科举或今高考,高中的谐音)之意。外嫁女自过年后已相隔有小半年没回娘家了,趁端午节带上粽子、活鸡、猪肉、鸡蛋、香囊、酒水等,用“圆笼格”(篾织带盖子的礼篮)盛装的“全盒”,返外家贺节。探亲带的粽子数量不限,但一般为双数,不宜单数。父母、亲戚收下一部分,回赠一部分,以示有来有往。亲戚间互相馈赠,交换粽子口味,同时也比比做粽子的手艺。以前乡人没有冰箱,正值夏天,吃不完的粽子,浸泡在木盆水里,不接触空气,多日不会馊坏。吃时只要煮开煮透就可以了。
扒龙舟
历史悠久 全民健身
古人面对当时的恶劣环境,为避祛风热邪毒,除了采用吃、熏、闻等方法外,还采取“洗、浴”等方式自行调适;这其中“洗”就是到河海中“洗龙舟水”“扒龙舟”等习俗。千百年来,这种顺应自然界变化规律,具有全民防疫健身内涵的活动,无疑是端午习俗最终的核心意义。
洗龙舟水,是孩子们最兴奋的事。几个小伙伴在河涌、山塘游完水后,吃着五彩丝线小网兜装着的两三个染红的鸡蛋,或者竹篾织成小笼装着的“猪笼饼”,嬉笑打闹,异常开心。然后唱着儿歌:“氹氹转,菊花圆,阿妈带我睇龙船……”再去看大人们扒龙船。
扒龙船又称扒龙舟,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划龙船,只表演技巧,不计名次,轮流在各村举行,连划多日,气氛热烈。第二种是龙舟竞赛,叫“斗龙船”,争名夺冠,热闹非凡。宝安传统的“斗龙船”,从松岗、沙井、西乡、蛇口、观澜,到盐田、龙岗、葵涌、大鹏、南澳等地,或在河流、水库,或在港湾、河涌举行龙舟比赛,尤其是松岗、观澜、龙岗和南澳,历史最为悠久。
2008年,端午节和中秋节、清明节一起被国家颁布为法定节假日。“五月节”这个亘古千年的民俗,赋予新时代的机遇和内涵,老百姓在民间节日中尽情享受休闲生活的同时,无疑进一步弘扬和发展璀璨的传统文化。
新闻推荐
连日来,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辖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以及交警、公安等多个部门迅速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