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汕头潮南区峡山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法宝” “小网格”互动 联通“大民生”
峡山街道泗联社区电子闭路监控系统于2008年1月25日建成并投入使用,监控中心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张伟炜摄
从汕湛高速峡山收费站下高速,迎面的是一条宽阔平坦的环城公路。再往前走,就是潮南区中心城区峡山街道,鳞次栉比的楼宇交织着川流不息的人群颇为壮观。这里的国道、省道、新建公路、高速公路紧密接入全区大交通格局,每天输送来自各地的客流;这里45.9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超过24万人口5.1万户。作为一个人口大街道,峡山如何打通基层治理末梢,实现和谐安定又不失温度的运转?
峡山一直在探索现代化基层治理新模式、新体系——
从优化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入手,突出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变为凝党心聚民心的过程,探索出“互动互联”的峡山街道基层治理新路子。
●南方日报记者张伟炜
1向基层治理一线下沉服务群众
自2012年以来,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理念和重点也日益明确。在全面走向制度之治的道路上,党委领导始终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如何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推动城市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融合发展,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峡山街道党工委下辖基层党组织51个,其中村(社区)党组织3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15个。从2018年开始,峡山以党建为引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探索搭建起城市基层党建“1+36+N”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大力推进规范化建设。
据峡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倪楚全介绍,“1”指街道党工委,“36”是指36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N”是指N个党群志愿者服务队。围绕该体系,峡山建立和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筑牢党员群众身边的战斗堡垒,为建立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形成坚强支撑。
“街道社区看似"行政末端",实为"治理枢纽"。”倪楚全表示,峡山明确街道、社区上下两级城市基层党建领导机构的职责任务,通过领导干部驻点包村走访、设置意见箱等常态化收集问题,分层级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自下而上解决问题,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联动体系,推动人力物力财力向社区一线下沉。
如今,在社区一线,峡山构建起属地基层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功能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志愿者五位一体联动架构,探索一张网格管全域、一套机制管全程、一支队伍管全部的有效机制。
同时,峡山正逐步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整合区域内不同领域党建资源,建立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推进街道、村(社区)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两新”组织等党组织同频共振,跨领域、跨行业、跨层级组建区域党建共同体。
2网格化党建架起党群“连心桥”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工作做得好不好,影响千家万户,关乎百姓冷暖。
采访中了解到,以往基层治理普遍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体制不顺、条块关系不平衡、管理服务不到位,让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了折扣。峡山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各种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创新模式,其中网格化党建是一大亮点。
华灯初上,峡山街道的广祥路、金光路、环美商业街等道路热闹起来。汽车、摩托车各行其道,虽略有拥堵却也井然有序。800多米长的环美商业街上人来人往,有的提着刚买的衣服走着,有的刚到服装店挑选,有的则在饭店里享受晚餐……这条峡山知名的商业街,其和谐稳定的背后,折射出峡山街道汕尾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汕尾社区地处峡山街道商贸繁华地带,流动人口比较多,平时平均万余人,每逢周六日、节假日都有两三万人,给社区管理带来不小压力。”汕尾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李镇沫说,从2018年初,社区党委就将社区分为6个单元,每个单元由1名网格长、2至3名网格员组成的网格小组管辖。整条环美商业街就是这6个单元的其一。
对于环美商业街近年来的大、小变化,自称“老峡山”的李锰泽深有感触。他说,以前的商业街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随处可见,乱搭遮阳棚和伸缩棚的商户不在少数,商铺门前的环境卫生也异常糟糕,公共服务缺位或走样,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仍有很大差距。
“压力有点大,但既然当了网格长,就要把工作做好。”事实上,李锰泽今年2月份被选为环美商业街单元网格长。接受采访时他坦言,自从分管环美商业街以来,他才发现要管好一条街非常不易。从上任以来,他每天都要走1万多步,工作包括街面巡查、走访商户、协调解决商户问题等内容,与3名网格员互相配合完成。
“巡查和走访不仅仅是发现问题,最重要的是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以实实在在的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在李锰泽看来,能为社区多做些事,增强村民的获得感,自己也能从中获得更多成就感。
3织牢织密社区一线治安防控网络
位于峡山街道东南部的泗联社区,也是切切实实感受到网格化管理的好处——这份“获得感”,明显来自于该社区牢固的社区治安防控网。
流动人口管理一直是基层社会治安管理的难点之一。据泗联社区党委书记周喜宣介绍,2006年以前,该社区外来人口多,人员复杂导致治安管理难度大,加上警力有限、管理手段落后,入室盗窃、飞车抢夺事件时有发生,居民安全感较少。
为有效降低警情、提升居民安全感,2007年,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发动乡贤慷慨捐资,共投入110万元建设电子闭路监控系统,并将监控中心设于居委会。据介绍,电子闭路监控系统于2008年1月25日建成并投入使用,监控中心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路面总共安装360度旋转探头44个,可将路面双抢案发地点传回监控中心,达到出警及时、破案有据、震慑罪犯的作用。
周昭丰曾是监控中心的值班员,有过12年监控经历,是泗联社区治安环境逐渐变好的见证者。他说,他曾在下半夜值班时监控到一名男子因醉酒倒地不起,便马上通知治保员前往现场查看并提供援助;也曾监控到一群小孩在暴雨过后跑到路面积水处嬉戏,便通知治保员到现场对小孩进行安全教育;还监控到现场斗殴甚至持刀伤人,威胁到治保员人身安全的事件,也是在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给街道派出所,协助派出所民警维护治安。
“头上的监控探头多了,地面巡逻的治安员干劲足了,群众享有的安全感也更多了。”周喜宣欣慰地说,依托先进的电子闭路监控系统设备,一张多维度、全方位守护泗联平安的社会治安防控网正越织越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开颖通讯员闫琦琦、佘丹丹)所谓“刷流水”,是指因为办理信用卡或者贷款等业务对个人流水有高要求,行为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