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心价值观融入品德教育

汕头日报 2021-04-01 01:00

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是每一名思政课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我认为,作为思政课教师,应该从“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等四个方面主动探索,不断总结,创新思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品德教育。

记住要求植根于心

“记住要求”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牢牢铭记在心里,成为日常的行为准则。

现行的课程教材有机地融合了品德教育中的规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这些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相契合。思政课教师要依托教材,以学生品德培养为重点,让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要根据小学生的思想特点,采用生动的形式,合适的事例,将抽象的价值取向转化为对学生的具体明晰的要求。例如要让学生理解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可以借助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说话要算数》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插图,思考教材里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爱保证”多次说话不算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学生在充分讨论后进行角色扮演,从而懂得多次说话不算数,会失去大家的信任和尊重。紧接着再引导学生劝说“爱保证”,帮助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表演和劝说等环节,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此外,思政课教师应努力实现课堂生活化和生活课堂化,推荐通俗易懂、适合学生阅读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外读物。这些读物既可以是童话、寓言或故事书,也可以是图文并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阅读的内容可包含爱护公物、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等方面。

心有榜样 融化于情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模仿能力强,容易崇拜代表他们的心愿以及认为值得尊敬的人物,进而模仿他们的言行。因此,要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正确引导学生,促其健康成长。

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思政课教师要适时地以生活中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作为榜样,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高层次的思想品德追求,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讲到科学技术真神奇的主题时,教师可以把袁隆平、屠呦呦等感动中国人物的伟大成就带到课堂,这些真实事例既能开阔学生视野,在学生心中树立榜样,又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国家发展的责任感,促使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从小做起 外导于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国家、社会层面的德,又是个人层面的德。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思政课教师不能要求学生只是刻板的背诵,而应让学生感受到核心价值观在身边的时时处处,可以在每件小事中化为具体的行动要求。爱国要从爱学校、爱集体、爱班级做起;敬业从把负责的每件小事做好开始,要做到勤奋读书,学有所成;友善从关爱身边的人做起,做到精诚合作,团结友爱,听从教育,服从管理;诚信从不说谎,不欺骗做起,诚实做人,踏实做事。

接受帮助内化品质

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经历简单,对事物的思考往往不够周全、深刻,难免出现偏差和错误,但同时又是自尊心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往往不愿轻易认可批评和接受帮助。因此,在品德教育中,教师要讲究方式方法,找准切入点,培养学生接受他人帮助的好习惯。“接受帮助”就是要帮助学生们明确方向,少走弯路,认识不足,勇敢改正缺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

汕头市金平区教师发展中心黄华立

新闻推荐

房产转让公告 汕公资产权【2021】8号

汕头市投资管理中心委托我中心通过网上交易的方式,对以下10项标的房产分别进行公开转让。一、转让标的序号、标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