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蹲点直击中心城区部分路段,探寻汕头交通秩序整治“药到病除”之法 破解“四个怪象”迫在眉睫
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是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体现。杨立轩摄
近日,汕头召开营商环境建设推进会,提出要搬掉影响汕头营商环境的“五座山头”,其中一大“山头”便是混乱的交通秩序。连日来,南方日报记者蹲点直击汕头中心城区部分路段,从现象到深层解码汕头破解交通顽疾之道。从市民群众心声、专家学者建言和他市经验中,探寻汕头交通秩序整治“药到病除”之法。
●南方日报记者蔡沚彦王涵琦余丹实习生张清霞陈元
怪象一
机动车占道
致堵现象频发
一个“堵”字,道尽汕头市民对交通秩序整治的关切。
傍晚6时,正值下班高峰期,汕头市区多条主干道进入拥堵状态。记者蹲点观察发现,部分直行车辆占用右转专用道,进而导致塞车的现象在各个路段频频上演。
在记者从天山南路自南向北右转进入金砂东路时,眼前正在上演这一幕:由于右转专用道被最前方两辆准备直行的车辆堵住,后方车辆均无法右转。右转车辆驾驶员打着右转灯示意前方车辆,并按响喇叭,但仍无济于事,只好“安分”地在后方等待。
短暂的数十秒红灯时间内,右转车道很快排起长龙。经记者细数,大约有5辆车辆因此无法正常右转,这也导致本就车多的路口变得更加拥挤。直至红灯亮后,随着车辆直行,右转专用道才恢复畅通。
机动车违规占道乱象,并非个例。某日下午4时,记者驾车从金樟立交桥自南向北右转进金砂东路,发现有车辆停在导流线上等候红灯。随后记者分别两次上立交桥,发现依然有摩托车、汽车停在导流线上等候红灯,明显阻挡到后方准备右转的车辆行进。此外,实线改道、强行加塞、不礼让行人等,也是市民经常遭遇到的堵心现象。
破题
大力推广
实时动态监测
根据交通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四条规定,导流线属于禁止标线的一种,车辆必须按规定的路线行驶,不得压线或越线行驶,也不得随意在导流线区域掉头或停放,一旦查处可对驾驶员处罚100元、记3分。
在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汕头为何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专家认为,问题是多方面的。
目前,上海市在对机动车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已经逐步推广开来。从上海市交警业务指挥平台来看,可以通过数字化系统对日常交通流量、周期交通流量、违法违规进行视频采集和抓拍取证。同时,还能通过警车进行单兵定位和违法行为的动态抓拍。数据系统将固定设施的采集样本和动态采集数据相结合,实现即时的信息交换,为突发事件和交通事故的快速处置提供决策参考。
但是离开取证范围后,又要如何监管呢?对此,深圳交警部门的解决办法是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建立了“互联网+随手拍”举报平台,市民可以通过App、公众号和支付宝城市服务等多种渠道举报交通违法,对举报人还有一定的奖励。
怪象二
非机动车
不按道行驶
长期以来,汕头的交通乱象被诟病较多的还有非机动车不按道行驶,开上机动车道与汽车抢道。记者在多处路段,都看到上述现象。
傍晚6时30分,在汕头市区金砂东路,记者蹲点发现,虽然整条金砂东路的各个路口均有交警执勤,大部分非机动车有序行驶,但仍有部分市民不遵守交通规则。由于金砂东路上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隔离栏杆留有多处缺口,有些市民在路口前方听从交警指挥行驶进入非机动车道后,又在几百米后的栏杆缺口驶出机动车道,随后在下一路口发现仍有交警执勤情况下,再紧急地驶入非机动车道。
破题
像管理机动车一样
管理非机动车
非机动车交通管理一直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多位专家表示,非机动车交通事故和违法行动是人的因素,并非车的缘故。在管理中也不能以一刀切的方式,一限了之,而是应该细化相关条例的规定,强化对驾驶人的安全教育。
“像管理机动车一样管理非机动车。”从2019年7月起宁波实施的《宁波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中可以看到,为了加强执法力度,交警部门已经陆续在宁波市部分路口、高架、隧道等处设置了电子警察,抓拍非机动车高架闯禁、隧道闯禁等交通违法行为,对于驾乘电动自行车不戴安全头盔的,将收到处罚短信。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交警部门都会采用电子警察抓拍与现场执法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
据悉,在宁波,如果已违法却始终不来处理,交警部门会采取强制催告;若依然不理会,拒不缴纳罚款,将被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如果个人信用有污点,意味着日后贷款、出行甚至孩子入学都会出现阻碍。
此外,从上路前就进行非机动车管理也是关键的方法。3月17日,为切实加强汕头在用违标电动自行车管理工作,有效解决违标电动自行车无牌无证的状况,汕头市公安局草拟了《汕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告》,提出自2021年7月15日起,未取得临时通行号牌或临时通行号牌失效后的“违标车”,禁止在本市道路上通行。
怪象三
非机动车无左
转专用通道
同样让一些车主感到不便的是,在汕头一些十字路口,非机动车并没有左转的专用通道。
“我不敢开摩托车通过苏宁广场前面的十字路口。”许女士对记者说,“每次要左转,都需要跨过三条汽车道,还要小心避开对面直行来的车,让人胆战心惊。”随后,记者在许女士所说的长平东路和金环南路交界十字路口蹲点发现,该十字路口路面较窄,但车流密集,汽车、摩托车、共享电动车的数量很多。
“十字路口左转时碰上对面直行车辆的现象,在汕头太常见了。”王先生表示,同时左转和直行也实属无奈,汕头的路面太窄,高峰期急需疏通车流,尽快放行,否则汇集在十字路口的车辆只会越来越多,最终导致塞车。但许女士认为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得通行该路段的危险系数大大提高。
车主许先生则认为香港的做法值得借鉴,他认为香港路面比汕头窄得多,可即便拥挤,车流依然算畅通,是因为香港道路几乎设置的都是单行道。“我宁愿为了不塞车,多走一段路。”许先生说。
与此同时,记者在长平东路和金环南路交界十字路口观察到,来往的共享电动车数量庞大,但所有骑行的人都不会像摩托车车主或自有电动车车主一样佩戴头盔,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穿行在车流中。
破题
科学划好车道
管好共享电动车
路口是交通事故最为频发的地点,特别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同时转弯时,往往因为没有车道的划分,而抢道发生事故。
对此,汕头可以尝试通过路口车道划分、醒目色标注等方式提醒车辆驾驶人,同时将车道划分标识延长至路口或转弯中心区,如此更有利于各行其道和保障行驶安全。
广州大学政府管理系主任副教授蒋红军表示,与共享自行车的监管相比,除了监管相关企业并让共享交通工具与城市规划、城市秩序相匹配外,共享电动车的大规模引入还需要做好配套的政策。“共享电动车在市区限行的时速、可以驾驶的人群年龄范围、需不需要戴头盔等详细的规定,都需要相关行业监管部门的介入。”
蒋红军也表示,作为具备“共享”要素的新事物,共享电动车在“最后一公里”的监管上也需要配套的规划。“电动车能否深入社区?社区内是否有相应的规划管理?配套规划做好了,共享电动车的引入才能真正解决民众需求,推动城市发展。”
怪象四
行人不守交规
横穿马路
再把目光拉至行人,违反交通规则的不文明行为也屡见不鲜。从金樟立交桥自东向西右转进入汕樟路,记者一路发现不少市民无视几百米处的人行横道,直接从绿化带上横穿过马路,行经的车辆偶尔还会被横穿马路的行人吓到急踩刹车。
同样的现象,记者在嵩山南路自南向北路段也有发现。由于此处绿化带长达数百米,许多市民群众为了方便,径直从绿化带上横穿过马路,场面令人胆战心惊。
“不管不顾地闯红灯,甚至逆行……行人的这些现象很常见。”车主陈先生认为,这是城市居民的素质问题。“我们学车都需要考试才能上路,加上现在对汽车监管力度大,礼让行人的行为已经多了起来,但反观摩托车、共享交通工具,或是行人对交通规则的学习又是否充分?监管又能否触及这部分群体呢?”
破题
尝试助推性
政策设计
“闯红灯等不文明现象的出现,是多因素的。”蒋红军认为,很多时候不能把责任完全地归咎在个人层面,因为行为的引导和行为的发生,是有环境因素在作用的,包括法律法规、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团体中从众的压力等等。
蒋红军建议,政府可以尝试做一些助推性的政策设计,来帮助解决不文明现象。据了解,“助推”理论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在2017年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情境打造和物质安排,促使对象做出制定者所希望产生的行为或决定,整个过程就像是“用胳膊肘轻推一下”。
“给公共环境带来一些刺激或者改变,就能引导公众产生一个新的行为。”蒋红军说,好的环境会让人不忍心破坏,这样助推性的政策引导,能逐渐提升个体素质,塑造都市文明。在交通领域这种助推性的政策可能可以体现在人车分流的设计或是路权的分配使用,甚至可以是道路宽度或是规则的细微改变。
新闻推荐
海城海关关员为企业开具原产地证书。赖薇薇摄近日,汕头海关所属海城海关为一玩具企业签发首份出口硅胶餐具制品原产地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