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管家”走进田间地头 农产品加工“机械换人” 数字化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养猪场实现智慧养猪。
种田有了“农机助手”“智能管家”,农产品加工“机械换人”实现自动化生产,特产触“电”直播打开大市场……聚焦汕头现代农业的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逐步应用于农业领域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数字化赋予农业产业链条的新动能,点燃了汕头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引擎”。
现代产业园成数字农业发展沃土
春耕时节,潮阳区省级丝苗米产业园早稻生产如火如荼,拖拉机、插秧机、无人机等农机正在卖力办田、插秧、播种,隆隆的机声奏响了春耕交响曲。如今,全市粮食生产主推技术到位率提高到95%以上,良种覆盖率96%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4%,并涌现了一大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地和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丝苗米产业园还先后引进一批“农眼”设备安装在田间田头,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对水稻进行智能管理,实现水稻生产提质增效。汕头市锦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林岳锋告诉记者,合作社有2000多亩早稻用上了智能化监测系统“农眼”,它利用太阳能来维持自身正常运转,把仪器自动采集到的雨量、水位、害虫、气温等15项综合信息,用传感及成像技术汇集到云端,建立农作物田间数据库,发挥出最大的管理效益。
现代化、智能化也为潮南区生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赋予了新动能。该产业园的德兴北欧智能农场采用大栋小单元封闭式设计,万头园林式猪场以2500头一条线进行单体隔离,引进母猪智能饲喂系统等一系列智能化科技设备,实现智慧养猪。传统模式下至少需要16位员工的养殖规模,现在仅靠8名生产人员就完成了全部日常的生产运作,饲养包括2000头母猪在内的年出栏50000头生猪。2020年,产业园生猪养殖总出栏量达20万头,规模化养殖场年出栏量占产业园养殖总出栏量的80%以上。
数字技术在加工销售领域大显身手
在濠江区的“李老二食品产业园”,这里配套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生产车间、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26条自动生产线及4台速冻螺旋机开足马力,一批批鱼制品、牛肉丸通过冷链运输销往全国各地。
记者了解到,汕头市达濠李老二食品有限公司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高科技设备,配备万吨容量冷库以及先进的二氧化碳复叠式制冷系统,全自动智能控制,日冻结加工能力300吨,车间采用低温工艺性空调系统,制冷空调设备依据生产实际需求实现自动开机、停机,达到无人值守的状况、实现远程监控,推动传统食品生产向现代化转型升级。
去年以来,汕头市克服了疫情不利影响,借助电商发力,创新探索“短视频+网红+直播”销售新模式,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引导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和消费快速无缝对接,让农产品闯出大市场卖得更远。为破解疫情形势下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今年春节前夕,汕头市举办“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2021迎春网络年货节,让广大群众买年货“触手可及”。汕头市还积极组织参加淘宝“鄂粤同心、百县村播”活动、“葡萄为媒甜蜜相约·乡村振兴东华先行”葡萄文化节、“走进湾区 梅香四溢”汕头杨梅网络文化节、“走进大南山 美荔新农村”2020汕头潮南·雷岭荔枝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推动特色农产品上网交易,带动番石榴、橄榄菜、葡萄、荔枝、杨梅等“汕货”走出农村、山门,走俏各大城市商超。
本报记者 刘文钊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施工人员在汕汕铁路练江特大桥上施工。本报讯(记者蔡晓丹陈史摄影报道)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汕汕铁路是构建东南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