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城市往事 过个充实寒假 汕头中学生组队“触摸乌桥岛”
跟着老乌桥人逛乌桥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探寻历史,过个充实的寒假。最近,汕头市26名中学生参与了特区青年报组织的“侨乡印记·触摸乌桥岛”口述采集调研活动,组成触摸乌桥岛口述采集调研小组,一起走进汕头人熟悉的乌桥岛,听乌桥原住民讲乌桥故事。
感受真切鲜活的历史
日前,口述小组第一小分队来到了乌桥火车头社区老人活动中心。在社区工作者黄瑞英的热心搭线下,李娴兰、李兰音两位奶奶早早地在那儿等着,一见面就开心地和同学们聊起了以前。
李娴兰奶奶今年78岁,3岁的时候跟着家里人从潮阳西胪搬来乌桥,后来就一直生活在这里。16岁进了市环管局工作,一直干到退休。李奶奶当年是交货员,负责登记其他同事每天挨家挨户收集来的粪便,然后再根据每天的收入量,分配给前来领取的各个乡村。面对好奇的孩子们,李奶奶告诉他们,这些粪便可是最好的有机肥料!领回去后,再根据需要分发给农民种田。而且当年物资供应很紧张,各乡村想要,得早点排队。
李兰音奶奶今年88岁,21岁结婚后来到了乌桥。她经历过日寇来袭的水深火热,先后在烟仔厂、打铁厂都干过。还是磨制刀具的好手,是当年厂里的三八班女班长。
陌生却生动鲜活的人生故事,令口述小组的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走访结束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东方中学的林茂森说,这是一次主动想要完成的作业,他要把几位口述者的讲述内容都整理下来。
记录侨乡汕头的记忆
乌桥岛曾经是潮汕百载商埠商业中心的市级次中心,是城市历史文脉和传统工业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于1500万海外潮籍华侨来说,乌桥也是他们熟悉的家乡记忆。如今已衰落的乌桥虽然正在等待着拆迁改造,但是那里曾经的繁荣故事,很有必要在改造之前记录下来。那是汕头工业繁荣的见证,是老华侨熟悉的城市地标,是年轻人了解家乡历史的载体。
在“触摸乌桥岛”口述采集调研活动中,口述小组接触到了曾经工作在不同行业的乌桥人,他们工作过的地方包括有环管局、打铁厂、蒜头厂、彩瓷厂,还有的人从事着木制品、竹制品等传统工艺。每个人的故事都各不相同,这些没有被史册记录下来的个人史,是对乌桥岛历史的一个有效补充,使城市记忆的脉络,更加有血有肉。而他们个性化的经历,也印证着大时代对家庭及个人生活的淘洗和冲击。
激发传承文脉的热情
走在乌桥岛上,总有热心的市民询问:“你们是来干啥的?”当得知是寻访乌桥故事的时候,他们都很乐意和学生们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乌桥。一个个陌生的生活场景,一次次和蔼的交谈,给了学生们最深刻直接的教育。丰华学校的吴冰媛在她整理的口述后记中写道:从曾林新伯伯谈木砧的制作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木砧制作人的实干、吃苦耐劳等美好品质。
活动培育了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信息采集能力,激发他们做口述的热情,寻找身边更多的乌桥人讲乌桥故事,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立德树人的作用,培养从小爱国爱家乡的情怀,让青少年读者在实地调研中切实感受历史的温度,留住乡愁,留住城市的根和魂,传承汕头侨乡记忆。本报记者 周晓云 文/摄
新闻推荐
小时候外公带我来汕头市区西侧,我坐在单车后座上,紧抱着外公的背,外公踩着吱吱响的单车,小路一边是农科所布满绿藤的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