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祠”辟为潮汕抗日战争纪念馆 几百件珍贵藏品展示潮汕抗战英雄史
红墙绿瓦朱砂窗,市区中山公园内一座修葺一新的闽粤宗祠风格建筑物就是潮汕抗日战争纪念馆所在。日前,记者进行实地走访,聆听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追忆潮汕儿女用热血和生命染红的革命岁月。
★现场探寻
老照片老物件定格潮汕儿女抗战历史
走近中山公园内的潮汕抗日战争纪念馆,祠堂式的双开大门让人倍感威严庄重,馆内后厅一座七人抗战人物雕塑经过中庭的穿心廊映入眼帘,让人肃然起敬。步入馆内,记者看到,整个抗战馆以中流砥柱、潮汕沦陷、日寇肆虐、全民抗战、抗战人物、华侨抗日、欢庆胜利等七大部分来记录潮汕抗战历史,这七个部分是根据各方捐赠和提供的500余件文物、史料和线索来分类的。
内庭左侧的内外两个房间是“中流砥柱”部分,详实的文字材料叙述了中共潮汕组织在不同时期抗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玻璃展柜内以沙盘的形式还原了“五一五”西胪大捷的作战情形。里间的玻璃展柜内摆放着各地党史资料,电视屏幕循环播放抗日战争纪录片。内庭左侧展区是“潮汕沦陷”部分,日寇的暴行被定格在一幅幅黑白老照片之中。来到后厅左房,日寇肆虐潮汕大地的铁证被收集其内,抗日战争刚爆发,日军就狂轰滥炸潮汕,烧杀毁坏掠夺,日军军票、收据……这些纸质文物就是日寇侵潮后,操纵这个地区的金融、破坏金融秩序的罪证。带着沉重的心情转入后厅,记者看到,锈迹斑斑的钢刀大刀是革命先烈艰苦作战的最佳佐证,血战南澳岛、汕头保卫战、反攻潮州城……一场场激烈的抗争展现了潮汕军民紧密团结保家卫国的强大力量,一个个平凡却伟大的抗战人物、一张张可敬可爱的脸庞呈现在后厅右侧展厅。展厅内一张行军床格外引人注目,这是黄广修烈士使用过的行军床,也是抗战馆的重要藏品之一。据了解,目前已知的这类行军床只有两张,另一张是抗日名将戴安澜将军遗物,收藏于南京某博物馆。
来到内庭右侧展区,这是第六部分“华侨抗日”的展示区域。抗战期间,遍及世界各地的潮汕籍华侨同仇敌忾,积极参与到救国救民的抗战当中。作为抗战馆的重要藏品,一封“匹妇有责”的侨批,是托转给故乡未婚妻的家属的。该华侨闻知家乡沦陷,因未能回国抗战,因此作出非常有建议性的主张,拟请未婚妻到本地学校学习一技之长,参与救援工作。第七部分“欢庆胜利”的展示布设于大门右侧,历经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站在展厅里,充分感受到了人民群众欢呼雀跃的心情。2002年6月14日,汕头市政府宣布6月21日为“汕头沦陷日”,每年此日“警报长鸣”,让汕头人民永远铭记这段刻骨铭心的岁月。
★红色足迹
“抗战纪念馆”前身为“忠烈祠”
一处红色遗址就是一本历史教科书。潮汕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前身是1946年闽粤赣边区军政当局和各界群众为纪念边区抗日英烈而建成的“忠烈祠”。国民党元老吴稚晖为其题写的牌匾及“垂名炳海表,柱国障天南”的门联在岁月蹉跎中抚慰着无数个英雄魂。
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后,日军开始全面侵略,1939年,日军利用飞机轰炸,通过海上入侵潮汕大地,作为商埠港口的汕头首当其冲。1939年6月21日,汕头市沦陷,日寇大肆侵犯,军民英勇抵抗,在市区和胡文虎大楼一带狙击日军。7月7日,潮汕青年抗日游击大队在桑浦山宝云岩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支潮汕抗日武装力量,屡立战功。战后,市民自发收敛抗日烈士遗体,就近在中山公园内搭建大竹棚作为临时停尸点,并在此祭奠英灵。抗战胜利后,闽粤赣边区一连于1946年召开七次会议,讨论决定在“汕头中山公园建立一座堂皇的忠烈祠,祭祀在边区阵亡将士与死难同胞,予以永久纪念!”
这座“忠烈祠”创造了三个全国“第一”:在成为全国第一处区域性(闽粤赣边区)忠烈祠修复的同时,完成了全国第一个由“忠烈祠”到“抗战纪念馆”的变身,也是第一个由地级市、经济特区开辟的综合性抗日战争纪念馆。
2013年10月,汕头市荣誉市民、马来西亚华人企业家庄坤平先生为表达爱国爱乡抗日情怀,捐资200万元作为忠烈祠修复专款,修复工程于2014年7月顺利竣工。2014年11月,汕头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忠烈祠”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同年12月决定将修复后的“忠烈祠”开辟为“潮汕抗日战争纪念馆”。 本报记者 陈柔燕 文/摄
新闻推荐
相对开阔、人员较少的新兴景点受青睐 南澳岛入选中国“新秘境”
刚过去的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国内旅行者的出游选择发生了哪些变化?日前,马蜂窝旅游发布了“2021马蜂窝旅行者之选”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