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打造区域医疗高地,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医疗卫生服务能级 让百姓在家门口舒心看病
去年,市中心医院10月28日通过第三批次“中国房颤中心(标准版)”认证、11月29日通过第六批次“中国心衰中心(标准版)”认证;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再次位居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100强排行榜第6,以稳定的综合实力连续3年排名前十……阶段来,汕头市两家“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喜讯频传,汕头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去年以来,汕头市坚持高位推动,高规格研究部署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实施健康汕头行动,全力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医疗卫生服务能级,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全力建设高水平医院
近日,来自湖北襄阳的陈伯(化名)因反复上腹不适2个月在当地医院就诊,检查诊断为“胃癌”。无助之际,陈伯慕名找到汕头市中心医院普外一科进一步诊治。比较特殊的是,陈伯称多年前体检发现自己是“镜面人”。“镜面人”无论是脏器还是血管位置,全部与正常人是反过来的,一旦出现疾病需要手术,对主刀医生术中的逆向思维及手术经验等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可以说,“镜面人”的手术是需要反着做的。经过充分的术前讨论及精心手术规划,普外一科王小忠主任团队为陈伯成功施行了3D完全腹腔镜胃癌D2式根治术(胃大部切除术+毕II式吻合)手术,手术实际用时不到2.5小时,术中出血约50毫升,未留置腹腔引流管。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第2天依嘱下床活动、进食,术后第5天康复出院。该例罕见手术的成功实施也是汕头市全力建设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造福疑难重症患者的一个实证。
近年来,汕头市坚持以“建高地、强基层、保健康”为主线,以提升健康服务质量为主题,高标准建设区域医疗高地,取得了明显成效。依托汕头市中心医院举办市医学科学院,创立心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眼科学、市整形外科等5个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单位。新设立的医学科研机构与原来各医院的重点实验室、临床科研单位相互支持,共同构建起比较完整的区域医疗中心科研体系,为发挥区域临床研究引领力奠定了基础。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市中心医院启动易地重建,加快市中医医院、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等5所省市属医院新址建设。市财政拨款4000万元支持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市中心医院建设心血管、神经、肿瘤、呼吸、儿童等5个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分中心,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合作共建粤东医疗中心,提升疑难危重症诊疗能力,着力破解市域内住院率偏低和粤东患者跨区域就医问题。同时,全市掀起区县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升级建设高潮。去年全市各区县筹资76.74亿元,实施澄海区人民医院、潮阳区人民医院和潮南区人民医院等12家医疗机构新改扩建工程,预计各区县可新增床位7500张以上。在各区县增设15个市级重点专科,推动区县医疗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市财政还安排资金6225万元,补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置一批基本医疗设备。目前,省下达的358间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打造“互联网医院”看病不再烦心
到大医院门诊看病,最让人烦心的事情就是要“等叫号”,一些热门门诊或者热门专家的“号”更是得从早排到晚,常让患者感到焦虑又无奈。然而,随着汕头市一些大医院相继推出“互联网医院”,越来越多的患者真切感受到医疗服务越来越有“温度”。
近日,家住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的王大爷通过手机与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吴泽彬副主任医师进行了远程视频问诊。吴医生认真查看了王大爷的病历信息和病情描述,详细询问了王大爷最近的身体状况及血压情况等,并开出了医嘱和处方药品,次日王大爷顺利收到了药品。
王大爷感受到的便捷,得益于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提供的在线复诊服务。原来,王大爷2019年年初因冠心病在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做过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术后一直在该院心血管内科复诊。“互联网医院”上线前,王大爷每隔一个月左右就要从潮州饶平家中来医院复诊开药,每次来院复诊,天没亮就要出发,很多时候还需要远在深圳工作的子女赶回家陪同,非常不方便。当王大爷的女儿看到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上线信息后,就帮王大爷预约了心血管内科医生,享受了足不出户复诊开药的便利。记者了解到,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上线后,一些常见慢性病患者的复诊、配药可以在家通过手机轻松完成,真正实现让患者“不跑腿”,在家就能完成复诊配药全流程线上就医服务。为更好地服务患者,该院“互联网医院”所有医生诊金均为8元,通过“互联网医院”开药的患者,还可以享受汕头市区域范围内药品免费配送到家服务,解决了患者来院复诊看病排队时间长、等待时间长等一系列问题,减少了患者看病就医成本。
目前,汕头市已经推出“互联网医院”功能的市级大医院还有市中心医院、汕大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等,这些医院将优质的医疗资源与强大的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打通门诊、健康咨询、体检预约、报告查询、在线处方、送药到家等医疗全流程,实现诊前、诊中、诊后全覆盖,快速形成线上线下的服务闭环,让“信息多跑路”代替“百姓跑腿”,让百姓就医更便捷、体验更舒适。
本报记者 周敏
新闻推荐
奋战施工一线的工人。奋力向上的莘莘学子。繁忙的生产车间。守护道路安全的交通警察。为了城市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