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区全面推进“立德树人”工程 创新方式让学生爱上思政课

汕头日报 2020-12-14 00:43

老师在进行家访

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每学期开学初,许多中小学校的校长在升旗仪式之后,亲自给学生们上一节课,这门课的内容正是思想政治。在每周的课程表上,学生们也有一门品德课,这也是思政课的一种形式。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拔节孕穗期”的紧要关头,广大青少年学生更要踏踏实实地学好这门课,从中吸取养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思政课要怎么才能上得好,让学生爱听爱学、入脑入心,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挑战。为此,近年来,龙湖区积极推进思政课“三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方式,把思政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这是人生的必修课

近日,由龙湖区教育局主办,龙湖区教师发展中心、特区青年报、汕头少年报承办的龙湖区中小学生“立德树人·侨乡印记”思政教育主题征文活动,正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关注。这是龙湖区今年为抓实创新思政课形式而推出的新内容。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龙湖区就下大力气推动思政课遍地开花,组织开展了区委书记、区长进中学讲思政课,区委区政府各部门挂钩定点学校担任思政课辅导员,邀请专家团到学校宣讲,开设龙湖区党建教育基地等活动。

今年,龙湖区再提质升级思政课的内容与形式,从较为单一的“我授你受”转变为全民参与,除征文活动外,还开展红色教育基地研学实践、党校大思政课老师进社区、进基层、进学校等创新的思政课模式,紧贴学生群体的真实需求和习惯,循序渐进、精准滴灌,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

人人都能当思政课老师

近期,龙湖区计划组织开展“我的思政课”主题文化沙龙。而担任本次文化沙龙的嘉宾,并不是惯常的思想政治课老师们,而是让学生们“野蛮其体魄”的体育老师,以及学生家长代表。思政课难道不是理论课,不应该由校长或科任老师来上吗?

面对学生和老师们的疑问,龙湖区教育局德育股股长卢贵林表示,他们一直倡导“三全”育人,思政课的教育,更应该是全员参与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可能、也应该是思政课的老师。就以体育课为例,体育老师教的虽然是具体的项目,比如跑步、打篮球、踢毽子等等,但应该认识到,上体育课就是为国家培养心智健全、体魄健壮的合格劳动者与建设者,从这个高度去理解,体育课就是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要学会、学好每一项体育运动,需要在每周的体育课上认真练习,课外坚持复习。这个过程,不仅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他的毅力、意志力也都得到很好的锤炼。这种体锻中形成的品格,就是体育老师所传递的思政理念。

思政课也可以很好玩

提起思政课,也许有的学生会觉得无聊,因为都是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为此,龙湖区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计划推出红色教育基地研学活动,让学生们在真听、真看、真感受中,自发地了解、学习红色文化,发自内心为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龙湖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思政课是全方位的,它贯穿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课堂的形式可以是丰富多彩的。

除了研学活动,近期推出的征文活动,也是一种思政课的新尝试。“学生要写好一篇思政课听后感的作文,首先要有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不会凭空出现,它肯定是学生自己经过思考、沉淀之后产生的。这个过程,就是思政教学二次发酵的过程,能引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而这种方式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他们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

永远没有终点

与其它课程不同,思政课并不需要学期考试,因为从时间上来说,思政课的教育是贯穿学生学习成长的全部过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乃至到毕业参加工作的职场新人,都需要持续开展思政课的学习。

据介绍,近期龙湖区各中小学正在开展的“千师访万家”活动,也是龙湖区尝试的一种新的思政课模式。它架起了学校和家庭沟通的桥梁,也给老师们特别是青年教师一次自我教育的难得机会。当很多老师放弃午间和晚上的休息时间,奔走在各个学生家庭时,当老师们面对面地接触到不同学生不同的成长环境时,他们更能体会到身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在教学相长中,更能提升思政课质量,讲好触动心灵的思政课。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思政课是做人的工作,思政课堂不能只是教师的独角戏。龙湖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他们还将通过创新教学形式,增强教学互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真切的参与感和获得感,让学生爱上思政课,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报记者 周晓云

新闻推荐

愉快的龙湖·春江天玺小记者活动 文东街小学 五(7)班 王炜琪 编号:200033 指导老师:关茵茹

太阳在蔚蓝天空中散发着温暖的阳光,暖风把行人熏得脚步轻慢,白云悠闲自在踱着步子,这样的天气,一定有愉快的事发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