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乔马卡两代人与潮剧的不解之缘 在镜头中唤醒潮剧的辉煌记忆
潮剧《荔镜记》剧照(1961年)马乔 摄
1959年潮剧晋京演出,部分演职员拜会梅兰芳先生。前排左四为梅兰芳,左三为潮剧演员姚璇秋,左五为潮剧演员洪妙。马乔摄
潮剧《杨令婆辩本》剧照(1959年)马乔 摄
潮剧《金山战鼓》剧照(2016年)马卡 摄
潮剧《东吴郡主》剧照(2009年)马卡 摄
马乔,广东潮阳人,曾任广东潮剧院副院长。20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以教师的身份为掩护,送情报、发展青年党员。上世纪50年代末,马乔受命到广东潮剧院一团任副团长。作为剧团的行政领导,马乔在繁忙业务中的另一项任务,就是用相机拍摄剧团的演艺活动。日积月累的拍摄,记录了一段潮剧的历史。马卡是马乔的小儿子,受父亲影响,从小喜欢摄影。1979年,广东潮剧院恢复建制,马卡在广东潮剧院研究室拍摄老艺人的表演程式,也创作演出剧照。虽然后来换了工作,但他的镜头依旧时时对准潮剧。
在网络搜索引擎上输入“马乔”两个字,符合要求的选项中列出来的几乎都是马乔的摄影家身份。但若问老先生,他会告诉你,他是个搞潮剧工作的人。
谁都不会否认,他对广东潮剧院,尤其是一团建设的功劳。
广东潮剧院一团是出成绩、出荣誉的地方,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全国赢得很高的评价;直到七八十年代,她都是出使海外的文化使者,是文艺战线中的重要力量。但在人们的印象中,马乔的名字并不耳熟,演职员表中见不到他,主创人员的行列中见不到他,如果寻求他在潮剧界中的产品,只有那些照片,当然,那是相当漂亮的照片。那些照片,直观地告诉你,他和潮剧的渊源。
马卡回忆说,小时候看到爸爸背起相机,就知道爸爸要去工作了,就要有一段时间见不到他。等到爸爸回到家,就会带回一些相片,那可是珍奇的东西,从小孩子们就被告诫那是动不得的,父母都曾用郑重的语气对他们说过。
为什么让马乔来广东潮剧院,并一直管着一团?因为当年广东潮剧院、特别是一团背负着“对外交流、对内示范”的职责,潮剧团承担重要外事活动,调马乔来加强剧团工作,主要是借重他的对外关系。马乔家乡汕头潮南成田有为数众多的华侨,主要是泰国,他的家人、手足俱在泰国。马乔出生于1925年,早年在读书时期就是热血革命青年,20岁那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以教师的身份为掩护,送情报,发展青年党员。所以,在泰国他的故交、学生尤多。马乔为人任侠仗义,又慷慨疏财,人缘甚是不错。
那时新诞生的一团的人员组成有三块,一块是新文艺工作者,一块是老艺人,还有就是新吸收入剧团的年轻演员,都各有一批人。大家同心同德创造了潮剧的辉煌,当家人的功劳是不可抹杀的,其中就有马乔。大管家马乔的事务更加琐碎,也更加不起眼,他做的都是幕后的工作。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去香港,那时大陆物质极其缺乏,出国人员的物品采办都得到香港去订,一应物品都是马乔去准备,大的包括一些设备,小到女演员的丝袜,都办得妥贴。他手握财政大权,为公家做事,从不搞特权,住招待所,坐大货车,出门下乡演出也跟别人一样,一人一个铺席,要抬箱、柜、道具,也照样上。
生于1955年的马卡是马乔的小儿子。因为父亲喜欢摄影,马卡很小就开始摸相机了,1975年就拥有自己的第一部相机了,东德产的相机。有兴趣爱好,年青人的精力有了去向,那时借过钱去买胶卷,找各种关系去当地公元厂找那些边角料的相纸,“公元”是中国最早的感光工业;还跟年轻伙伴一同猫在他家的福州眠床下,用厚厚的被单包住眠床四周,就在那个床下洗相片。
1979年,广东潮剧院恢复建制,下乡回到汕头的马卡被安排到广东潮剧院研究室,专门抢救传统表演艺术。他把老艺人的表演程式,逐一拍下来,作为资料收集后编辑起来。
这是马卡接触潮剧的开始。许多老艺人最拿手的表演程式全部都拍了下来,在礐石的汕头戏校,他专门做这件事。从拍照到冲洗相片,全都自己一手做的。
在潮剧院期间,因为拍摄演出剧照的需要,马卡常常随团外出演出,亲眼见证过潮剧的繁荣和联结乡情的重要。1981年,潮剧团从泰国演出归来,随即北上去上海演出。大家坐绿皮火车到了上海,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亲自到火车站迎接,刚下火车的潮剧人就成了那里一道抢眼的风景。那时候的上海还是蓝灰色衣服居多,突然来了一帮拉着旅行箱、喇叭裤花衣裳的, 一看就是来自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人。
在中国剧场的演出更是轰动。长长三圈排队买票的队伍,那个场面非常震撼,一下子就被感动了!当时,上海有30万潮汕人,他们许多是新中国成立前去大上海闯荡的,许多老潮汕人是由子孙陪同来观看潮剧的。他们的孙儿辈,许多都不会说潮汕话了。演出结束后,他们潮水一样涌向台前,跟演员握手,后来又强烈要求市政府将一直空置着的三楼开放,以提供更多的票位给他们看戏。那一次潮剧团在上海演出了半个月。
马卡换了新工作岗位,摄影成了主业,但他的镜头也时时对准潮剧,广东潮剧院一团的剧照还是习惯请他去拍。他的戏曲照片拍得比别人好,马卡自己总结了一些经验,听着音乐拍人物,“听到锣鼓响起来,或者戏的曲调即将进入激越的节奏,我就知道舞台上的人物将会有一系列出彩的动作、走位等,这时候按下快门,肯定精彩。”而少不了的,是要先懂戏。带着感情和思考拍出来的作品有温度和深度。
马乔先生1984年就离开工作岗位,马卡此前数年已开始接棒,父子两代摄影家对潮剧、特别是广东潮剧院的影像记录有了贯穿起来的连续性。这也是这篇文章的缘起,因为他们镜头下的潮剧影像。
马乔是一位非常忠诚的老党员。彼时作为身处革命狂飙时期的青年党员,他对自己的华侨地主家庭是抗拒的,当泰国的父母给他捎来高档照相机时,他硬将照相机退了回去,以此表达自己的立场。1959年,马乔进入潮剧界的时候,上级给他配备一部禄莱福莱相机,用以记录剧团演出外访等活动。那时,照相机是一种奢侈品,而更重要的是摄影者被赋予自由拍摄的权力。1960年,马乔随潮剧团赴香港访问演出,结识了香港摄影家陈复礼,两人开始了长达50年的友谊,马乔在摄影方面受陈复礼的支持和影响颇多。
如今他当年留存下来的摄影,唤醒了潮剧的辉煌记忆,折射出彼时社会的生活碎片。他的作品,作为记忆信物,可以“证史”。而对于普通人来说,那些作品,放在眼下摄影图像喧嚣的状态下,因其久远、稀少令人倍觉珍贵,且印象深刻。
马卡的摄影前期,拍摄仍有特权的光环,但现在这种光环已消失殆尽。科技手段、器材换代,让拍摄变成寻常,同时也给摄影创作者带来另一种的可能——极致之处的突破。以前拍剧照,一般是摆拍,摆拍是要设计的,把舞台上的元素、特别是人物尽量集中在镜框所能容纳的范围内,并调整成最适合的构图,然后定型。但现在技术的提升,拍动感成为可能,马卡更愿意尝试拍过程,拍有身段变化的潮剧舞台。
今天,人手一部手机,随手便可摄录,摄影这件事变得寻常。马卡有更多时间留给自己,拍好玩的,拍那些寻常的眼光捕捉不到的人生、表情、角落。他的眼光碰到有意思的东西,常自动调整成取景模式,也许下一秒,便有一个新作品出现在微信朋友圈。他的朋友们,给他“喂”习惯了,身边的大事,偶然的流云……不惊艳不满足。
梁卫群
新闻推荐
红旗奖优黄旗罚劣 推动创文常态长效 市创文领导小组召开第九轮创文考核评比表彰仪式暨集体约谈会
本报讯(记者陈柔燕)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部署,着力推动工作落实,根据2020年全市考核评比方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