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保护促高质量发展,保护与发展的良性互动态势日趋明显 大鹏“生态立区、经济强区”建设提速
9月20日,首届全国珊瑚日活动在深圳市大鹏新区举行。图为志愿者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将公众认养的珊瑚种苗种植到海底。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摄
9月19日,“美丽海湾·大鹏先行”2020年全国净滩公益活动暨第十六届深圳国际海洋清洁日活动在西涌沙滩拉开帷幕。
同一天,“全国生态文学创作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国内众多生态文学创作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举行生态文学座谈交流会。
紧接着,9月20日,首届全国珊瑚日活动在新区东山珍珠岛酒店举行,第一届全国珊瑚日活动就此开启,中国珊瑚保护联盟为国内各省珊瑚普查负责人颁发了聘书,揭开了2020年中国珊瑚普查的序幕。
两天三项重要活动在新区举行,折射近年来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反映出高水平保护在带来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的同时,也正带动新区经济生态的改善,实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为新区“生态立区、经济强区”发展战略实施、加速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和“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奠定扎实的基础,提供更多的可能和想象空间。
●南方日报记者凤飞伟
1五大制度体系构建高水平保护机制
通过这三项活动,能让外界感受到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创新、制度创建的力度,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保的广度以及生态文明观念、文化意识普及的深度。
例如,在9月19日“美丽海湾·大鹏先行”2020年全国净滩公益活动暨第十六届深圳国际海洋清洁日活动中,大鹏新区海陆统筹海上联合执法队正式“出征”,5家单位组成海陆统筹联合海上执法队,乘坐执法船只巡查大鹏新区海域,对发现的海上违法行为进行执法。
这支队伍正是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创新的产物。今年大鹏新区以海定陆,打破部门职能壁垒,于8月21日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局等五大海洋监管部门签署协议,建立信息互通、联合会商、联合执法、联合督办的工作机制,破解“五龙治水”难题,探索海洋环境综合治理的“海陆统筹”新模式。
探索海洋环境综合治理的“海陆统筹”新模式是新区全方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创新、制度创建的缩影。近年来,大鹏新区不断加大力度,初步构建了以量化评估为基础,生态产业化为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五大制度体系,包括以宣扬生态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生态文化体系,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及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而由企业、机构、志愿者踊跃参与的“点亮260海岸线”净滩活动队、蓝色守护帆船队、珊瑚保育行动队三支“美丽海湾”行动队“出征”,反映了近年来大鹏新区在发动全民参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长足进步。
近年来,新区创新了生态文明社会共建机制,设立“大鹏半岛生态文明建设公益基金”,壮大“潜爱大鹏”民间珊瑚保育组织,举办全国“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大鹏策会”,打造11家海湾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组建党员环保队伍112支,形成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合力的共建机制。
全国生态文学创作基地落户大鹏新区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区在生态文明理念、文化普及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大鹏新区深刻认识到,只有让生态文明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才能让大鹏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拥有更为绵长、深厚的内生动力。近年来,大鹏新区在实践中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除了上述全国首家生态文学创作基地外,大鹏新区还培育了“大鹏生态文学奖”、“大鹏自然童书奖”和“大鹏全域自然课堂”等一系列生态文化培育的品牌项目,建设禾塘山水公园有声图书馆等文化设施,推出深圳首部海洋旅游主题短片《半岛故事》等精品创作,通过这些项目大力提升人的文明素质,日常培养全社会人文情怀,努力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
2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
可以说,大鹏新区在生态文明制度创建、全民参与、文化普及方面所做的一系列努力,实现了对大鹏半岛这块“深圳最后桃花源”的高水平保护。
统计数字和新区获得的一系列称号为高水平保护提供注脚。大鹏先后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四个国家级金字招牌。统计显示,污水收集处理率2019年达到了98.3%,河流水质普遍达Ⅳ类,80%达Ⅲ类以上;PM2.5年均值由2015年的26微克/立方米降至2019年的20.4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3.04降至2019年的2.69,为全市最优,国内领先;功能区噪声达标率为100%,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达到100%。辖区森林覆盖率从76%提升为77.58%,湿地保护率超过30%。2020年1—6月,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21,全市排名第一;空气质量优良率98.9%;PM2.5平均浓度1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9%;58条河流中达到Ⅳ类及以上水质的河流占比94.8%。
同时,高水平保护也在促进新区的高质量发展,用保护与发展的良性互动实践生动诠释了“生态立区经济强区”的内在逻辑关联。“正是得益于严格的、高水平保护,让新区保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吸引众多优质项目落户大鹏新区。”新区内不少企业表示。
据统计,2019年新区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194.05亿元,占GDP比重达55.2%,其中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为164.69亿元,占GDP比重为46.9%,全区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生物产业与海洋产业已初步形成以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国家基因库、深圳国际生物谷生命科学产业园、海洋生物产业园和中国农科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等为基础的产城融合新格局。目前,落户大鹏新区的生物医药、生命健康及海洋生物产业企业及机构已近百家。今年上半年新区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GDP增长2%,增速较一季度提升8.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全市排名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5%,全市排名第二。
3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两天内三项活动在新区举行,既是外界对新区高水平保护的肯定,也释放出“生态立区、经济强区”建设有望迎来新阶段的信号。今年以来,围绕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和“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定位,新区确定“生态立区、经济强区”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今年,新区推出大鹏新区建设“美丽海湾”行动计划(2020—2025年),对接大鹏“生态立区、经济强区”发展思路,将启动20项重点行动,实现大鹏半岛陆海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生态功能的持续提升,推动大鹏半岛空间品质和发展质量不断增强,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贡献“大鹏方案”。
根据这一计划,大鹏新区将坚持“生态立区”,进一步推进高水平保护,例如探索建立海岸带生态环境监管专题信息平台,率先实现立体、动态、全过程监管;推动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研究制定《大鹏新区海陆统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权责清单》;推进大鹏红树林保护修复;进一步修复坝光、鹿嘴、东涌红树林,探索开展红树植物分株保护等。
高水平保护将为大鹏新区通过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打造“经济强区”提供坚实基础和持久动能。记者注意到,大鹏新区建设“美丽海湾”行动计划(2020—2025年)提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大力发展海湾品质旅游和高端商务旅游,大力推动“能源会议服务”等产业发展;推动民宿业转型升级;继续深入开展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研究和生态产业精细化发展研究;继续开展黄金海岸建设,继续申请国家A级旅游景区认证;以海洋大学和深海科考中心建设为契机,建设海洋产业基地和科研中心;推动玫瑰小镇、洲仔头海岛海域等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推进大鹏半岛帆船文化基地建设,将大鹏半岛打造为海洋文化综合展示中心和科普教育中心;推动建设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涉海企业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培育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创业团队等。
记者获悉,未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博物馆落户,国家深海科考中心项目选址,南澳旅游自由港码头建设、游艇旅游自由行试点,南澳游艇小镇建设……随着这些优质项目规划建设的推进,大鹏新区有望加速推进“生态立区、经济强区”建设,全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和“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
新闻推荐
垃圾分类入人心 分类投放却不易 记者走访发现,分类习惯需要长期宣导、培养
■深圳特区报记者戚金城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许多市民对类似的宣传标语并不陌生,深圳在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分类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