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综合保税区成长记
■特区故事
“当年大学毕业后,一听家乡要建保税区,我们一批汕头籍学生很兴奋,纷纷回来参与建设。”回忆起往事,在汕头保税区工作28年的黄旭阳仍难掩激动神色。
更让他感到自豪的是,于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汕头保税区,今年3月升级为综合保税区。虽然只是增加了两个字,但却意味着其功能更加全面,扮演的角色也更加重要。
从荒凉的阡陌农田变身为现代化园区,汕头综合保税区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斑斓色彩。在汕头保税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胜全看来,在汕头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汕头综合保税区的成功获批,既是国家赋予汕头经济特区深化改革开放的重任,也是省委、省政府对汕头经济发展寄予的厚望。
从获批到开关运行不到一年时间
时间回到1993年。汕头保税区作为国家在沿海地区首批设立的13个保税区之一,从另一个侧面凸显出汕头在全国改革开放中的作用和影响。
对于如何办好保税区,汕头有着自己的节奏和步伐。
汕头保税区从获批到开关运行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1993年4月,保税区广达大道奠基开工;4月12日,《汕头经济特区保税区管理暂行规定》颁布实施;8月21日,汕头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到了12月底,汕头保税区监管设施顺利通过海关总署验收,次日开关运作。
“保税区管委会成立后,把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时任汕头市副市长、汕头保税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友烈回忆说,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就建设出一条符合海关总署要求的总长9.3公里的保税区隔离网,以及总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海关办公场所,并完成供水、供电与通信设施铺设。
陈友烈还记得,正式开关运作前,保税区内平整土地700亩,建起了5万平方米面积的厂房,并建成仓库及其他配套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为保税区带来更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多项制度创新“全国第一”
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汕头保税区开启了招商引资的新常态,先后接待了法国、日本、印尼、韩国等国家的客商。
而支撑汕头保税区快速成长的,是改革创新的“关键一招”。
汕头保税区曾创造多个“全国第一”:管委会机关工作人员统一着装,持证上岗是全国保税区中第一家;举行大型政策与投资环境介绍会是全国保税区首创;移山填海搞建设是第一家;比较科学的管理体制在保税区中是一流。
另外,在上世纪90年代,汕头保税区就建立了按国际惯例运作的管理机制,形成“一站式”管理和“一条龙”服务,项目审批及登记发证要求三天办妥手续,特殊项目当天办妥,凡客商咨询要在24小时内给予明确回复。
搭好“金窝”才能迎“凤凰”,汕头保税区不断迎来项目签约入驻、动工投产。1994年12月,汕头保税区首家外商土地成片开发项目开工建设;1995年10,保税区第一家外资生产性企业保税区金光实业有限公司投产,项目投资总额4000万港元,引进德国柯式彩印生产线,生产彩印制品、包装材料;1997年,加拿大独资汕头保税区洛斯特实业有限公司消毒剂产品正式投产,填补了汕头市卫生消毒剂生产的一项空白。
厚积薄发实现升级迭代
从高空俯瞰汕头综合保税区,有序分布的厂区错落有致,主干道上绿植郁郁葱葱,与不远处的大海相互映衬,浑然天成。
保税区多年的探索在今年终于收获果实。3月,汕头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保税区厚积薄发实现升级迭代,为汕头经济特区40年创新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升级综保区后,好消息纷至沓来。4月29日,汕头综合保税区举行了首批进驻项目集中签约,建成运营后,预计每年可实现进出口额超60亿元;6月18日,粤东首单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正式落地,新兴产业和新业态进一步拓展。
受国际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位于汕头保税区的联通工业有限公司,占销售总量90%的出口业务基本停滞,企业发展一度陷入困境。如今,该企业已高效开拓国内市场,国内业务占销售总量80%。
这得益于汕头综合保税区今年以来积极引导企业创新营销模式,谋求向内发展。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在疫情期间,汕头综合保税区的仓储、物流功能为企业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了很大帮助。
“保税区完善的仓储业务服务,保障了我们开展贸易较高的灵活性,也降低了风险。”2003年,广东西电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户汕头保税区,该公司行政部经理郑健峰此前曾在保税区工作,见证了汕头保税区功能的不断转型升级。
据汕头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晓铿透露,深圳与汕头开展深度协作后,他们在8月份专门到深圳学习考察,加快推进与深圳盐田综合保税区的对接合作。“未来,我们将借鉴深圳经验,加强与汕头华侨试验区、汕头港的联动,积极培育发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物流分拨中心、销售服务中心。”
南方日报记者余丹王聪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柔燕)记者从市税务局获悉,为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市税务部门把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减轻企业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