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从不奢望“桃李满天下”,只是在特殊的岗位上默默地守护、引导着一群特殊的孩子,并把爱带给更多孩子 这群老师真“特别”

羊城地方 2020-09-10 10:22

洪裕静为传承潮绣文化不断努力

林佳频创办的汕头市学康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为许多家庭带来希望

汕头喜憨儿洗车中心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蚁璐雅赵映光

今年9月10日是第36个教师节,来自四面八方对园丁的祝福纷至沓来。相对而言,社会对其中这群老师的关注度并不太高:他们不仅是孩子生活中的父母,更是传授技能的老师,同时可能还承担着医生的社会角色,在一群特殊儿童的背后,是他们用心血为无数孩子撑起了强有力的半边天。今天,在欢庆教师节的日子里,我们也听听他们特别的“教育故事”。

洪裕静:“我是你们的刺绣老师,你们是我的手语老师”

自小,洪裕静就是一个别人口中的“巧”姑娘,家里长辈在做手工针线活时,她帮得上忙,9岁时,她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一幅手工刺绣作品。在浓厚的手工刺绣家庭氛围成长起来的洪裕静,一直对刺绣工艺情有独钟,上个世纪90年代,洪裕静开始创办工艺服装类的工厂,技艺娴熟的她一手包揽了厂里设计、制样、品控等所有环节。

就在洪裕静的业务蒸蒸日上的同时,她却敏锐地注意了这样一个行业现象:在潮汕刺绣行业里,30-40岁的绣娘几乎是空白的。

为了更好地推动潮汕这项非遗文化的传承,洪裕静于2012年创办了裕虹抽纱刺绣研究院,开办起了传承刺绣工艺的培训班。据洪裕静介绍,到目前为止她所教授的学生累计近万人。

现在,洪裕静每周的行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除了逢周五针对市民免费开课的刺绣课程外,还与汕头市聋哑学校、汕头市第二中学、汕头大学等多个学校和机构合作授课。其中,令洪裕静感触最深的是对特殊儿童的培养,在洪裕静看来,这些孩子容易自卑,经常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学会刺绣这项技艺后,实在地帮助他们提升了自信。

“我是你们的刺绣老师,你们是我的手语老师。”——这是洪裕静经常向聋哑学校的学生们说的一句话。她与学生关系非常好。现在,洪裕静每次到聋哑学校上课,都有学生早早地到学校门口的闸门等待、迎接她。

2013年时,洪裕静发起的一曲绣娘舞曾经感动了汕头许多市民,这群跳舞的“绣娘”都是洪裕静的学生,特别的是,这是一支由聋哑学校学生、外来务工学校学生组成的舞蹈队,他们用一个多月的课余时间,克服重重困难,从一开始的质疑,到最后的满堂掌声,一群没有一点舞蹈基础的特殊学生在汕头人民广场等多个大型活动中留下了最美的身姿,这段舞蹈也成为这些孩子们一件引以为傲、意义非凡的大事。

林佳频:他们该有更好的待遇

林佳频最近经常做这样一些噩梦——梦里,由于她的疏忽,16岁的儿子小龙跟着人上了一辆公车,公车越驶越远,或者是在充斥着其他人种的游乐园里,回过头突然发现不见儿子身影……频频惊醒的林佳频对记者说,“我死都不怕,但是就怕因为自己的忙和累,疏忽对儿子的照顾。”

16岁,本来是一个独立自理的年龄,但是小龙却仍让林佳频日夜挂心着,因为他是一个来自星星的孩子——“来自星星的孩子”是所有自闭症儿童共有的一个诗意的名字,他们有的对世界茫然不自知,也有极少数会像电影中的“雨人”一样天赋异禀。但他们的父母却几乎是相同的——都陷入痛苦和困惑。

2007年的某天午后,林佳频陪着两岁的小龙在门口玩玩具,突然一阵风吹过,房门“砰”的一声关上了,这突如其来的巨响让她吓了一大跳,但离房门咫尺之远的小龙却纹丝未动,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玩具世界里,“连眼睫毛都不动一下!”这个现象惊呆了林佳频,她也渐渐发现自己的儿子似乎总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检查、确诊和求医之路,在陪儿子到广州康复中心治疗期间,林佳频也利用旁听机会“偷师”,加上自己看书自学,她掌握了不少帮助自闭症儿童康复的知识和技能。而此时,4岁的小龙到了学龄,却频频被幼儿园拒收,林佳频便萌发了这样的念头:要在汕头创办一所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让星儿有学可上。

经过半年筹备,2010年8月,汕头市学康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在汕头民政局注册成立。“求求你帮帮我儿子,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学康中心开学后,林佳频听到最多的就是这样的求助声,正是这些无助的声音,驱使林佳频先后卖掉了三套房子和两个车库,投入了超过240万元,坚定地把学康中心做了起来。

如今,学康中心设有“西瓜班”、“草莓班”、“芒果班”、“樱桃班”和“水蜜桃班”共5个班级,在30多名老师的带领下,50多名年龄从2岁到10岁不等的“星儿”在此接受专业指导和训练,不仅有小组课,还有一些一对一个别化训练课,包括生活自理课、日常行为规范课、语言课等等。近年来,林佳频还做了许多积极尝试,如汕头市心智障碍青年日间服务项目、以公益众筹的方式创办了汕头首家为自闭症青年培训就业的披萨店“壹家披萨”等,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希望的微光。

最近,林佳频到东莞出差时,想起有一个来过学康中心的东莞学生晗晗,就重新联系到了晗晗的家长,并得知晗晗现在的状态有了非常大的改变。林佳频回忆,当年4岁的晗晗刚来的时候状态不好,不会说话、认人,也不会自己上厕所,但是最近晗晗的妈妈告诉她,已经读初一的晗晗不仅性格开朗,学了古筝,还可以自己坐校车了。“你是晗晗最大的恩人”——晗晗妈妈向林佳频发信息这样说道。

吕学泽:希望他们未来可自力更生

汕头喜憨儿洗车中心是司机小赵常去的一家洗车店,那里的洗车工非常特别,洗车店开业的背后更有一个心酸又温暖的故事——

洗车中心发起人吕学泽曾经被一个问题困扰着,令他焦虑到无法释怀:“等我死了,小鸣怎么办?”

小鸣就是吕学泽患有自闭症的儿子,他无法到学校上课,也无法在社会上谋求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寻找就业出路,吕学泽不断尝试努力,终于,他注意到了一家为“喜憨儿”就业创建的洗车中心——“喜憨儿洗车中心”。此时,吕学泽也了解到,原来“喜憨儿”这个概念是指心智障碍孩子,包括唐氏综合征、自闭症、智力障碍、脑性麻痹等残障类别。

2018年,吕学泽联合汕头其他十几名心智障碍人士的家长,借鉴深圳喜憨儿洗车中心的管理模式,自发组织起的汕头首家“喜憨儿洗车中心”正式开业,成为全国第十五家连锁喜憨儿洗车中心。参加当天开业仪式的汕头市残联的工作人员、当地康复机构的社工和许多家长,在店里看着“喜憨儿们”第一天上班,用自己双手谋生的场景,大多数人都红了眼眶。

“我发现,每个喜憨儿工作积极性都非常高,虽然协作上还不够流畅,但洗车的效果非常好,车上的一些细节和死角,他们都注意到了,整车光亮干净!”据第一位接受汕头“喜憨儿洗车店”服务的车主柯女士介绍,喜憨儿们的服务有的甚至比普通的洗车店还好。

“其实,每个看似简单的洗车步骤,对于喜憨儿们来说,都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指导和反复的训练。”吕学泽告诉记者,由于自己的儿子也是一名喜憨儿,所以他也更懂得和这些孩子们相处时,需要用细心和耐心,才能教给他们一些谋生技能,让他们有朝一日可以真正实现自力更生。

汕头喜憨儿洗车中心自开业以来,就“用力所能及,自食其力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赢得社会尊重”的运营理念,以就业生活辅导、技能培训、社会实践康复为一体的发展模式不断探索学习,目前,已累计洗车近7000辆。

新闻推荐

紧锣密鼓推进场馆建设 亚青会执委会汇报筹备工作进展

本报讯(记者林蓁)9月7日下午,亚奥理事会体育委员会召开视频会议,汕头2021年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亚青会”)执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