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古村珠浦
二房巷的倒栽榕树
在达濠岛中部,有一个形似覆鼎的小山丘,这里就是驰名粤东的珠浦村。炎炎夏日,我们一行来到这个俊彦辈出的村落,在社区干部的带路下,沿着七弯八拐的村间巷道,沿着珠浦古村道先后走访了祠堂、民居、老街和古井,来到村中的制高点鼎脐石,登上大石举目四顾,村中民居小楼呈放射状尽在眼前。
珠浦,在古时泛指潮阳县砂浦都,下辖砂浦、葛洲、澳头、东湖等十多个村落。其中的砂浦村就是今日的珠浦社区,隶属濠江区礐石街道,创乡于宋元封元年(1078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是远近闻名的建筑之乡,或许因其地处濠江冲积平原,多砂石,乡人很早就开始打石为生,经近代百余年衍演成的建筑业名闻遐迩。据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珠浦建筑业更是得到了蓬勃发展,建筑人才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据说许多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还是由珠浦人建设而成的。
珠浦村是一个美丽而有故事的古村落,每一处角落都有一个传奇。我们来到二房巷黄氏二房宗祠,一方池水清澈,池塘边矗立着一棵古榕树,树枝杈冠盖如撑起的一把巨伞,浓荫密匝,遮天蔽日。奇怪的是,自古植树都是树桩入土,树干向天,据说当时是“倒”着栽种的,自清朝年间至今,蔚为奇观。
在珠浦老村,最外围的每一个路口,几乎都可以直通到鼎脐石。我们绕过一段七弯八拐的小巷道,来到鼎脐石,登上大石头俯瞰珠浦老村,村中整体形状就好似一个八卦,而八卦的中心就是这颗大石。在珠浦村,它被视为珠浦的风水宝石,因为大石很像一个倒扣过来的大鼎,上面还有形似铸鼎时留下的脐眼,因此人称“鼎脐石”。据介绍,鼎脐石的位置是珠浦老村的最中心,珠浦古村也就是以鼎脐石为中心点,呈向外辐射状拓展出来。
远离城市喧嚣,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走在仙德巷的石板路上,乡村显得宁静干净,感觉亲切而温暖,给炎炎夏日烦躁的心送来了一丝凉意。随后,我们还参观了珠浦古村内保存相对完好的祠堂寺庙、传统民居、老街古井,穿过狭窄的小巷,沿着珠浦古村道先后走访了庆源堂黄氏祖祠(即瓯宰公祠)、黄氏宗祠、珠浦古庙、乐和珍珠娘娘庙、七房祖庙、尚德轩等,据说全村年代最久远的老祠堂是黄氏宗祠,建于清朝年间,该宗族族人元朝末年来到珠浦,而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则出自尚德轩。
在珠浦古巷,还有保存最好、年代最久远的武德第,距今二三百年历史,门口两旁的石雕都是原迹,显得古朴而有意蕴。珠浦读书风气盛行,在仙德巷,这里有一间珠浦村年代最久远的大夫第,位于仙德巷2号。沿着乡村古巷继续穿行,越发显得宁静干净,每到一处都呈现古村落的老厝旧居、老书房以及主要古巷道古井,仿佛一幅画。
在陈厝井巷,深深的巷道里藏着一口古井,这是全村最早的一口古井,奇怪的是井水的水位高于地平线,井水永不干涸,井水甘甜。关于这方井,还颇有一番来历。相传河浦始祖公陈憺(1248—1318)受命仗剑渡江,任潮州剌史,期间为官清廉正派,深受百姓爱戴,潮州人民的热情、善良、勤劳深深感动了始祖公,于是他萌发了任满后于潮州创祖的念头。经过一番商量与选择,他看中了砂浦乡,即如今的珠浦,并举家迁往定居。这方古井,就是当时挖掘的,所以这条巷就叫“陈厝井巷”。
珠浦七房巷古庙前一家不知名的潮汕粿条面汤店,小小的店面非常不起眼,一问竟是历史悠久的百年老店,店家阿姐说,该店经营至今已是第三代传人,来一碗粿条汤,汤上的一点“葱珠朥”滋味轻灵,更吊出靓汤的鲜甜,一碗下肚,行走的疲累顿消,感觉全是记忆里妈妈的味道,简直是世界上最极致的口味。
本报记者 陈文惠 文/摄
新闻推荐
陈义明(身份证号码:440524194907250939)拥有位于汕头市潮阳区文光桃园居委首园路北3横1号(新编地址:汕头市潮阳区文光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