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中心血站不断开拓无偿献血资源 让更多人撸起袖子献热血

南方日报 2020-06-16 06:28

6月14日晚,海滨路海逸汇景豪庭为无偿献血志愿者亮起了灯。

今年6月14日是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主题为“安全血液拯救生命”,口号是“献血,让世界更健康”。

在汕头,一系列活动表达了对献血者致敬:汕头市中心血站于14日上午召开献血逾百次者座谈会;晚上8时,在汕头市海滨路海逸汇景豪庭举行亮灯仪式。当天,共有18位市民捐献血小板和143位市民捐献全血。

近年来,汕头市采供血量每年稳步增长10%,2019年采血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2吨,该市临床用血紧张的局面得到有效缓解,血液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今年上半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采供血量仍基本上与去年同期持平。

而在更多人撸起袖子的背后,是汕头市中心血站开拓无偿献血资源、提升献血环境的努力。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宋芾通讯员蔡乐

结构性季节性缺血仍然存在

汕头市有六区一县,常住人口约560万,目前,汕头市中心血站担负了全市27家综合性医院、4个妇幼保健机构、16家专科医院、34个乡镇卫生院等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供血任务,服务范围包括本市病人和粤东其他四市转送的急危重症病人。

如果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即年人均血液需要量为8毫升和每年需要4%的人献血计算,汕头市每年约需20万人次献血,临床供血量约44吨;如果以2019年我国年人均用血量3.5毫升、参与献血人口比例是1.12%的标准计算,汕头市全年需要的献血人次为6.27万,采供血量为19.6吨。根据汕头的实际情况,保守估算,每年需20吨血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

从2006年起,汕头市大力推进无偿献血,实现临床用血百分之百来自于无偿献血,但结构性、季节性缺血等现象仍呈常态性发生。

“车”改“屋”改善献血环境

当前,约60%的采血量,依靠四部采血车,利用每月28天,每天六至八小时奔波于汕头市各区繁华地段接受市民献血。因条件限制,流动采血车在客观上存在“靠天吃饭”“无法定时定点停放”等问题、车内空间狭小、条件简陋、添设仪器设备受限、车身抖动等缺点。

尤其在冬夏两季,即使配备空调,车内也很难达到采血所需温度,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街头采血工作的开展。而“爱心献血屋”在空间布局及内部结构功能相比于献血车,更能提供完善和温馨的环境,能更有效保护献血者隐私,保障血液安全,有利于开拓无偿献血资源。因此,增设献血屋成为当前汕头市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坐落于汕头市中心医院的献血屋,于2015年在全市率先启用,在医院人流密集处设置的首座“院-站”联办的爱心献血屋,由医院选派两名护士常年入驻,血站安排采血医生和提供技术保障。5年的时间里,近2万献血者走进该献血屋捐献热血,采集血液逾521万毫升,不仅是无偿献血宣传服务的窗口,也成为血液拯救生命的爱心驿站、传递亲情友情的纽带。

今年4月下旬,由专业公司设计的采血屋启用,原地替换老旧采血车改造的采血屋,与汕头市中心医院的建筑风格浑然一体,新装修的采血屋环境宽敞明亮,舒适宜人,投入使用以来获得市民的一致好评。由于已预留出设备空间,未来可以将机采血小板项目、用血报销项目等都引进献血屋,方便市民就近办理。接下来,汕头市中心血站将力争建造更多“高大上”的献血屋,为广大爱心市民提供舒适的献血环境。

新闻推荐

主创林任强讲述“三身人”诞生记 连续奋战300余天铸就“崛起”雕塑

“崛起”雕塑成为汕头的城市地标之一。三尊人像轮廓各自独立,底部相连,以轻盈欲飞的姿态,共同举起一个写实冠军奖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