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关员马秋生说起当年的“三来一补”心潮澎湃 多种新型贸易方式相继落地

汕头日报 2020-06-09 01:03

引子

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年,4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海关作为国门的守护者,始终站在改革开放前沿。回忆起过去的峥嵘岁月,一名曾经的国门卫士,已经退休几年的老关员马秋生依旧心潮澎湃。

从1978年到2016年,马秋生在汕头海关工作了38年。从普通科员成长为副厅级干部,三十几年间,他见证了汕头经济特区和汕头海关的风雨变迁。

口述

走出具有汕头特色的发展道路

我能成为一名海关关员,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外贸经济焕发了生机活力。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把守国门的海关急需各种人才。

1978年初,汕头海关要从下乡知青中招考32名海关关员,消息一传开,报名人数达到400多人。当时,虽然我很想报考但看到录取的比例这么低,就打了退堂鼓。后来在招考同志的鼓励下,我终于鼓起勇气报名参考,当年我22岁。

报考后我白天田间干活,晚上复习备考,功夫不负苦心人,没想到竟然考试入围,还进入了前8名,幸运地成为了一名海关关员。经过半年的海关业务学习,我们这批知青关员就正式上岗了。我被分配到货管科工作,主要工作职责是:船舶监管、联检等。

1981年,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宣告成立。汕头是著名的侨乡,吸引外资特别是引入侨资是汕头改革开放迈出的第一步。1984年1月12日,汕头海关由地方管辖改为中央垂直管理,7月16日,汕头海关升格为正厅级直属海关,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同年,汕头经济特区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特区顾问委员会”。当年汕头除了积极吸引华侨和引进外资外,还引进了服务和效率,在全国创造了多个“率先”,设立“24小时审批答复制度”就是其中一例。依托侨乡优势,汕头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国内其他经济特区、具有汕头特色的发展道路,汕头的经济开始了一轮狂飙。

海关守卫呵护汕头经济发展

汕头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作为国门海关的守卫与呵护。1989年我调任汕头海关机场办事处工作,正值改革开放大好形势,很多华侨、港澳台同胞来汕头考察投资。海关机场办事处立足于做好服务,创造一种和谐宽松的环境,让华侨、港澳台同胞、投资者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记得有一次一位泰国的华侨老伯,30多年没有回过家乡,多带了一些日用生活物品,在进境通关时过不了。因为海关对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国回乡所带的个人自用物品有一定的规定。老伯所带物品超出了规定的限量。我了解情况后,考虑到老伯几十年没回中国,不知道海关的规定,况且所带的东西也属于个人日常生活用品,经请示上级同意后给予特殊放行,老华侨非常感动。这种人性化管理方式,就是当年鼓励华侨回乡观光,投资参与祖国家乡建设的一种具体体现。海关的行为在得到海外华侨大加赞赏的同时,也促进了汕头的经济发展。

伴随着加工贸易、补偿贸易、三来一补等新型贸易方式的相继落地,汕头进出口贸易迅速活跃起来,通过汕头海关申报进出口的货柜大量增加,来汕投资的外商也纷至沓来。

作为海关关员,30多年来我也亲身经历了多个海关改革的瞬间。比如说,上世纪80年代监管场所管理靠“人工监管”,全是手工操作。现在科技化的手段越来越丰富,“集中审像”“智能审图”大大解放了人力,视频监控网络,实现了监管场所全覆盖。比如说,原来,查验记录单、放行条,一摞摞厚厚的纸质单证都要签字、盖章。现在,“智能查验集装箱管理系统”让查验作业信息在海关、港务部门和企业代理之间畅通无阻、准确传递。企业可以通过手机接收通知、办理业务、了解进度,“无纸化”让关员轻松了,让企业省心了。这些都是时代的进步。

三十多年来,汕头海关人伴随改革春风,紧跟时代脉搏,用忠诚与实干描绘砥砺前行的改革画卷,用辉煌与梦想铸就新时代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档案

人物:马秋生,汕头海关退休干部。

口述时间:2020年5月30日

地点:海滨花园工作室

记录:紫雨

新闻推荐

用画笔描绘特区建设新成就 汕头画院组织采风团深入建筑工地美丽乡村

汕头画院20多位中青年画家深入建筑工地创作采风。本报讯(记者陈文惠摄影报道)6月3日至5日,汕头画院组织20多位中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