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俚俗的地名,实际蕴涵着清代到民国时期汕头堤防、消防、教育、仓储等不同领域的历史沧桑,耐人寻味 乌桥岛石篱尾源流旧事
享祠直巷路牌许壁锋 摄
20世纪40年代汕头石篱尾片区地图
石篱尾的石匾额,原同济中学牌坊 许壁锋 摄
汕头同济中学正门旧貌
■ 许壁锋
在汕头乌桥岛,有一个片区被老汕头人俗称“石篱尾”,这个区域大致在乌桥岛西南侧最末端,今北海旁路、北海旁直街与享祠直巷交界处。为何名为“石篱尾”?其地名有耐人寻味之处。
清代围堤石篱
乌桥岛的石篱尾得名由来已久,老汕头人可说人尽皆知,但石篱究竟作用为何?何时出现?却不甚了了。查1931年第73-75期合刊的《汕头市政公报》,时任汕头市长黄子信曾对南商前街巷两片毗连业户进行清查,主要是为拓建道路等目的,当时就涉及到石篱尾形成的时间。南商前街形成于光绪年间,现已经消失,原在石篱尾片区对面,即商平路天后宫右巷与天后宫左巷之间(即今新风左巷、右巷之间),东至南商后街,西至南商公所,南至顺隆街(今顺隆直街),北至天后宫右巷。1931年,南商前街的2号、4号、6号、8号4栋建筑物都属于英国籍业主刘炎记。刘炎记提出南商前街交通不便利,提请市政府修筑一条新路(即今商平路)。市政府经过调查,当时在该区域主要妨碍新道路修筑的是南商公所周边的篷寮屋,这些篷寮屋的租户声称都是清代到民国初期向南商公所租赁而来。市政府查阅南商公所契约,系1915年加盖广东省财政厅税印的地契,内载“东至南商埕墘,西至石篱海墘,南北至街路”。1931年汕头市政府地政部门到场勘察,发现地契所列载范围,一部分在南商公所的围墙之内,一部分在围墙之外,而且西边也没有任何石篱。
从上述描述可看出,“石篱尾”其实是对乌桥岛对岸南商公所旁西边石篱的描述,功能应属于海边区域进行围护的石篱,其长度、宽度、深度虽不可考究,但应起到某种程度防止沿海房屋因海水、河水冲蚀垮塌之作用。石篱出现时间不晚于清代光绪晚期,因而“石篱尾”之名也就应运而生。
屡遭火灾的“享祠”
“享祠”无疑是石篱尾片区最重要的地名,如今石篱尾片区内大多数的地名以享祠命名,以享祠左、右、后等方位命名街巷。实际上,享祠在清光绪年间最初是由同济善堂建在万年丰会馆旁(即今商平路小学),清光绪末年迁移至乌桥石篱尾片区,自此周边区域的街巷多以“享祠”为名。
石篱尾的享祠片区曾发生过多场火灾,从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可考的大火灾就有数次,每次影响住户都是数以百计。如1930年发生的享祠大火,太古洋行、存心善堂、诚敬善堂以及市政府的消防队全部出动,但是因为享祠片区多是逼仄小巷,无法让消防车辆进入,只能人工救火,波及灾户多达百户。根据第64期《汕头市政公报》时任市长张纶的批复可见,1931年享祠大火灾民代表胡谦合向市政府提出先在享祠片区搭设临时铁皮小屋以暂时居住。当时享祠片区土地业主主要是同济善堂,同济善堂一般与该处居民签订10年一期的租赁契约,而遭火灾的业户大多数还剩下三四年的租期。时任市长张纶认为“不能仍前苟且”,搭设木板的枋厝或铁皮小屋仍有火灾之虞,因而督促该片区仍然要修筑灰瓦建筑,由市政府工务科核定同济善堂新修建的住宅小屋图纸,再行修筑。尽管如此,1950年仍然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石篱尾火灾,为了安置数以百计的受灾户,1951年市政府在光华桥下修筑了平民建筑,用来安置受灾群众,称为“百间”。
同济中学与红桥一小
石篱尾片区的享祠直巷45号,昔日的红桥第一小学即原乌桥一小,为老汕头人所熟知,其办学早在清代已开始,有百年历史,现已结束办学。《潮州志·教育志》记载,私立同济初级中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同济善堂拨款创设小学于镇邦街善堂内,宣统元年(1909)秋迁入乌桥新校,奉省提学使司批准立案,翌年增办第二小学于崎碌。该校开设过简易师范班、初中、小学等。宣统年间的同济学校就是在享祠故址办的。
汕头同济中学当时在石篱尾享祠直巷创办过校刊《同光》,该刊物创办于1930年,由汕头名利轩印制,并由同济中学贩卖部发售,每册价格大洋3角。主要以刊登校内老师学生的作品为主,可贵的是能够立足于学校而针砭时弊,对汕头商会等多有建言。查考同济中学1933年出版的第五、六期合刊的《同光》,内有1932年7月林建略的讲话稿,写到“本期学生毕业在小学部是第十九届,中学部是第七届”。
值得关注的是,该期刊物记载时任该校校长蔡怀新对校史的报告,与《潮州志》记述略有出入,并更加详细。在蔡怀新对同济校史的追溯中,可见该校始建于1907年。1912年同济善堂改组,因此同济学校停办。1913年同济小学继续开办,当时不过两个班级,因为潮汕地区兵火连绵,学校在各董事支持下勉强复课,当时不过60名学生。1922年“八二”风灾中,位于石篱尾的同济学校所有建筑都淹没在水中。1926年,同济学校扩建校舍,开办中学,1928年创设乡村师范班,培养小学教师。可见,同济中学是在天灾人祸之中艰苦办学,经历多场坎坷,与风雨中的乌桥岛共同成长。
同济中学的旧址,在同济中学辗转到老市区旧公园内街谢厝祠后,20世纪40年代改为汕头市立第三小学,后又一度改为汕头市第十四小学,最后定名为乌桥第一小学,20世纪60年代改名为红桥第一小学,一直沿用到办学结束。而同济中学,1950年和孔教会的时中中学及位于葱陇的大中中学合并为“同济时中大中联合中学”,随后改名为汕头市第四中学。
旧日仓库集聚的“栈巷”
在民国时期的汕头地图中,石篱尾这个片区有4条主要街巷,分别是享祠直巷、北海旁直街、三德永后巷以及桂源盛巷。其中,三德永和桂源盛都是当时仓库的名称,汕头人俗称“栈巷”。石篱尾的仓库极为重要,因其临近韩江支流梅溪河出海口,仓储于此,货物流转极为便利。1935年12月25日上海《申报》报道:“私运者,计有三十八家商行洋行,彼辈组成一会社,资本雄厚,且有外力为护符,在潮安揭阳各城市,设有支店及分行,油米豆等私货,从外埠大帮运入汕头后,存在乌桥大货仓中,仓前为韩江支流出处,水路船舶运输,极称利便。”当时石篱尾正处于韩江支流出口,因而像三德永和桂源盛这类仓库都成为洋行、商行的主要仓库。
在这些栈房旁,原连接北海旁直街与商平路尾之间有一条桥梁,其名为“外乌桥”,也名“同济外桥”。这条桥梁在1923年的汕头地图中已经存在,20世纪40年代坍塌而消失,原商平路尾也有地名为“乌桥海旁”以及“乌桥临时海旁”,连接会通街,后改为永通一巷以及永通二巷。这座桥梁为仓库物品运载到老市区提供了一定便利。
如今在石篱尾片区尚有陶金玉巷、元盛栈巷等昔日的仓库巷,陶金玉系原汕头陶瓷商号的名称,潮州府城内有陶似玉,汕头则有陶金玉,这些和位于乌桥岛三马路的陶昌栈巷都是陶瓷行业的仓库。
乌桥岛的“石篱尾”,看似一处俚俗的汕头地名,实际上包含了清代到民国时期汕头教育、仓储、筑堤、消防等不同领域的历史,值得玩味。
新闻推荐
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坚守岗位,冲锋在战“疫”一线,盼来了春暖花开、疫情好转的希望,却没能迎来夏花灿烂、欢庆胜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