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贸电池每年投入数千万元进行技改,产品质量和性能提升明显 “技”高一筹 “池”名中外
近年来,天贸电池每年投入数千万元用于技改,自动化比例不断提升,目前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拥有200多项专利,是中兴通讯、TCL、传音控股、伟创力和富士康等手机生产厂商锂电池的主要供应商,2019年产值超过24亿元,按照五年规划,2022年产值将突破百亿元。产品两成内销,八成远销欧美、东南亚,可谓“技”高一筹,“池”名中外。
本报记者 徐世球
■发展:技术改造不断提升产品品质
位于坦洲的中山天贸电池有限公司,单个厂区占地156亩,厂房一栋连一栋。走进办公大楼,大厅左侧的展示厅规模不大,“品质就是尊严”六个大字十分显眼。在副总经理蒙臣宝的带领下,记者来到生产大楼之一的天天楼,站在一楼的通道内,透过玻璃幕墙,看到正极涂布车间和负极涂布车间内正在生产中,机器数量明显多于工人数量,过道顶部悬挂的电子显示屏即时读出来自车间设备的各类参数,这些参数在后台系统形成信息闭环,工程师从远端进行监控。“这就是生产自动化带来的好处,机器设备连接电脑端和移动端,一名技术人员可以管控多台设备。”蒙臣宝介绍。
走进四楼分容检测和电压电容检测车间,犹如走进了电力设备控制室,正在工作中的分容设备亮着红灯,红光点点让人目不暇接,机器设备前鲜有工人操作。蒙臣宝介绍,电池行业是设备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人工密集型的产业,但天贸电池注重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方面的投入,对产品性能和质量提升非常明显,产品能量密度(在一定空间内能装多少容量的电池)的指标逐年提升。
早在2011年,天贸电池投入5000万元引进了一批进口设备,成立了国家级实验室即电池技术研究院,目前研究院已拥有一支200余人的工程师队伍,其中研发人员占60%,测试人员和中试人员分别占12%和28%。近年来,天贸电池更是每年投入数千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和自动化升级,减员增效效果突出,目前只需要50人就可以达到几年前120人的产能。
■规划:技改无止境三年内年产值拟破百亿元
“芯高远,天地宽”,这是天贸电池的宣传语,也是天贸电池发展现状的写照。蒙臣宝介绍,近年来,天贸电池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9年产值超过24亿元,形成了3C数码电池、小动力电池(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储能类产品(民用、工业)和小聚合物电池等四大产品线、多元化发展的布局,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数码产品、移动电源等二次能源需求行业。
蒙臣宝介绍,天贸电池在2019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排名中位列第422位,2017年印度基地投产,2019年重庆基地和汕头基地相继投产,四大基地员工超过6000人,日产锂电池达150万只,仅中山基地日产量突破50万只。除了供应国内手机生产商,产品还远销国际市场,占据非洲手机市场五成的传音控股,其手机电池主要供应商就是天贸电池。
强大的研发生产能力和过硬的产品质量,是天贸“池”名中外的重要原因。
目前,天贸电池拥有200多项专利,总体自动化水平达到80%,新投产的汕头基地几乎实现了全自动化,未来几年,还将继续加大自动化设备的投入。“伴随着新兴移动智能终端产品的发展和5G商用推动的移动数码产品更新换代,未来3C数码锂电池的需求将有一次较大的增长。”
今年二三月份,天贸电池的海外订单排期长,用工遇到一定瓶颈。受疫情影响,四月份的海外订单有所缩减,五月份以来订单逐渐恢复正常水平,产能也已恢复八成。今年是天贸电池五年规划的第二年,按目前订单情况和生产进度,有望实现原计划年产值50亿元的目标。蒙臣宝表示,按照计划,在2022年即母公司成立20周年实现年产值100亿元的目标。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广州5月16日电约五层楼高的盾构机将接收井地连墙切削、挤压破碎,整个刀盘到达隧道贯通预定位置……记者16日从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