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入选省高水平专科 “我们的目标始终是全国优秀”
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进校园为青少年筛查近视,建立档案。
汕头国际眼科中心院长彭智培教授等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鲁·沙利(AndrewVSchally)教授(第一排中)签订合作协议。
“诺贝尔奖获得者工作站、广东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启动。
2019年8月19日,在广东省卫健委公布的100个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和10个精准医疗创新平台名单中,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名列其中,被确定为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眼科)。
经过17年的发展与历练,这家医院以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特区精神,首创广东和香港医疗创新合作的成功模式,已跻身广东一流眼科中心及全国优秀眼科中心行列,并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走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强我精、人陈我新”“感恩回馈、授人以渔”的特色发展之路,在“建设创新型国际优秀眼科中心”的道路上快步向前。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宋芾
通讯员李培煌梅一帆
跻身全国眼科专科前20位
2019年11月10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最新“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在2018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第4次蝉联华南区医院眼科专科声誉排行榜第2位,并连续3年在全国医院眼科专科排行榜中获得提名,跻身全国医院眼科专科前20位。
十年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借鉴美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的评价方法,坚持以临床学科水平、专科声誉为核心,兼顾当年的科研产出。排行榜自诞生以来,由于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评选结果得到医疗行业广泛认可,成为医院学科发展的一项参照标准。
多次上榜,意味着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的综合实力与声誉度不仅得到患者的肯定,也得到行业内的广泛认可。
落户首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工作站
2019年11月30日,国际眼科研讨会(ISO)暨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眼科管理分会年会盛大开幕,全国首个在医院系统眼科医学领域合作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工作站”,同时也是“广东省院士工作站”落户汕头国际眼科中心。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安德鲁·沙利(AndrewVSchally)教授,在过去的40多年中,为整个世界生育及肿瘤治疗作出巨大贡献,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将针对其在神经肽、促肿瘤生长激素的研究成果,与炎症及肿瘤相关眼科疾病的治疗相结合。
事实上,双方在过去的5年中,已合作7个与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相关的科研项目,已合作发表SCI论文5篇,其中包括3篇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论文。
为了延续这项工作,汕头国际眼科中心与之达成进一步协议,经过迈阿密大学的批准,沙利教授愿意把他的工作站设在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此举将大大提升该中心的科研能力,帮助培养更多创新人才。
“发展成国际优秀的眼科中心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为区域提供高水平、与国际同质化的医疗服务,这也是我们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管理框架下的巨大优势。”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常务副院长张铭志教授表示。
打造线上线下联动医联体合作体系网
一方面,医疗联合体建设是我国医疗改革的具体措施,另一方面,医疗扶贫是国家医疗卫生工作任务,近年来,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将二者结合,先后40次赴西藏、四川、青海、新疆、吉林、甘肃、内蒙等偏远地区进行精准防盲扶贫,并为当地培养“不走”的眼科医护队伍。
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建立起以技术输出为主要抓手、真正可复制、可持续的精准扶持“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模式”。先后建立眼科专科联盟、眼科专科医联体、远程医联体、远程眼科联盟等全方位、多类型医联模式,并形成独具特色的线上、线下联动技术帮扶的医联体合作体系网。
2019年8月8日,汕头国际眼科中心与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强强“联姻”,共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跨区域眼科专科医联体。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是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的首个专科医联体,海丝门户“联姻”湾区腹地,对于两地眼科医疗事业发展具有非凡意义。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将在屈光手术中心建设、信息化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眼底IA人工智能影像识别、人员规范化培训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共享。
2019年12月26日,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潮州分院揭牌启动。同为李嘉诚先生捐建的医院,汕头国际眼科中心与潮州市人民医院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成立潮州分院。作为“升级版”医联体,分院将全权交由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统一管理,两个团队“合二为一”实现行政管理、诊疗技术、人才培养、信息系统同质化,打破地域限制。
截至目前,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已合作共建93家医联体帮扶单位、1家分院。
展现白内障手术培训品牌和担当
起步早、做得实、步伐稳,历经14年开拓、耕耘、发展、沉淀,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在白内障手术培训的道路上摸索出自己的品牌理念,建立了成熟完整的技术输出体系,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从点滴之火到如今的燎原之势。张铭志教授带领团队投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成为一批批基层医生的领路人。
2019年9月,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眼科年会上,张铭志教授应邀分享《白内障手术培训创新模式》。“以往师带徒的教学模式缺少统一标准,带教的内容容易因医生自身专业方向出现偏差。”张铭志认为,应将标准化渗入培训教学的全过程,从源头把关质量,同时传承创新,将传统和现代教育模式结合,创新镜像教育、沉浸式教育、以问题为导向的自适应学习方式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率。
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引进EYESi10余年,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借助虚拟学习环境,学习者通过高度参与互动、演练而提升技能。
采取导师与学员的双向评价系统,细化、多角度全面考核。学员回单位后,汕头国际眼科中心会持续关注学员的学习效果,提供远程技术支持、后续现场带教独立手术,巩固手术技术。
2004年至今,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培训可独立完成白内障手术医生达600余人,学员覆盖全国20个省、5个自治区、2个直辖市等,培训医生独立完成白内障手术共计22万余例。2019年,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规培学员结业考核合格率100%。
授牌眼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根据《汕头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方案》,要推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高质量建设区域医疗高地,必须重点扶持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或潜力的临床专科。对此,2019年9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被授牌成立眼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为汕头心血管、烧伤整形、肿瘤和神经专业等五大中心之一。
该中心将以医院本部大数据为基础,利用自2007年以来累积的验光数据,研究粤东地区青少年屈光不正的分布状态、各地区近视眼发生率的差别、近视眼的危险因素、近视眼进展的速度和预测因素,并以流行病学为基础,分析近视眼发生发展特征,继续进行汕头青少年儿童筛查工作,开展基于学校的屈光不正的流行病学,研究包括照明、阅读距离、户外活动时间等环境因素对近视的影响。
同时,继续开展眼科多模态影像人工智能分析工作,对于37种眼底病变的人工智能阅片系统推广应用,同时继续构建光相干断层扫描、荧光血管造影、自发荧光、眼前节照相等临床多模态影像的大数据库。
继续开展粤东地区、远程医联体、“健康快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防治项目”的多中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及阅片工作,提升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率及检出率,以及开发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图像自动筛查系统,造福粤东百姓。
签约“5G+互联网+医院”建立智慧医疗
2019年11月30日,汕头国际眼科中心与中国移动汕头分公司签订共建“5G+互联网+医院”战略合作协议,汕头移动将优先配置5G网络资源,支持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医学科研和医疗创新,并借助中国移动粤东数据中心和广东移动AI中心的技术能力储备,开展5G医疗专网切片、5G远程超诊疗、医疗行业大数据分析、智慧医院建设探索,与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共同打造5G+互联网+医院,助力其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点学科标杆医院,打造粤东区域医疗新高地。
除了在2019年国际眼科研讨会(ISO)现场组建专家技术团队完成5G信号覆盖,会议开幕前一天下午,汕头移动还通过“云视讯”设备加载5G信号的方式,在粤东地区首次完成5GSA网络手术直播,开创了本地医疗学术研讨与手术实践案例现场对接的先河,这次直播是5G从概念走向现实,从单纯的网络信号走向复杂的实际应用场景的一次落地和突破。
多学科诊疗团队破解疑难病例
为适应现代医疗诊疗模式的发展趋势,为患者提供综合、全面、全程和个性化的诊疗服务,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促进资源整合、多部门协作,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2019年12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组建的9个多学科诊疗团队开始为患者提供服务。
多学科诊疗团队是以病人为中心,学科间紧密合作,以解决某一疾病临床诊治为目标,发挥多学科综合门诊对疑难危重症诊治的互补优势。单就患者而言,可减少在各科室之间的往返,缩短就诊流程,提高就诊效率,提升就医体验。
■延伸
新院易地扩建总投资3.85亿元
2019年9月26日,汕头国际眼科中心举行易地扩建项目开工仪式。项目位于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C03-07地块,地处交通要道,总投资3.85亿元,占地20亩,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设置床位300张。项目布局地下室2层,裙楼4层,塔楼2座,划分住院楼、科研教学楼、综合楼,以L形设置最大限度开放每个区域的空间感及采光通风点。
“新院将秉持以教学为支撑,科研为桥梁,推动眼科专业发展的设计理念,建成一座诊断技术智能化、医疗手段先进化、科研合作产业化、医院管理自动化、医疗空间艺术化、医护培训体系化、公益救助闭环化的高水平现代医院,未来可期。”张铭志教授说。
值得一提的是,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易地扩建项目是中铁二十局集团在汕头首个项目,也是深圳建筑设计院第一个眼科专科医院项目,由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均为行业内顶尖团队,将以高标准、高水平打造明星工程、示范工程,保证各方面都达到领先水平。
社会责任植于“心”见于“行”
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将公益精神深深植根于自身文化精髓中,十多年来,先后承担“关心是潮流”“亮睛工程”“中化健康快车”“健康快车显微手术培训中心”“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蔡司白内障手术培训中心”“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白内障显微手术培训”“援藏光明行”“汕头市残疾人医疗康复救助基金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救助项目”等防盲扶持项目,扶持足迹遍及全国22省、5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共119个地区。
截至2019年12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全民亮眼眼健康科普及建档人数43873人次,其中,成年人检查建档8287人次,青少年儿童检查建档35586人次。2019年眼健康义诊及建眼健康档案公益活动共走进93个社区、单位及84所学校。2019年组织举办24场眼健康专题讲座以及17场大型专题科普公益活动。
多年来,张铭志教授先后带领志愿者团队3700多人次参与各类防盲公益活动,防盲扶持白内障手术总量达23.4万例,居全国首位。2011年,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成为汕头市残联“汕头市残疾人医疗康复救助基金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救助”项目指定的首个定点医院,免费实施白内障手术4237例,共捐助扶危济困帮扶款2270万元,用实际行动响应“健康中国”战略,该项目荣获“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团队”奖。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慧明专项资金”已到账爱心捐款共计1384441元,资助533人次。
新闻推荐
发扬特区精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汕头奋力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汕头大学和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校区。汕头市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2020年1月9日,汕头高铁站枢纽化一体化工程正式启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