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共谋发展
1月8日下午,湛江市政协十三届第四次会议开幕。会上,6位政协委员分别就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进驻市重点企业担任政府事务代表、加强民营龙头企业培育、加快规划湛江湾和湖光片区、加强湛港澳青少年交流互动、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做好湛江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建设工作等主题作了发言。
选派干部进驻重点企业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政协委员赵莉瑜在发言时说,党中央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关怀备至,2020年1月1日实施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规定:优化营商环境应当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深刻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协同联动、完善法治保障,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为此,赵莉瑜建议从市公务员队伍中抽调100名优秀年轻干部进驻到全市100家重点企业,担任政府事务代表联络员,发挥“店小二”角色作用,主动服务重点企业,为企业协调解决各类政府事务、信息沟通交流、政策解答、项目落地推进等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赵莉瑜说,该举措对湛江市党委政府而言,一是有利于建设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地企业到湛投资发展,推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二是有利于党委政府培养懂经济、会管理、接地气的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三是有利于制定更接地气的民营企业扶持政策;四是有利于构建清新型政商关系和开展暖企服务。而对企业自身发展而言,一是可以解放企业双手,让企业“专心抓业务,一心谋发展”;二是有利于企业将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较快收集传达到党委政府领导中,有效决策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三是可以有效打破企业办事多次跑,来回跑的局面,降低时间成本、沟通成本。
“未来省、市间的竞争,是营商环境之间的竞争。”赵莉瑜表示,在当前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政府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同时也需要“保姆、保安”的贴心服务,政府服务企业要有热情,要有智慧,更要有创新理念。干部进驻企业是为了服务企业,而非管理企业,要充分尊重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只排忧解难,提供优质服务。
重点培育民营龙头企业助力民营经济提速发展
政协委员田全海在发言时说,2018年民营经济总贡献了全市5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贸易,创造了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税收和创新成果,提供了80%以上的市场主体和城镇就业岗位,为湛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湛江市民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分布散、水平低、带动能力弱等问题也非常突出,如廉江的电饭锅、吴川的塑料鞋。如何在每个行业培育起龙头企业,对湛江当前和今后的发展都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为此,田全海建议从三方面重点培育湛江市民营龙头企业。一是科学规划,打造特色产业。进一步制定适合湛江市产业化的发展规划,结合优势龙头企业深加工需要,优化结构,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建设专业化、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的工业园,并抓紧建设好。要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把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紧密结合起来,减少低效益的重复建设。
二是加快科技和体制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提升科技含量、加强教育培训、强化服务意识等举措,尽力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经营环境、法制环境、融资环境,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三是进一步抓好扶持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工作,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要认真落实好中央、省、市对龙头企业的扶持资金和优惠政策。把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作为湛江市民营经济工作的关键来抓,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重点扶持一批成长性好、潜力大的民营龙头企业。另一方面是对已制订出台的扶持政策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对照政策,抓好具体落实,鼓励并支持民营龙头企业的发展建设。
“每个地方都在呼唤龙头企业,湛江也在呼唤民营龙头企业。”田全海表示,民营龙头企业需要特别优秀的企业人才,事在人为,湛江需要有一批肯学习、善思考、有领导能力的民营企业家,从中产生有大智慧,大胆识,大气魄的优秀企业领军人才,湛江的民营龙头企业就能指日可待。
加快规划湛江湾和湖光片区助力高标准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政协委员陈劲在发言时说,作为海滨城市的立城之基——湛江湾,是核心中的核心,精华中的精华。加快拓展城市版图,打造发展经济新引擎的湖光片区(包括位于湛江市区黎湛铁路以西的农垦湖光农场、湖光岩风景区、麻章区湖光镇和遂溪县建新镇区域),助力高标准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陈劲坦言,加快湛江湾、湖光片区规划刻不容缓。他说,当前与省内兄弟城市相比,湛江城市规模并不占优势。茂名在茂港、电白成功合并、设立新的电白区之后,市区面积已经超过湛江。汕头市将潮阳、澄海撤市设区后,全力建设华侨试验区、江湾新区等城市发展新平台。相比之下,湛江除了一个海东新区,再无其他亮点,城市扩容规模不够大气,步伐也明显不快。主要存在:一是湛江湾内港口岸线使用不科学不合理,城市规划与港口规划不同步不衔接。二是湛江湾资源保护措施不力,近岸海域综合治理的紧迫性与日俱增。三是湖光片区现有规划布局未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规划特别是控制性详规尚未实质性覆盖,该区域现状似农非农、似城非城,与湛江城市化的发展不匹配,增加未来城市更新改造的成本。我们认为,抢抓机遇、规划先行,加快湛江湾和湖光片区规划刻不容缓。
为此,陈劲建议,一是在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下,把湛江湾和湖光片区纳入湛江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科学定位区域发展主题和城市功能,为支柱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预留充足的空间,确保城市规划与港口中长期总体规划协调同步。二是加快推进湛江湾保护条例的地方性立法,为保护宝贵的城市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把岸线规划和建设纳入法制化管理。三是由市统筹协调整合湖光片区区域内土地资源与行政管理体制,高起点规划好湖光片区,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湛港澳青少年交流打造相对固定的交流平台
政协委员钟丽华在发言时说,目前,中央和特区政府都已把加强青少年的国情教育作为政府最重要的教育政策之一。因此,充分利用湛港澳青少年交流互动,加强国情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显得更加迫切需要和重要。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湛港澳三地通过交流互动对青少年进行国情教育做了大量工作:如开展主题交流活动、体育交流活动、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体验生活活动、助困兴教交流活动、参观访问活动、寻根活动、学术交流活动、商业交流互动等。湛港青年交流促进会从2003年开始至今,就一直坚持做青少年交流互动工作,成效显著。
钟丽华直言,当前开展湛港澳青少年交流互动依然存在诸多困难。一是港澳方面每年组织青少年回湛开展交流活动缺少规范化、组织化,而湛江的青少年到港澳交流也缺少计划,双方交流互动的随意性、随机性都比较大,造成交流服务对接工作无序和被动。二是港澳青少年组织对湛江市的资讯不足,返湛交流缺少导向引领和目标设计。三是经费不足难以开展。
为此,钟丽华建议湛、港、澳三地政府部门和相关工作机构,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支持,加强这项工作的计划性;建立健全一套切实可行的对接服务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设计好交流互动的方案和多层面的国情教育线路图,确保这项工作得以长效有序开展;市政协要充分发挥港澳委员的主体作用,鼓励支持港澳委员积极参与、组织广大港澳青少年交流互动活动。并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和港澳青少年的兴趣关注点,创新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打造相对固定的交流平台。
“希望各级政府每年把开展青少年交流互动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帮助解决两地交流经费上的困难。”钟丽华说。
采取措施加以引导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政协委员路玉萍在发言时说,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按理说,种地条件越来越好,种地者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才对。然而,调查发现,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并不高,这已成为湛江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肠梗阻”。
路玉萍表示,当下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都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以养殖业为例,规范化、规模化的科学养殖成为大势所趋,农业种植也是如此。但新型农业模式要落地生根,要符合湛江农村实际,要造福老百姓,还有一个探索过程,各级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引导解决。
为此,路玉萍建议,一要切实提高对土地资源作为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要大力宣传新颁布的《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意见》等法律法规。学习理解其中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等内容,让土地承包问题在法律和政策的轨道上解决,既不可操之过急、违法违规,也不可不问不管。要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让耕地农民有更多获得感。
二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当前,个别地方土地流转处于无序状态,有的农民写个白条或口头达成协议自由转换,没有规范的流转管理机构。政府部门要在尊重土地二轮承包的基础上,制定实施办法,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发布、政策咨询等服务,引导土地流转双方签订书面流转合同,保护流转双方的权益。
三要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湛江市人多地少,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小农户家庭经营还将是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政府部门要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同时,要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经营权,支持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托管农民土地,鼓励农民在自愿前提下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龙头企业,形成多种规模经营模式。
做好城区义务教育学位建设着力解决当前学位紧缺问题
政协委员刘绍群在发言时说,近年来,多名市政协委员持续呼吁解决湛江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紧缺的问题,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出台实施了《湛江市城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学位建设三年规划实施方案(2015-2017年)》《湛江市城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学位建设第二期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9-2023)》,城区学位紧张态势有所舒缓。
同时,他表示,随着越来越多乡镇农村的适龄儿童跟随进城务工、经商的父母到市区(县城)读书,城区新增学位却远远跟不上需求。特别是县(市)级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紧缺问题严重,雷州、廉江、吴川等市区内和遂溪、徐闻的县城内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缺口约为35706个,其中缺口最大的吴川、廉江分别为1.1万个和1万个。此外,2022年将迎来二孩政策实施后学龄儿童入学高峰,届时我们的学位紧缺问题将日趋严重。
刘绍群建议,进一步整合资源,最大限度新增学位供给。一是根据城市发展需要预测区域学位需求,加快规划新建一批义务教育学位,着力解决当前学位紧缺的问题。二是改造提升现有学校,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优化布局。三是严格落实房地产配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政策,参照市政府出台的《湛江市配套建设教育设施管理办法》执行。
进一步多渠道筹措资金,创新资金投入机制。以财政投入为主导,加大财政教育附加经费投入,探索创新资金投入,社会积极参与,如雷州市积极向世行争取建设资金的做法值得借鉴。
进一步探索民办集团化办学模式,推进优质资源集群发展共享。扩展教育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助学,积极招商引资,支持鼓励有经济实力、有办学诚信、有管理经验的民办教育机构投资办学。还将利用民办学校资源,通过向民办学校借班上课或购买学位等方式,进一步缓解我区学位紧张现状。诸如租借民办学校场地、课室,派遣公办学校老师驻民办学校上课等。
进一步办好乡镇寄宿制学校及农村小规模学校,减轻县级城区学位压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乡镇义务教育,不断提高乡镇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教学质量,保证老师待遇,留住人才,让家长放心在孩子留住家乡上学,减轻县级城区学位需求压力。
新闻推荐
■张麒“明星”公司的崛起、成长和壮大,郑正秋起到了“龙头”作用。问他成功的秘诀,郑正秋自己回答:“商业的基因,艺术的催化...